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双调》 宫曲.叹世(马致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双调》 宫曲.叹世(马致远)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7:0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9《双调》
宫曲.叹世(马致远)教学设计
1新设计
2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的最基本知识,初步体会元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和语言特色;了解元曲的作者。
2.明白《【双调】蟾宫曲·叹世》大量用典的旨意及创作上的技巧;了解它语言上的特点。
3学情分析
4重点难点
明白《【双调】蟾宫曲·叹世》大量用典的旨意及创作上的技巧
5教学过程
【导入语】
前面我们感受了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将要接触到另外一种文学样式,它就是和唐诗宋词相提并论的元曲。
【元曲介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杂剧:属戏剧范畴,最基本的一点是有剧情,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演出,是一种把歌曲、说白、舞蹈结合起来的戏剧形式。
小令:独立的只曲,体制短小,句调长短不齐,有一定的腔格,又称“叶儿”、“清曲”。
散曲:属诗歌范畴,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21教育网
套曲: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曲。
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从语言风格上看,曲的语言以通俗为本色,一般的说法是诗庄、词媚、曲俗。这是从总的方面说的,至于不同的作者又有不同的风格,“庄”、“媚”、“俗”也不可一概而论。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套曲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著名的有“元曲四大家”(在杂剧上齐名的四位):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元好问;王实甫等。
【马致远介绍】
马致远(约1250~1324),号东篱,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著名元曲作家。青年时追求功名,对“龙楼玉阁”(a帝王的宫殿、楼阁;b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抱有幻想;中年时期,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则淡泊名利,以清风为伴,向往闲适的生活。马致远在元代散曲家中成就最高,被誉为“曲状元”;杂剧上,则与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合称“元曲四大家”。著有杂剧15种,今存6种,以《汉宫秋》(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写昭君出塞的故事,它大胆地改变史实,塑造了王昭君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者的形象,抨击了皇帝左右文臣武将的昏庸和无能)最为著名。散曲现存120多首,其中小令115首,套曲16套,后人将他散曲编辑为《东篱乐府》。他的散曲题材较广泛,以叹世归隐最多,意境开阔,构思巧妙,风格以豪放为主,又有典雅清丽的一面。代表作有套数《夜行船
秋思》、小令《天净沙 秋思》。其中因为《天净沙 秋思》写得很好,因而他又被称为“秋思之祖”。
【赏析】
师:题目为“叹世”,即“感叹时世”,那么,作者感叹时世的什么呢?我们来看课文。
一、结合典故讲解课文:秦国的山河是多么险要啊!两万兵马可以抵挡诸侯的百万大军。为了功名,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惨烈的战争啊!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兴起于西蜀,这一切不都是南柯一梦。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韩信却落得如此的结果,蒯通哪里有疯癫病啊?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而被刘邦重用,吕后杀死韩信用的也是萧何的计策。喝他个一醉方休,所谓的功名事业都由他去吧。
二、思想内容:本文是叹世,那么,作者感叹时世的什么呢?
1、借历史事件(“项废东吴”、“刘兴西蜀”)表明兴衰成败,是非恩怨,不过是一场梦。
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道出世道之险恶,人心之叵(pǒ)测。
3、“醉了由他”突出“叹世”主题,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三、写作特色:
1、联系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历史观、政治观:“叹世”本是感叹时世,但本曲却无一字言及当世,而是通过“咏史”来达到“叹世”的目的,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否定,对说不清功过是非的现实政治表示了反感。
2、作品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容量大。
3、语言通俗平白,简洁明快,体现出了元曲的语言特征。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