广东省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训练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训练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6 21:5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约为1N的是(  )
2. 足球运动过程需要进行急起、急停、跳跃、变向跑等,这些都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适宜的运动刺激,促进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如图所示是学校足球比赛的一个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脚踢足球时,足球受力,脚不受力
B. 足球能在场地上滚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 足球在场地上滚动后会停下来说明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D. 正在空中飞行的足球,若所受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足球会竖直向下落到地面
3. 如图所示,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宫殿时搬动巨木的情景,在巨木下垫圆木的目的是 (  )
A.减小巨木所受的重力
B.增大惯性
C.增大摩擦
D.减小摩擦
4. 如图所示,《天工开物》向我们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下列实例中可以增大压强的是(  )
A.木桶底做得很大 B. 石碾子的质量很大
C.砖坯堆放在宽木板上 D.扁担做得比较宽
5. 图是舰载机从“山东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情景。在舰载机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关于舰载机内飞行员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能减小
B. 动能不变
C. 重力势能减小
D. 重力势能增大
6. 如图甲所示,C919是我国首架自主研发的大型商用客机,飞机的机翼横截面呈现上凸下平的流线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 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C. 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D. 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7.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现把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没在水中,甲中瓶口朝上,乙中瓶口朝下。若甲中瓶恰好悬浮,两空塑料瓶的质量均为100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中瓶受到的浮力是1N
B.乙中瓶受到的浮力是1N
C.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D.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 如图是课本中有关力的三个实验。
(1)甲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2)乙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3)丙实验将两磁铁的N极靠近,松手后两者会弹开,表明力的作用是______。
9.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某校举行了一场班级拔河比赛,如图是两班比赛时的场景,双方处于相持静止阶段时,绳子受到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某班在组队时挑选体重较大的同学参加比赛,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大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同时在比赛时队员应该穿鞋底花纹较______(选填“深”或“浅”)的鞋。
10. 如图所示“深水飞机”的机翼是向下拱,下潜过程中上方的水流速度小,压强 ,机翼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使“飞机”迅速下潜。“深水飞机”在深水中水平匀速航行时受到水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关闭发致机还能前进,是因为具有 。
11. 如题图所示,辽宁号航空母舰满载时排水量约为61000t,此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N,当它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浮力_______,辽宁舰底部和侧壁受到液体的总压力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1.0×10 kg/m )
12.用如图甲的滑轮组提升重240N的物体,已知动滑轮重为30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    (填“A”或“B”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大小是 N,在该滑轮组中能起到改变拉力方向作用的是 (选填:“M”或“N”)轮。
13. 如题图显示的是甲、乙两机械的参数,它们的有用功均为2100J,则机械效率较高的是________,总功较多的是________(均选填“甲”或“乙”),乙额外功为________J。
14. 如图所示,在一个金属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盖和底的小洞并固定起来,使小铁块悬于罐体内。做好后将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罐子和小铁块的动能会转化为橡皮筋的______ ,滚动一段时间后罐子停下来,然后再沿斜面向上滚动,此时罐子的重力势能会______ (“增大”“不变”或“减小”)。实际实验中金属罐______ (“能”或“不能”)回到斜面上的原释放点。
三、作图题:(共3+2+2=7分)
15.(1)如图甲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G、摩擦力 f 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F 的示意图。
(2)如图乙,请在杠杆 A 处画出把物体拉起时的最小拉力 F,并画出拉力 F 的力臂 l。
(3)用如图丙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的绳子绕法。
四、实验题:(共7+6+7=20分)
16. (1)如图甲是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G跟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_;如图乙是某同学绘制的G﹣m图象,由图可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___。
如图丙是物理实验小组在课外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所测量的三个数值,则该位置的大气压强的值为___________c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若把此装置拿到高山顶上去做,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如图是模拟伽利略“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情况”的实验。图中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三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木板、棉布、毛巾)
丙乙甲水平面上铺毛巾水平面上铺棉布水平面上为木板丙乙甲水平面上铺毛巾水平面上铺棉布水平面上为木板丙乙甲水平面上铺毛巾水平面上铺棉布水平面上为木板丙乙甲水平面上铺毛巾水平面上铺棉布水平面上为木板
①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便于推理得出结论,请将图中的三次实验排出合理的顺序 ;
③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 状态,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
17. 某实验小组用飞镖的镖盘做了一个圆心固定并且可以绕圆心O转动的圆盘,圆盘的直径上AB两端有两个平衡螺母,A、B、C是在镖盘以O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的三个点,BD垂直于AB,接下来用这个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圆盘两端的平衡螺母让AB在    位置平衡;
(2)该实验用镖盘作杠杆,比用直尺作杠杆的好处是:    ;
(3)在圆盘A点挂两个钩码,B点挂两个钩码,杠杆平衡,若将B点的两个钩码挂在C点或D点,能平衡的是    点,是由于该点与B点具有相同的    (选填“a”或“b”);
a.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b.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4)小明通过这两次实验的结果对力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该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5)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若把B处的钩码去掉,则需要在E处挂    个钩码才能让镖盘继续保持静止。
18. 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A、B是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标出。
(1)比较实验①②,可知A、B两个圆柱体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实验①③④,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比较实验②⑥______(选填序号),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实验①④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比较实验①②⑤⑥,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图中数据,可知A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A物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4)如图⑧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锥体,使其缓慢下降进入水中,直到快接触到杯底;下列⑨图像中能大致反应圆锥体所受浮力F浮与其底部进入水中的深度h深关系的图象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五、计算题:(7+6=13分)
19. 如图所示的“天鲲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它能将水底的土石方材料利用绞刀碾碎后吸入到舱内,并将其运出,再将这些土石方材料投掷到远处的区域。“天鲲号”全船长140m、宽27.8m,设计航速12km/h,满载排水量17000t,绞刀最大挖深深度为35m。已知,河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以最大挖深深度工作时,绞刀前端受到河水的压强是多少?
(2)满载时,“天鲲号”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对泥浆的推力为6×106N,排泥量为1.4m3/s,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0.7m2.则天鲲号”泥泵的输出功率恒为多少?
20. 如图是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的示意图,物体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A.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速度大小为v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已知:GA=100N,vA=0.4m/s,η=80%,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求:
(1)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F;
(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大小G动;
(3)拉力F做功的功率P。
六、综合题:(6+6+6=18分)
21. 在学习杠杆相关知识后,兴趣小组尝试了以下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一:制作简易杆秤
该兴趣小组制作的杆秤由秤杆、秤盘(放置待称量的物体)、提纽、秤砣组成,如题图甲;
①提纽相当于杠杆五要素中的________,结合“秤砣虽小压千斤”这句话,此时杆秤相当于__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②A点为秤盘挂绳位置,B点为提纽位置,秤砣的质量为0.4kg,调节秤砣的位置到C点,此时秤杆恰好平衡(忽略秤杆自重对杆秤平衡的影响),则C点对应的刻度线数值应为________(选填“0”或“1”).若秤砣最远可移至D点,则此杆秤最大可称量________kg的物体。
(2)实践活动二:制作杠杆液体密度计
该小组制作的“杠杆液体密度计”如题图乙,将一轻质细硬杆用细线固定在O点并悬挂起来,物块固定悬挂在M点,把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线悬挂在杆上,将悬挂点移至N点,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N点对应的刻度值为水的密度值.换用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满不同液体,重复以上操作,在杆上可标出悬挂点N1、N2、N3……对应密度的刻度值;
①若N1点在N点的左侧,则N1点对应的液体密度ρ1与水的密度ρ水的关系是p1________ρ水;(选填“<”、“=”或“>”)
②该小组想增大此“杠杆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用质量相同但容积更________(选填“小”或“大”)的矿泉水瓶。
22. 如图是某游乐园欢乐谷的双木质过山车——木翼双龙。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过山车的小列车首先是依靠电动机将其推上长为50m、高30m的斜面顶端A点,当小列车在顶端静止时,小列车的_____(选填“动”“重力势”或“弹性势”)能最大,越过顶点,此后小车靠_______完成整个翻滚穿越过程;
(2)小列车从顶端向下运动过程中,在A、B、C、D三处中机械能最大的是________处;
(3)电动机通过斜面把小列车推上高处是利用了斜面能够____________(选填“省力”“省功”或“省距离”)的特点;
(4)如果电动机输出45kW的功率,做功将重为3×104N的乘客和小列车匀速推上斜面顶端需要32s,那么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小列车与斜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_N(不考虑空气阻力)。
23. 明代《智囊全集》中记载了古人打捞铁牛的故事:重数万斤的铁牛沉于河底,陷在淤泥中,由水性好的人潜入水中,用绳索把铁牛和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连起来,将绳索拉紧,然后将船中的泥土抛入河里,船上升就把铁牛从淤泥中拔了出来。小明利用实验室里的水槽、直圆筒型塑料容器、细线、长方体金属块、橡皮泥、50g砝码若干和水模拟古人从淤泥中拔铁牛的情景。如图所示,他将水槽平放,用细线的一端系住金属块,另一端系在塑料容器底部中央,塑料容器中装若干砝码;然后将金属块水平放在水槽底部,并将金属块与水槽底部相连的四周用橡皮泥密封,以防止水进入金属块与水槽底部之间;再向水槽中缓慢加水,塑料容器水平漂浮在水面并随水位升高,直到细线刚好拉直时停止加水,此时细线上没有受到拉力。已知金属块高h为4cm,质量m为160g,水槽中水位高,塑料容器底面积。当小明从塑料容器中取出4个砝码时,塑料容器开始上升,金属块刚好能与水槽底分离不计细线长度变化,不计金属块与橡皮泥间的摩擦,不考虑大气压而上升,塑料容器在上升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停止加水,未取砝码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N;金属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 Pa,金属块下表面受到水槽底部的支持力为______ N。水的密度,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取出4个砝码后,塑料容器重新静止时,相比未取砝码时,塑料容器浸入水中的深度减少了______ m。
参考答案:
1.B2.C3.D4.B5.D6.D7.C
8.形状;运动状态;相互的
9. 平衡力;增大压力 ; 深
10. 大;大于;惯性
11.6.1Ⅹ108;不变;不变
12.A;90 ;M
13.甲; 乙;900
14. 弹性势能; 增大; 不能
15.答案如图所示
16.(1)2N ;正比 (2)75;变小(3)使小没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丙甲乙;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推理法
17. (1)水平;(2)可以排除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D;b;(4)没有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结论可能具有偶然性;(5)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
18.(1)不同(2)有关; ⑦;无关;无关 (3)2;1.5×103(4)B
19.(1)P=ρ河水gh=1.0×103kg/m3×10N/kg×35m=3.5×105Pa
(2)F浮=G排=m排g=17000×103kg×10N/kg=1.7×108N;
(3)v=1.4m3/s/0.7m2=2m/s;P=FV=6×106N×2m/s=1.2×107W
20.(1)F62.5N;
(2)η
80%
G动=25N;
(3)v=2vA=2×0.4 m/s=0.8 m/s,
P=Fv=62.5N×0.8m/s=50W。
21.(1)支点;省力 (2)0 ;10 (2)>;小
22.(1) 重力势 惯性 (2)A ;(3)省力(4) 62.5 ;1.08×104
23.(1)0;800;2; (2)20;;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