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编故事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一起来编故事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7: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起来编故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出事件的波澜”的方法
2.学会运用关键词语、句子构思事件的波澜
2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写出事件的波澜”的方法
3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成熟,还处于由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设计避免纯理论的介绍,而是利用形象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同时,高一年级是高中的起始阶段,学生需要多阅读、多积累,从经典名著中吸收更多的精神力量,此外,95后的学生喜欢娱乐、刺激,他们更乐于接受影视作品。根据这些特点,选用名著选段、流行影视作品作为形象材料,以激活学生的思考活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教学内容分析
“写出事件的波澜”是粤教版必修三小说单元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中的写作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小说创作的基本方法,本设计选取了“写出事件的波澜”这一教学内容,一方面这是体现小说“悬念”这一艺术特征的重要创作方法,另一方面这是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艺术手法。21cnjy.com
在本教学设计中,首先,以名著选段为对象,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学生探究波澜的技法,实现读写结合的理念。然后,以流行影视作品《悬崖》为对象,引导学生体会并分析波澜的运用,运用数字资源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突出数字资源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最后,以“2010新浪微博首届中国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为对象,引导学生进行现场微小说创作,实现语文教学与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融合。21·cn·jy·com
5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
6教学资源
1.相关名著、影视作品封面图片
2.《狼图腾》(姜戎)、《围城》(钱钟书)、《三国演义》(罗贯中)、《红楼梦》(曹雪芹)等名著的选段www.21-cn-jy.com
3.谍战片《悬崖》剪辑片段
4.
“2010新浪微博首届中国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段
7教学评价与反思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延,写作教学需要与阅读联姻,更需要与生活联姻。在本教学设计中,设计者紧紧围绕“写出事件的波澜”这一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知、认识,体现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理念,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深化认识,将影视作品引入写作教学,体现数字教育资源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环节是“分析波澜之法”,在观看重新剪辑后的谍战片《悬崖》片段后,学生以“一副墨镜引发的意外”为题,写出波澜形成的过程。由于该片是当时的热播片,这一环节不仅迅速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甚至让观课的同行也跃跃欲试。最出彩的环节是“运用波澜之法”,当最后亮出原作与学生的习作对比时,观课的同行大为惊讶:部分学生的构思水平与原作不相上下。课堂上的这两个亮点,确实体现出数字教育资源对语文课堂的推动作用。www-2-1-cnjy-com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探讨波澜之法”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难处理的,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并有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从实际教学看,由于高一学生的阅读速度不快,理性思维尚在发展中,因此他们在这一环节还是显得吃力,跟不上课堂节奏,因此显得胶着、迟滞。在设计上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改进:一是减少阅读量,由四篇减少至两篇,二是标明标志性词句,方便学生快速发现问题。  21
cnjy
com
8教学过程
8.1
第一学时
8.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感受波澜之美
【教学内容】展示相关名著、影视作品的图片,围绕“那些年,让我们欲罢不能的作品……”的话题,让学生谈感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生活动】在班内交流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形式,激发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突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性。【来源:21cnj
y.co
m】
活动2【活动】二、探讨波澜之法
【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名著选段,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该文段如何写出波澜;
2、为该文段的写法起一个名字。
【学生活动】在小组内交流、分享,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任务驱动型的理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合作性,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以名著选段为依托,突出语文学科文学味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的思考过程。21·世纪
教育网
活动3【活动】三、分析波澜之法
【教学内容】观看重新剪辑后的谍战片《悬崖》片段,以“一副墨镜引发的意外”为题,学生自主写出波澜形成的过程,然后班内交流。2-1-c-n-j-y
【学生活动】独立自主思考
【设计意图】将流行的影视作品引入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堂,经重新剪辑后,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利用数字资源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突出数字资源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促进知识的内化。2·1·c·n·j·y
活动4【练习】四、运用波澜之法
【教学内容】展示删改后的“2010新浪微博首届中国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根据拟定的结局,以“意外”为题,拟写一个构思,然后班内交流。21教育网
【学生活动】在班内交流堂上作品
【设计意图】将新媒体时代下的作品引课堂,经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剪辑后,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搭建语文与生活、社会交流的平台,体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阅读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感受波澜的艺术效果。
2.理出习作《意外》的结构,思考修改的方法,然后重新拟写一个构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