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
拿来主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观点。
2、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拿来主义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嬗变的历史过程中,总会产生代表本民族反思传统、探索未来的卓具现代精神的思想家和伟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重新发现了鲁迅——一位率先呼喊出中国“人”的现代觉醒之声,并为本民族的现代化最早作出深刻探索的现代思想家。鲁迅,真正以民族理性的眼光审视西方文化,又敢于正视中国本土文化的危机,敢于抹去笼罩在“中华文化中心主义”之上的“至高、至上、至美”的灵光,击破民族自大的幻梦;……呼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重建的并举,倡导“汉唐气魄”和“拿来主义”。
活动2【活动】背景介绍
二、本文背景的简单介绍。
活动3【讲授】学生预习情况反馈
1、总结学生的思维导图总体情况,投影学生的思维导图。
2、师生共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活动4【讲授】四、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1、明确文章的基本思路和脉络
2、具体难点突破
(1)本文的作者是针对当时的
对待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存在的全盘肯定、全盘吸收和全盘肯定、盲目排斥社会现状提出“拿来主义”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分析问题中,以大宅子为例,批判了三种做法,提出“拿来主义”者的做法。
人物
做法
态度
孱头
徘徊不敢进
逃避害怕
昏蛋
放火烧光
完全否定
废物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拿来主义者
占有、挑选
取其精华、去除糟粕
(3)、研读第九段,学习比喻论证方法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方法。
比喻论证
喻体
本体
做法
大宅子
文化遗产
占有、挑选
鱼翅
文化精华
吃掉(使用)
鸦片
益害并存
送药房(存放)
烟枪、烟灯
文化糟粕
送博物馆、毁灭
姨太太
封建文化
驱散(毁灭)
中心论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活动5【活动】小组在原有思维导图的基础上,选择一幅思维导图,重修修改,完成小组的思维导图。
1.确定好中心词(题目),注意网状结构。
2.确定第二分支,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解决问题”三个层面,也可从
“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要素去绘制,或者根据文章的特色,寻找新的思路。
3.根据文章具体内容,补充三级以下分支的关键词。
4.用彩笔绘图,同一大分支用同一种颜色。
活动6【活动】交流展示
小组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思维导图(与先前的导图两相对比)
展示要求:
1、讲清本组的绘制角度、选取的思路。
2、讲解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各分支的确定。
3、总结绘制议论文思维导图的方法。
活动7【活动】方法总结
1、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结构,确定大分支。
2、关注文本的主要内容(分析问题,论证重点),细化分支。
3、信息点尽量齐全、要点突出,体现文章特点。
活动8【作业】拓展强化
认真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运用所学到的议论文思维导图绘制的方法,绘制一幅思维导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①
鲁迅
从公开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②,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③,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④。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⑤,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注释】
①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粗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
②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即在南京发表讲话,声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国民党政府也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③求神拜佛: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法会”等。
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时舆论界曾有过这类论调,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⑤“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