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3《石头城》教学设计
班级___
组别__
姓名________
课
题
《石头城》
教材分析
《石头城》是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2)”“唐诗五首”的第四首。本诗是在学习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王昌齡的边塞诗《出塞》和杜甫的咏怀诗《登高》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唐诗。这是中晚唐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咏史诗。这一课,对提高学生理解咏史诗的思想感情等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知识:学生学习背诵了一定的古典诗歌,但对咏史诗学习接触较少;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但不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和典故。能力:学生阅读理解古诗更多是只凭模糊的感觉,缺乏可操作性强的过程与方法。心
理:学生喜欢古诗,但不懂、怕阅读理解。
创新设计
通过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阅读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掌握、巩固提升阅读理解借古今咏史诗的过程与方法。一、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石头城;解释词语二、探究案——课中合作探究
理解内容和中心;把握主旨;体会抒情特色;思考总结三、训练案——巩固练习课堂练习:阅读理解刘禹锡的《乌衣巷》课后作业:阅读理解李白的《越中览古》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刘禹锡,理解诗歌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抒情特色。学习运用阅读借古今咏史诗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以思考探究为基本方法,抓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象,结合注释,理解、概括诗歌的内容→由景入情、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迁移运用,理解借古伤今咏史诗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悲凉意境,体会诗人深沉的情怀。
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初步掌握阅读借古今咏史诗的过程与方法。难点:迁移运用,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怀。
1、了解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嘉兴(当时属苏州)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叔文败,贬为朗州刺史。性格刚毅,忧患的谪居年月,确有沉重的心理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闷,吟出一曲曲孤臣哀唱。但他有斗士的灵魂,从未绝望,写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刘禹锡的诗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渗透有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2、了解写作背景《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刘禹锡由和洲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了这座六朝古都。诗人登临,只见空城犹在、物是人非,六朝豪奢繁荣荡然无存。此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李唐国运衰微,力图中兴,目睹金陵残破衰败的景象,联想到唐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今,写下了《金陵五题》,《石头城》是其中的一首。3、了解石头城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可以看到城墙
( http: / / www.21cnjy.com )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因为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三国时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经过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626年),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4、解释下列词语(1)故国:
(2)周遭:
探究案——课中合作探究
探究一——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中心1、思考讨论:哪些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不理解?2、思考:全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主要描写的什么景物?
探究二——把握诗歌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情感3、思考讨论:诗歌句句写景,但又句句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思想情怀:
探究三——鉴赏诗歌写作特色4、思考讨论:面对眼前的衰败景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没有抒发内心的感慨,而是描写拍打城墙的潮水、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探究四——借古伤今咏史诗品读过程与方法5、思考总结:怎样阅读借古伤今咏史诗?阅读理解的过程:理解思想感情的方法:
训练案——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简要说说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乌
衣
巷①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②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乌衣巷地处金陵南门朱雀桥附近,为东晋王导、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2、课后作业阅读下面李白的一首诗,回答问题。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歌怎样突出越王“破吴归”的胜利场面?并简析其作用。
第
4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