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念奴桥.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念奴桥.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5:5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念奴桥.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以引导学生对词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预习,达到字词梳理字词含义,初步理解诗歌的水平;课上以填写并分析两个表格的形式穿插鉴赏全词;课后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对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进行提升。
2教学目标
1、
反复吟诵本词,感受本诗词恢弘开阔的意境。了解苏轼诗词创作的风格。
2、
理解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3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柳永的《雨霖铃》后学习苏轼的《念奴
( http: / / www.21cnjy.com )娇
赤壁怀古》,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鉴赏诗词的方法初步鉴赏这首词。但这首词与《雨霖铃》的风格及内容大相庭径,因而要完全理解诗歌,还需教师做较为全面的引导。此外,学生文学知识积累相对较薄,因而不适合做大规模的拓展分析。
4重点难点
1、感受诗词恢弘开阔的意境,理解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却又壮志未酬的思想情感。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以文学大家的评论导入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林语堂《苏东坡传》
他的一生坎坷屡遭劫难,在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拼搏中造就闪光人格;他才华横溢沙笔驰骋,在明山丽水中开创豪放词风;他给后人留下可亲可敬的形象,他为历史打造一座文学丰碑!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活动2【测试】检查课前预习
1、检查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①苏轼(1036---1101),字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瞻,号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曾于山之东坡居住,故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杰出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伟大的诗人、词人,也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的诗文,尤其是词,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开一代豪放词风,对当时和后人的影响很大。
②成就:
散文:“
唐宋八大家
”——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苏辛”——苏轼、辛弃疾
书法:“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2)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反对新法,请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调出京,后屡遭贬官。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
政治上的长期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3)检查基础认知题。
①字音。
公瑾(
jǐn

纶(guān
)巾
樯橹(qiáng
)(

)
华(
huá
)发
强虏(

)
一尊还酹(
lèi
)江月
②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尊:通“樽”,酒杯。
③古今异义。
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杰出、英俊有才华。
今义:常指生活浪漫放荡。
④词类活用。
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
强虏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那样,像烟那样。
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拿着羽扇,戴着纶巾。
⑤特殊句式。
多情应笑我: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应笑我多情。
活动3【讲授】整体感知
读完后,整首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词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这种感觉?
明确:豪迈、壮阔、恢弘。这种“豪迈”之感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
1、描绘壮丽之景。
2、刻画豪迈之人。
3、抒发壮志之情。
活动4【讲授】鉴赏全词
鉴赏探究
1、朗读,赏析上阕。
(1)找出写景的句子,思考上阕写了赤壁哪些景物,哪些字词最传神地写出了这些景物的特点。然后完成下面表格。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感情

险怪

夸张
向往英雄
豪迈奔放
穿
高峭

汹涌

比拟

水石相击

狂澜奔腾

借喻

水色纯白
色(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作用。“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如画”是对前面三句景色描写的概括,而“一时多少豪杰”则引出了英雄人物周瑜,且引出了下阕的大段抒情。(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阕2、朗读,赏析下阕。
(1)找出词中写周瑜的句子,作者从那几个角度来刻画周瑜的?作者又为什么要刻画他呢?
明确:妻子
小乔出嫁
风姿出众(美人衬英雄)
气质
雄姿英发
才情超群
衣着
羽扇纶巾
儒雅倜傥
行动
谈笑间
从容自信
功绩
强虏灰飞烟灭
战功卓著
通过刻画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功业未就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鲜明对比,从而生发出自己的报负未能施展的人生感慨。(2)根据背景介绍及自己的理解,完成诗人与周瑜的对比表。年龄
婚姻
外貌
职务
际遇
情感
周瑜
34岁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感奋
苏轼
47岁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工业未就
感伤(3)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间如梦”两句,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露出作者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慨。蕴含着作者身受迫害、壮志难酬的叹息,也蕴含着苏轼寥廓江天之中所感悟出的旷达洒脱的情怀。(4)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阕。
课堂小结
归纳本词的艺术特点。
(1)烘托铺垫。用壮美的江山之景为英雄豪杰的出场作铺垫。
(2)对比衬托。用美人衬托英雄;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的气概。
(3)虚实结合。上阕的雄壮之景是实写,下阕遥想的内容是虚写。
(4)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博大,风格豪放。
活动5【练习】拓展阅读
定风波①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③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④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这首词写在元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年。作者因乌台诗案贬在黄州已整整两年了,但政治处境仍很险恶。
②吟啸:吟咏啸歌。
③芒鞋:草鞋。
④向来:此处为“方才”之意。
(1)有感情地吟诵《定风波》,说说这首词属于什么样的风格?
(2)这首词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感悟?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2、有感情地吟诵《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意象、人事、情感等方面比较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