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念奴桥.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苏词的主要风格。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重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
3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导语设计
(板书《水浒传》中的两句诗“天清月白,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云闲”,空出静和闲两个字)这是从《水浒传》中拿出来的两句诗,平时我们在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更多的也许是关注情节,但是实际上你如果真正留心一下,会发现里面的诗词同样写得十分精彩。比方说这两句,描写的是秋夜幽雅、安详的景色。其中空出的这两个词我认为就用得十分精彩。现在考考大家,请你填上你自认为最贴切的词语。(几个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给出原著中的两个词)“静”,风如人一般静静伫立,化无形为有形,“闲”,云似人一样悠然自得。两个词虽说平常,但却很好地写出了秋夜的安详、宁静与柔和。相信同学们在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秋夜的图画。在诗歌的欣赏中我们有一个概念称呼同学们脑海中的这幅图画,大家能不能告诉我,这个概念叫什么?(讨论)叫意境。(在黑板的右上角板书“意境”二字。)诗歌的美就在于给我们以美的意境。意境,容易进入却难以品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味一首诗歌的意境。它就是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课题)
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史上,他最喜欢的文学家是苏东坡,而在苏东坡的作品中,他最喜欢的是苏东坡贬官黄州时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它的魔力究竟何在?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轻声读,并且注意读音、注意节奏。
2、学生齐声诵读,要求边读边思考内容要点。
读之前,先提示:该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高亢激昂;
读完之后,跟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正音。
3、概括要点:
学生讨论明确:(1)咏赤壁(2)怀周瑜(3)抒情怀
这首词以“赤壁怀古”为题,内容很好地照应了标题。将写景、怀古、抒情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4、教师点拨下阕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思想情感。
一方面,对英雄充满了无限的倾幕与向往,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功业示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作者看破红尘,借洒浇愁,以寻求精神的解脱。
拓展延伸:苏东坡来黄州之前,官场受挫,险遭
( http: / / www.21cnjy.com )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受非议与妒忌,他是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对于这样一种情感,如果让我来评,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位世界级的大师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所发出的普通人的感慨。(“普通人的感慨”六个字先不说,让学生猜。)
三、集中欣赏上阕的意境。
1、集体诵读上阕,边展开联想与想象。
2、在读的过程中,相信每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的头脑之中都会有一幅作者给我们勾勒意境。老师开始说了,意境,易进入,却难品味。(在开始的“意境”二字前用彩色粉笔板书“品味”。)让我们一起来真真切切地抓住它。接下来我们从整体以及局部二个角度来抓住诗人带给我们的意境。(在“品味意境”下板书:整体、局部)
3、整体上品味意境。
(1)这首词以“赤壁怀古”为题,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或你脑海中的意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答案不求完全统一,意思接近即可。)
(2)假如你是电视台的导演,要为赤壁古战场拍一部音乐风光片,你会选择什么曲子为它配个调?学生自由回答,必要时可让学生哼一哼音乐的主旋律。
(3)延伸拓展:苏东坡是宋词豪放派的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者,其豪放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其意境的豪迈与雄伟。他的许多词都体现了这一风格。比如他的那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师生共同背诵《明月几时有》。)
点拨:大开大合的意境,通视古今的哲理,酣畅淋漓的激情,这不是别人,而是他,苏东坡,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
比较而言,柳永与苏轼走的是一条不同的艺术道路。我们刚刚学了柳永的《雨霖铃》。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其中的写景抒情的句子。
点拨:其意境凄清,冷落,萧瑟,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无限的缠绵,哀怨与伤感。
苏东坡曾问一位幕士:“我词何如柳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小板,唱‘杨柳暗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教师讲述故事时可边配合表演,效果会更佳。)豪放与婉约的不同词风,由此可见一二。
4、局部上品味意境。
这幅雄浑壮阔的意境得来,与作者用词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你觉得上阕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功底,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明确:三个词——淘、穿、卷。
(1)淘。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了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读到这样诗句,让我们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三国演义》中的那首卷帘词。(一起背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以这样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物理意义上水的概念,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2)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3)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形象真切。苏东坡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用“卷”字。老师想到了他的另外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也有一个“卷”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又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写出了围猎的壮观,可谓有声有色。
四、下阕:
提问:
1、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如孙权、刘备、诸葛亮等),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而且是“小乔初嫁”的周瑜?
明确: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项目
周瑜
苏轼
建功年龄
二十多岁
四十多岁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生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苏轼对周瑜的“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故国神游”倒装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
3、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4、试背下阕。
5、全班齐声背诵全词。
五、课堂小结:诗歌的美在于它能给我们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供美的意境。在这一点上,它与音乐有着相通之处。意境,感受容易,品味却难。今天,我们主要通过整体概括要点和局部体会炼字两个角度一起欣赏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带给我们的迷人意境。余秋雨先生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同时成全了苏东坡。”“黄州,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的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吟诵起这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真的应该从心底里感谢这样一种成熟,并且有幸于这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