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扬州慢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扬州慢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6:2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扬州慢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那种抚今追昔、忧国伤时的情感,黍离之悲的深沉哀痛。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那种抚今追昔、忧国伤时的情感,黍离之悲的深沉哀痛。
3.名句赏析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扬州慢》教案
教学过程
导入
扬州是自古繁华之地,李白说:“故人西辞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徐凝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杜牧更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扬州曾让许多人心生向往,南宋词人姜夔也不例外。22岁的他怀揣着前人的诗句,走近了扬州,那么扬州呈现给他的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他的《扬州慢》,读一读姜夔的扬州。
整体把握
朗诵指导(5分钟)
齐读课文,体味感情基调
(提示:小序里面有提到的,关键词——怆然、悲——应该读得感伤低回。)
学生自评,听录音,再次揣度领悟
重读,争取能有感情的朗诵
检查预习(5分钟)
小组之间互相讨论答案,有疑问的举手提问
教师巡查,适当解疑
多媒体展示检查课前预习的练习题
内容梳理(20分钟)
思考一:
本首词是姜夔过扬州有感而写,上片中有一个词最能概括词人眼前扬州城的特点,读一读,是哪个词?
——空城
词人在全词中是通过哪些意象来具体描写扬州这座空城的?调动了哪些感官?
——上阕: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听觉):荒凉残破
下阕:二十四桥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凄清冷落
尝试:你来赏析一下,这些意象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赏析:“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姜夔《扬州慢》中的下阕中的句子。此句通过写桥、写水、写月等景物,表达了作者的压抑心情,写出了扬州城物是人非的情景。“二十四桥仍在”,但心情、感情,已是“冷月无声”,写尽了扬州城的凄冷,同时也隐含了人们被战争摧残的痛苦。
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思考二:
词人笔下的扬州荒凉残破、凄清冷落,但是,它从前就是这样的吗?——不是。那全词哪些蛛丝马迹(语句)能够证明你这一观点?
——上阕: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下阕: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提示:这些词句大多与谁相关?——杜牧
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运用典故(语典)、虚实结合、对比
课外拓展:杜牧与扬州
唐朝的扬州,美丽而奢侈,充满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杜牧在扬州的时候,虽有将相之才,胸怀治国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却报效无门,于是放纵自我,过了一段风流狂放浪荡不羁的生活,写下了许多和扬州相关的诗篇。本词引用了几处。(见导学案)
一起来读一遍,感受一番当年烟花三月中的扬州。
思考三:
杜牧笔下曾经热闹繁华的扬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种古今强烈的反差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从词中找出相关语句。
——战争——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假设你是词人,你站在时间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涯的荒原之上,抚今追昔,看着这些因为战争洗劫而留下的累累伤痕,你作何感想?——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感伤、痛惜等等均可。
联系一下写作背景,我们不难发现,词人借这首词表达了怎样更为深刻的情思?
——对国势衰微的悲凉与哀痛,对国家前景的茫然,隐含了爱国情思和内心的悲愤。这种情思正是千岩老人所说的“黍离之悲”。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全词,加深理解。
完成课后练习。
附一:【板书】
上阕: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听觉):荒凉残破
下阕:二十四桥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凄清冷落
上阕: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下阕: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附二: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
提示: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活动2【练习】《扬州慢》导学案
《扬州慢》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那种抚今追昔、忧国伤时的情感,黍离之悲的深沉哀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那种抚今追昔、忧国伤时的情感,黍离之悲的深沉哀痛。
3.名句赏析
【教学方式】
1.“先学后教”方式的实践,需要同学们在预习时能够按导学案的要求先学习,初步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教师课堂检查预习情况
2.
采取学生个人思考与小组探究讨论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课堂点拨并适当解疑,将课堂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号白石道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他的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
2.写作背景: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享乐,不思恢复。词人22岁时路过扬州,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
3.扬州简介:
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90年的历史。扬州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4.有关扬州的诗句:
姜夔在这首《扬州慢》中一共化入了杜牧的四首诗,其中《赠别》化用了两次:
《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
( http: / / www.21cnjy.com ),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梳理基础知识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淳熙(

初霁(

荠(
)麦
怆(
)然
自度(
)其曲
黍(
)离
窥(
)江
戍(
)角
豆蔻(

2.解释字词
夜雪初霁
霁:
丙申至日
至日:
荠麦弥望
弥望:
予怀怆然
怆然:
因自度其曲
因:
度:
淮左名都
淮左:
解鞍少驻初程
少:
自胡马窥江去后
去:
杜郎俊赏
俊赏:
纵豆蔻词工
工:
算而今重到须惊
算:
念桥边红药
念:
渐黄昏
渐:
3、名句积累
①_____
_
___,____
______,解鞍少驻初程。
②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
_____,______
____。
③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难赋深情。
④二十四桥仍在,____
_____、_______
___。
4.翻译小序:
5.全词翻译
二、课外拓展阅读
1.课内素材开发
姜夔少年丧父,曾随姊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亲友介绍,就学于诗词名流千岩老人萧德藻,得其赏识,并娶其侄女为妻。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终其身为布衣,但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藉此谋取生计。
夔为人清高,荦荦不羁。曾与抗金主战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名将张浚之孙张鉴结为至交,并长期得其资助。鉴死后,夔生计日绌,但仍清贫自守,不肯屈节以求官禄。当寓居武康时,与白石洞天为邻,有潘转翁者号之曰:“白石道人”。夔答以诗云:“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用以自解其清苦。他在饱经颠沛转徙的困顿生活后,病卒于临安(今杭州)。幸得友人捐助,始获就近安葬。姜白石一生命运多蹇,怀才不遇,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学艺术遗产。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兴趣爱好”“执着”“淡泊名利”“精神与物质”等相关话题。
2.杜牧原作欣赏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远远流逝,秋天快要过去了,草木还没有凋落。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取乐。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春风十里”形容扬州的繁华。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
【译文】: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女子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