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2015-2016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满朝朱紫贵,尽为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那种制度的推行有关?
(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2.以下历史人物中,若从封建宗法制角度看,明显有别于其他三人的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百家姓》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撰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流传甚广、影响至深的一本启蒙读物。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其中为首的姓是赵。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
当时赵姓人口最多
B.
编者姓赵
C.
赵姓吉利
D.
赵姓是宋代皇帝的姓氏
4.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是因为这幅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繁荣的商业景象。这幅画应是
A.
《清明上河图》 B.
《洛神赋图》
C.
《送子天王图》
D.
《步辇图》
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代天骄指的是
(
)
A.成吉思汗打了许多胜仗
B.成吉思汗灭了南宋
C.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
D.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
6.以下历史人物中,若按斗争对象看,明显有别于其他三人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辛弃疾
7.清朝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有“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诗句,比喻清王朝扼杀人才,到处死气沉沉的情况。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大兴文字狱
B.科举制度
C.军机处的设立
D.八股取士
8.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关于这一壮举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时间从1405年至1433年
②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③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加强了明朝与亚欧国家往来
⑤最受当地人喜爱的是丝绸和瓷器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9.君主专制在清代极端强化的最突出表现是
A.废除丞相
B.设立军机处
C.八股取士
D.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10.下列关于台湾的历史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A.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厦门出发,先后攻取台湾城和赤嵌楼
B.1662年,盘踞台湾30年之久的葡萄牙殖民者被迫投降
C.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D.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1.乾隆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由此可见他
A.排斥对外贸易
B.坚持以农为本的观念
C.担心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D.认为西方国家落后愚昧
12.康熙帝、乾隆帝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
)
A.无锡
B.广州
C.南京
D.松江
二、改错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写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以订正。)
13.唐朝中期以后,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错误:
(1分)。
订正:
(1分)。
14.明朝朱元璋强化君权的集中表现是建立军机处,从而使皇帝直接控制了国家的军政大权。
错误:
(1分)。
订正:
(1分)。
15.明代末年,杰出科学家李时珍经过长期研究写成的《天工开物》,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错误:
(1分)。
订正:
(1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仔细观察右图《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请回答(1)图中建立政权①②的分别是哪个民族?(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分)
17.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是我国西南边防一道得天独厚的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哪个朝代?当时中央政府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西藏事务?
(2分)
(2)清朝进一步加强了西藏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探究西藏历史,你有何感想?(1分)
18.综合探究:李克强总理在2016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在古代中国更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统治者们也都很重视,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太宗)谓侍臣曰:“……人以衣食为本……今省傜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段材料体现的唐太宗的农业思想是什么?(2分)
(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她采取了哪些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3分)
(3)唐代文人对开元年间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生产的描写:“……四海之内,高山绝壑(壑:坑谷),耒耜亦满。”由材料得知,唐玄宗主要采取了什么发展农业的措施?(1分)
(4)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速度更快,原因是什么?(1分)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当时被称为天下“粮仓”的是什么地方?(2分)
(5)以上统治者大力发展农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1分)
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6
BCDACC
7-12
ADBCAC
二、改错题
13、错误:唐朝中期以后(1分)
订正:两宋时(1分)
14、错误:建立军机处(1分)
订正:废除丞相制,取消中书省(1分)
15、错误:李时珍(1分)
订正:1宋应星(1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三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
16.(1)汉族、女真族(2分);(2)从民族政权并立(1分)到完成统一(1分)
17.(1)元朝、宣政院(2分)
(2)①册封五世达赖、五世班禅;②设置驻藏大臣;③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3分)
(3)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实行民族团结的政策促进了西藏的繁荣。
(本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
18.(1)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2分)
(2)组织编写农书,指导农业生产;兴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利、栽桑养蚕;允许无业人口迁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去;下令减免赋税和徭役;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察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3)扩大耕地面积(1分)
(4)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提高(1分)苏州和湖州(2分)
(5)维护自己的统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