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珠联璧合觅佳趣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对联知识,了解对联创作的基本常识,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欣赏名联佳作的语言修辞艺术和丰富的表现技巧。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诵读品味,研讨交流,读写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留心对联和欣赏对联的的审美情趣和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惯,提高学生对联作品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领悟名联佳作中古今先贤所寄寓的高尚的人格精神和人生智慧。
2学情分析
理科平行班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古诗文学习更是带有畏惧心理,古诗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薄弱,本次利用“珠联璧合觅佳趣”这样一个表达交流活动课,设置“对联大比拼”、“调对子”、“改对子”、“拟佳联”一系列活动来激发学生欣赏名联佳作的兴趣,学习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对联作品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品味名联佳作的语言修辞艺术和丰富的表现技巧。
2.拟写对联。
4课时安排
1课时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羊年春联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活动2【讲授】对联简介
1.
定义:对联,又叫对子、楹联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21·cn·jy·com
2.
分类:从用途上来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等。从表达技巧上可分为叠字联、隐字联、拆字联、回文联、谜语联等。www.21-cn-jy.com
3.
起源: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到了宋代,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后来,对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1·c·n·j·y
活动3【活动】对联特点
1.
欣赏以下几副对联,并说说它们在形式、结构、内容、音韵上各有什么特点?
(1)上联:铁肩担道义
下联:妙手著文章
(2)上联:海阔凭鱼跃
下联:天高任鸟飞
(3)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通过对以上对联形式上特点的探究,梳理出对联的以下特点:
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没有规定,但要求上下联的字数相同)
词性相同(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词语词性必须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结构相同(停顿一致,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内容相关(上下联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平仄相对(传统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平仄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和谐、相对,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为“一、二声”)21·世纪
教育网
2.对联“二忌”:
忌“合掌”。即上下联意思相同。如:扫千年旧习,除万载陈俗。
忌“同字”。上下联中不可有相同的字。
3.猜联活动,品味对联表达技巧(用选题形式)
活动4【活动】试拟佳联
1.方法指引
把握基本特点——讲究立意构思——运用扩充法、联想法——仿用已有修辞
2.简单训练
对词组——配对子——调句序
3.试拟对联(选做一题)
(1)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2004年高考广东卷,6分)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
(2)请以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为参考对出上联:孔明、孙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
下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3)兢兢业业育桃李,。
参考答案:
(1)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
泰山黄山庐山,均为中国名山/芍药黄菊剑兰,均为苏杭名花
(2)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赤手空拳,武松勇伏虎/
艺高胆大,悟空智降怪/多愁善感,黛玉悲落泪
(3)勤勤恳恳做园丁/勤勤恳恳写春秋/扎扎实实铸栋梁
小结:拟写对联的要点
①审题要细心。
②善于联想和想象。
③要合律工整,联句要自然流畅。④内容要相关,意境要相合。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我们在诗词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为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为陈述对象,为给出的上联写一句下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浔阳江、洞庭湖、橘子洲、长亭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为学校大门或图书馆写一副对联,要求:
(1)作品要立意深邃,内涵丰富。
(2)文辞优美,符合格律。
(3)可以仿写,不能抄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