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
拿来主义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这是新设计课
2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结合实际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并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学情分析
4重点难点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并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结合实际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并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5.1.2学时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
5.1.3学时难点
5.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批判继承
活动2【活动】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阅读全文,简要回答问题,理清思路。
1、初步解题:什么是拿来主义?
明确:拿来的主张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什么?
明确:文化遗产4、为什么要“拿”?
不能只是送出去,二是送来的不好。5、怎样来“拿”?
明确:先占有,后挑选。6、怎样挑选?
明确:“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7、“拿”的结果如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明确: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能成为新人,文艺能成为新文艺。即“拿来主义”对于创新民族新文化有重大意义。8、文章第1--6段为什么要写“送去主义”?
明确: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批判“送去主义”,先驳后立,从而树立自己“拿来”的观点。总之,本文写作思路如下:21教育网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1·cn·jy·com
活动3【练习】突破重点和难点
精读试试看8--9段,突破重点、难点:
1、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
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种类
表现
实质
孱头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左派幼稚病患者
废物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投降主义2、第9段中,大宅子里有些什么?各喻指文化遗产中的哪些内容?应怎么对它们采用什么态度?各采用什么同时思考运用此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www.21-cn-jy.com
喻体
本体态度
鱼翅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和糟粕共存的部分存放
烟枪和烟灯
文化遗产中没有使用价值但适当保存一点可以作反面教材的部分服毁灭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反动腐朽应该完全摒弃的部分毁灭3、t第8、9段运用了什么时候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1cnjy.com
明确:比喻论证。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活动4【作业】总结
2·1·c·n·j·y
总结文章:
1、深入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
作者主张对待文化遗产要实行“拿来主义”,即去粗取精,批判继承。
2、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作者认为“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拿来”
(2)怎样“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拿来”有何意义?建设民族新文化
(4)怎样才能“拿来”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创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