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虞美人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18 虞美人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6:5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8
虞美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李煜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学会珍惜美好的事物。
2学情分析
本首词重在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和把握意象、关键词句以及艺术手法来感受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和动人的音乐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其词开一代词风,他的作品深深地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结合课后习题引入他的《相见欢》进行拓展阅读。21·cn·jy·com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播放配乐朗读《虞美人》,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词的意境美和音乐美。21·世纪
教育网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虞美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前一段时间,荧屏上有一类题材的影视作品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受欢迎,剧中的主人公因为某种原因离开现代社会,来到历史上某一朝代。在那里,运用现代人的思维大展拳脚,并收获了浪漫的爱情故事,我们把这一类作品统称为“穿越剧”。今天,我也花重金打造了一款“来无影去无踪”号穿越专用列车,今天,我们就要乘坐它回到遥远的古代,去会一位古人。
提示:1.他是一位男词人。2.他生活在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比较动荡的时期,当时全国有十五个政权存在。3.他是宋代婉约派的开山鼻祖。4.他生于帝王之家,长与妇人之手,难为人中之王,堪称词中之帝。这个人就是“词帝”李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知人论世:
公元975年,南唐都城金陵被宋兵攻破,李煜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押解北上,软禁为囚。这首诗作于南唐覆亡后,李煜被软禁于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过了近三年的囚居生活。相传七夕之夜,他在寓所命歌会唱此词,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因此,这首词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他——李煜究竟在这首词里写了什么,使他命丧黄泉,我们透过诗词来找寻答案。
(三)整体感知——诵读
1
、师:诗歌应通过诵读来领悟其韵律和情感,请同学们齐读本词。(生齐读)
2、师: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诵此词,请其他同学认真感受,然后对他的朗诵做出评价。
3、师:同学们请说说,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评价)
提示: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
感情基调:凄凉哀伤
节奏:低沉缓慢
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
听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
5、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出情感。
6、再找一学生诵读。
7、学生再次齐读本词。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一环,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四)分析鉴赏——品读
1、师:刚才大家诵读了这首词,已经感受到作者凄凉哀伤的情感,那么词中哪个字能直接抒发这种情感?
词眼:愁
2、说一说:李煜有哪些愁?
往事之叹

亡国之痛
故国之思
3、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分组合作探究):李煜是怎样展现愁情的?
提示:从意象、关键词句、艺术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写法。
4、展示交流:
(1)品读意象:
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春花秋月:美好景象——亡国之痛
往事:锦衣玉食,九五至尊——往事之叹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故国之思
(2)品读关键词句:
①又
“又东风”点明他降宋后又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②改
改:朱颜、地位、感受
不改: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
③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从内容、手法和表达效果三个角度考虑:
内容上:抓关键字、词:“一江”、“春水”、“东流”。
手法上: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突出愁思的广、长、多,把无形的愁思具体化。
比喻:
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2、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息,无穷无尽。
表达效果上: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他的亡国之恨。21教育网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情感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21cnjy.com
④拓展:写愁思的名句。
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列举一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风凰台》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3)课堂小结
①、通过抓意象、把握关键词句和艺术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满腔愁绪:往事之叹、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一个亡国之君对他曾经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自然会惹来忌恨,招来杀身之祸,《虞美人》自然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www.21-cn-jy.com
②、归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诵读——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品读——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缘景明情(意象关键词句手法----感情)
(五)课堂总结
1、小结:
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虞美人》中表现出来的盼望春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月早日了结的绝望之情,回首故国物是人非的凄凉悲慨,像春水那样奔流不息、汪洋恣肆的愁绪,都浸透了词人的血泪。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写不出饱含血泪的作品,也就不可能打动人的心灵。这也就是《虞美人》千古传诵的重要原因。2·1·c·n·j·y
我们把这一段话送给李煜:
—如有来世,
我只愿在江南的青碧天下,
撑一只船,烟雨任平生。
不要这亡国昏君的千古骂名,
也不要这词成天下的千古才名,
只愿做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再次通过视听觉的感受加深体会词的意境。)
(七)乘“来无影去无踪”穿越列车回来,布置课后作业:
对比阅读《虞美人》和《相见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