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8
虞美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品味诗歌的意境。
2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比较现代文而言,他们在古诗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积累的知识还是比较的匮乏,稍难一点的诗词文章他们就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来解读,从而有时感到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这在前面学习的诗词文章中反映了出来,所以要有适当的引导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含义,这也正是诗歌鉴赏所要加强的方面。不过有一可喜的地方是,中国的诗歌都比较讲究音韵的和谐,这也是吸引我们热爱诗歌的一个原因。而老师正好可利用这点,让学生在反复的吟咏中去提升对诗歌的理解。而且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往往会忽略写作技巧的运用,从而自己的文章很难有什么特色,显得过于平淡,此次诗歌写作技巧的分析,也许会带给他们一次新的触动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3、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法国浪漫主义诗人谬塞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的确,平庸的心灵只能产生平庸的痛苦,平庸的痛苦只能产生平庸的艺术,那些不朽的篇章往往在绝望的境地中产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首词,板书《虞美人》。www.21-cn-jy.com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及内容分析
(二)、词牌来源: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
( http: / / www.21cnjy.com )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闻后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剑自刎。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又名“一江春水”。2·1·c·n·j·y
(三)、作者简介:李煜(9
( http: / / www.21cnjy.com )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世称李后主。其前半生作为君主生活豪华奢侈,所写词多表现宫廷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创作背景:宋太宗八年,宋兵攻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卞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赐李煜毒酒一杯,这位失败的君主、成功的词人就这样撒手人寰了。该词便成了李后主的绝笔之作.21·世纪
教育网
活动3【活动】读词句
(五)、读词句
1、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再读:读出感情,请找出本词的词眼。
问君能有几多愁?
活动4【讲授】析意象 悟感情
(六)、析意象
悟感情
本词用了哪些意象来寄托“愁”情?
意象:春花秋月
往事
小楼东风
故国
明月
雕栏玉砌
朱颜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21·cn·jy·com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
现了什么意味?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www-2-1-cnjy-com
4、词中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后宫佳丽的容颜,
词人的容颜,
国家的容颜。
6、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
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
(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二)悟感情:你如何看待李煜的愁?
往事之叹
亡国之痛
离家之恨
思乡之苦
活动5【讲授】赏手法
(七)、赏手法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让他的“愁”真实可感?
比喻、夸张、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用远离自己而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当然含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感更为深沉。
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
你还知道哪些运用比喻写“愁”的古诗词名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2)对比
A、春花秋月
——
往事
B、小楼东风
——
故国明月
C、雕栏玉砌
——
已改朱颜
宇宙永恒不变
人生短暂无常
(3)设问
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
问人:往事知多少。
问己:问君能有几多愁?
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春花秋月、小楼、
东风、明月
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往事、故国、
雕栏玉砌、朱颜
人非(人生无常)
一切景语皆情语
活动6【练习】扩展延伸
五、拓展延伸: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①谢:凋谢。
②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③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意为令人陶醉。
④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能力训练
1、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D)
A、“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图重来之不可再得。
D、“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2、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C)
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了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在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C、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这是词人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