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蝉的诗句
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4、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5、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6、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唐·姚合(《闻蝉寄贾岛》)
7、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8、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9、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10、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课件21张PPT。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字面意思是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成语解释 zǐ shì sōu yán jiāo
籽 柿 搜 颜 椒
pèi xié pā huī duǒ
配 协 趴 恢 躲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搜索 枝丫 配合 枝繁叶茂
协调 恢复 抽搐 依依不舍
秘密 折叠 颤动 金蝉脱壳
颜色 趴下 配合 聚精会神
柿子 躲藏 生涯 五彩缤纷 词语解释协调:和谐一致;配合得当。
抽搐:抽搐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表现为肌肉的不自觉的收缩性症状。
依依不舍: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
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结构梳理 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 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默读第3-6自然段,思考:
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请圈出蝉相关的部位。
开始脱壳了! 背头脚尾 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我”觉得蝉儿脱壳后颜色的变化奇特动人。在“我”眼里,蝉儿就像一个魔术师,它肚子的颤动好像是障眼法,蝉就在它的掩护下不停地变换着颜色,让人感觉非常神奇。背 接着,头钻出来了,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又黑又亮,闪闪发光。 “钻”字写出了蝉的灵活、调皮,而“透明发亮”、“大眼睛”、“像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让“我”感受到蝉的可爱,一种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头 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缩着。金蝉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猛地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抽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我”觉得蝉尾出壳的情景最奇特动人。蝉尾脱壳时,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让人惊叹不已。脚、尾 自学第3自然段,金蝉脱壳后,各部位有哪些变化?画出相关词语,口头完成表格。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浦洛夫
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三国时,诸葛亮还曾用这一计谋使蜀军避开了魏军的追击,安全撤回汉中,这个成语就是——金蝉脱壳。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拓展知识守株待兔? 金鸡独立?
九牛一毛? 画龙点睛
胆小如鼠? 万马奔腾?有关动物的成语 选择你喜爱的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写,写一篇观察日记,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课外作业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