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
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探讨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
2、领悟作者的美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2学情分析
本文是想通过对维纳斯雕像的欣赏,让学生懂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增强审美情趣。本文繁琐的长句较多,学生初读时会感觉艰涩难懂,缺少兴趣。若是引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作者观点,便能化难为易。另外,学会欣赏维纳斯以及其它美的事物都需要想象力和审美判断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独到的见解。
3重点难点
1、结合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主旨。
2、探讨文中含意深刻的语句,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
美,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沉鱼落雁,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羞花”的杨贵妃,我们说她美;“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林黛玉,我们说她美;米洛斯的断臂的维纳斯,在人们的眼中同样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下面,就让我们走近米洛斯的维纳斯,走近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一起欣赏断臂维纳斯那无与伦比的美,共同领悟作者那与众不同的美学观念!
资料介绍:
罗浮宫“世界三宝”:“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蒙娜丽莎》画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除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外,作者在文中对米洛斯的维纳斯还表达了一些什么样的看法?请划出你认为非常精彩的论断,并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教师小结: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第二,复原维纳斯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
第三,维纳斯只能丧失双臂,才能产生无穷魅力。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在初读领悟的基础上,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再读课文。读后分组展开讨论,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但要适当地予以分析解说。21教育网
1、作者是否赞同为维纳斯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双臂?文中第5段有这样的话:“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我对此无法再抱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作者为什么这样说?21cnjy.com
2、作者为什么说“除了两条胳膊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
教师小结:残缺也是一种美(“超越”的美,“缺憾”的美,“虚实相生”的美,激发无穷的想象力,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但并非所有的残缺都是美。21·cn·jy·com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正是这种难全的缺憾成就了古往今来多少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聚散离合的缺憾美。“艺术因缺憾而完美,生活因缺憾而完满。”完成下面的表格,谈谈你对缺憾与完美的认识。www.21-cn-jy.com
类别
名句
事例
效果
艺术上的缺憾
1、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2、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曹雪芹呕心沥血十数载创作完成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只留下了前八十回。
言有尽而意无穷
身体上的缺憾
司马迁为孤军深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身陷囹圄,惨遭宫刑。
忍辱负重完成《史记》
人生的缺憾
苏轼一生命途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正是对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的真实写照。
“两赋一词”光耀千秋
(因版面原因,表格无法完整显示,可参照第2步“上传资源”中的相关资料。)
五、课后作业:
清代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鞭稳便。”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尼采亦曾作诗谈“处世之道”: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这是一种追求“半”的人生哲学。但是,生活中追求“全”的也大有人在。请你以“半与全”为话题,提炼中心论点,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议论文主体论证段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