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般涉步》哨遍.高祖还乡(
景臣)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独特的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视角和戏剧效果。
2.过程与方法:采用质疑、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
B、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元曲语言的浅俗、活泼;体会这一历来被传诵的元曲名篇的“新奇”之所在。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高一(3)班的学生绝大多数经过我初中三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与写作的培养,形成了较为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善于小组合作学习,并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非常适合实践学校“切问近思,质疑探究”这一教学思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掌握本套曲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元曲语言的特点及本文的“新奇”之处。21cnjy.com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1、引入关于戏剧的两副对联。
2、以《大风歌》引入刘邦。
活动2【活动】分析文本,质疑探究:
学生表演改写后的作品
活动3【活动】分析文本,质疑探究:
学生提出阅读本文之后的探究问题并结合文本进行讨论分析。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提出本小组认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进行全班合作分析)
(学生可能涉及到的问题:
1.睢景臣为什么要讽刺刘邦?
2.这首曲子在当时有多大的影响力?
3.为什么说此曲既体现了作者思想的进步性也体现了局限性?
4.本曲用语很通俗,“俗”主要体现在哪里?
5.作者为什么要从村民这个角度来描写高祖还乡?
6.本曲的创作意图是什么?等等)
(此环节可与《史记》相关记载比较,加以讨论。)
活动4【活动】结合文本,拓展延伸:
结合文本,试分析喜剧的特点。
(以鲁迅的“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引入,分析总结喜剧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5【讲授】结合文本,拓展延伸
1.从喜剧冲突的性质和结局看,多为无价值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有价值自炫,并在自炫中暴露其渺小和可笑,因而矛盾冲突的解决显得轻松,由此造成了喜剧冲突的荒诞性。21·cn·jy·com
2.从喜剧人物看,人物性格往往乖谬错讹,自相矛盾,多有愚行和丑行,却又自炫为美,具有人物性格的乖谬性。www.21-cn-jy.com
3.从艺术表现手段看,多用机智、幽默、讽刺、滑稽,具有艺术讽刺性。
喜剧的美感:低下卑劣的东西以高尚堂皇的面貌出现
无足轻重的东西以异常严重的面貌出现
活动6【讲授】课堂小结
反其道而行之,是睢景臣《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还乡》的独特之处。敢于打破“天命攸归”的神话,发人所未发,表现皇帝丑态大胆、深刻和泼辣,给读者耳目一新全新美的享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别出心裁.大胆神奇的创意,可以说是这篇元散曲经久不衰的魅力。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本周随笔:学习本文写法,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文学人物,利用全新视角改写他(她)的故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