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科学期末核心素养练习(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云量的多少是区分阴晴天气的重要依据。。( √ )
2、土壤里没有小石块,小石块不是土壤的组成成分。( × )
3、腐殖质多的土壤,小动物比较多。( √ )
4、蔬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糖类和水。( × )
5、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所以我们可以多吃油炸食物。( × )
6、我们吃的食物都在胃里消化和吸收。 ( × )
7、桃子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 )
8、台风来的时候不可以在电线杆,大树下躲避。( √ )
9、豌豆和茑萝松的茎细长柔软,都是缠绕茎。( × )
10、微信里的“腾讯天气”“墨迹天气”等小程序可以查询天气状况。( √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填到括号里。(每题1.5分,共30分)
1.据估算形成1米厚的土壤,需要多长时间( C )。
A.上百年 B.上千年 C.上万年
2、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 )。
A.水稻——黏质土 B.小麦——沙质土 C西瓜——黏质土
3、 因为土壤里有( C ),所以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A.沙 B.黏土 C.空气
4、将土壤放入烧杯,盖上盖子,放置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有( C )出现。
A.黏土 B.沙粒 C.水珠
5、各地土壤颜色对应正确的是( A )。
A.黑土——佳木斯 B.红土——绵阳 C.黄土——昆明
6、我们每天摄入量最多的是哪一种食物( C )。
A.肉类 B.蔬菜 C.谷物
7、有的同学不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时间长之后,他会得( C )。
A.贫血 B.骨质疏松 C.坏血病
8、食物在人体内经历的消化器官,按先后顺序依次的是( A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食道、大肠、小肠、胃、肛门
C.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离不开消化器官
B.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C.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
10、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吹气后瓶中剩余水的体积就是呼出的气体量
B.测量前瓶中不需要装水
C.吸足一口气,尽最大力气向吹嘴中吹气
11、下列属于保护呼吸器官的做法的是( A )。
A.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B.坚持吃早餐 C.早晚刷牙
12、根能够吸收( A )。
A水分和无机盐
B水分和有机物
C无机盐和有机物
13.当小船顺着风,向东行驶时,风向为( A )。
A.西风 B.东风 C.南风
14、下列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A )。
A.黄瓜花 B.桃花 C.蔷薇花
15、世界气象日是每年的( A )。
A.3月23日 B.3月25日 C.5月23日
16、台风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 C )四个等级。
A.绿色 B.红色 C.黑色
17、关于气温计,错误的是( A )。
A.用测得的某一时刻的温度代表这一天的气温
B.等气温计的液柱停止上升或者下降后才读数
C.将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且空气畅通的地方
18、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C )。
A.温度的变化 B.太阳的光照 C.空气的流动
19、减轻台风灾害损失的措施不包括( C )。
A.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B.关注台风信息,提高警惕
C.台风天气坐船出行
20、下列的历史故事,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B )
A、望梅止渴
B、诸葛亮借东风
C、负荆请罪
实验题,填写正确的实验步骤字母在括号里
(每空1分,共10分)
(一)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比较它们的疏松程度和保水能力。
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塑料过滤器中,要求数量( C )。
依次增多 B.依次减少 C.一样多
从实验结果得出,沙质土渗水( A ),保水性( A )。
多,差 B.少,好 C.居中,居中
从实验结果得出,黏质土渗水( B ),保水性( B )。
多,差 B.少,好 C.居中,居中
从实验结果得出,壤土渗水( C ),保水性( C )。
A.多,差 B.少,好 C.居中,居中
5、西瓜适合种植在( A )中。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6、土壤烤糊后,我们会闻到一股糊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含有( B )。
A.沙粒 B.腐殖质 C.黏粒
(二)探究洪涝出现的原因
正确的排序是:( D )→( A )→( B )→( C )
A、将湿泥沙铺在塑料泡沫盒里,用铲子在泥沙中间整理出一条弯曲的Y形河道。
B、将塑料泡沫盒一端的底部垫高,在盒子左下角用小刀挖一个小洞作为排
水孔。
C、用两个烧杯同时从上游往河道里快速、大量地倒水。观察并记录发生的
现象。
D、准备:烧杯、塑料泡沫盒、湿泥沙、小刀、水、铲子。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科学期末核心素养练习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云量的多少是区分阴晴天气的重要依据。 ( )
2、土壤里没有小石块,小石块不是土壤的组成成分。 ( )
3、腐殖质多的土壤,小动物比较多。 ( )
4、蔬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糖类和水。 ( )
5、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所以我们可以多吃油炸食物。( )
6、我们吃的食物都在胃里消化和吸收。 ( )
7、桃子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 )
8、台风来的时候不可以在电线杆,大树下躲避。 ( )
9、豌豆和茑萝松的茎细长柔软,都是缠绕茎。 ( )
10、微信里的“腾讯天气”“墨迹天气”等小程序可以查询天气状况。(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填到括号里。(每题1.5分,共30分)
1.据估算,形成1米厚的土壤,需要( )的时间。
A.上百年 B.上千年 C.上万年
2、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水稻——黏质土 B.小麦——沙质土 C西瓜——黏质土
3、 因为土壤里有( ),所以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A.沙 B.黏土 C.空气
4、将土壤放入烧杯,盖上盖子,放置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有( )出现。
A.黏土 B.沙粒 C.水珠
5、各地土壤颜色对应正确的是( )。
A.黑土——佳木斯 B.红土——绵阳 C.黄土——昆明
6、我们每天摄入量最多的一种食物是( )。
A.肉类 B.蔬菜 C.谷物
7、有的同学不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时间长之后,他会得( )。
A.贫血 B.骨质疏松 C.坏血病
8、食物在人体内经历的消化器官,按先后顺序依次的是( )。
A.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 口腔、食道、大肠、小肠、胃、肛门
C. 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离不开消化器官
B. 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C.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
10、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吹气后瓶中剩余水的体积就是呼出的气体量
B. 测量前瓶中不需要装水
C. 吸足一口气,尽最大力气向吹嘴中吹气
11、下列属于保护呼吸器官的做法是( )。
A. 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B. 坚持吃早餐 C. 早晚刷牙
12、根能够吸收( )。
A. 水分和无机盐 B. 水分和有机物 C. 无机盐和有机物
13.当小船顺着风,向东行驶时,风向为( )。
A.西风 B.东风 C.南风
14、下列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
A.黄瓜花 B.桃花 C.蔷薇花
15、世界气象日是每年的( )。
A. 3月23日 B. 3月25日 C. 5月23日
16、台风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 )四个等级。
A.绿色 B.红色 C.黑色
17、关于气温计,错误的是( )。
A. 用测得的某一时刻的温度代表这一天的气温
B. 等气温计的液柱停止上升或者下降后才读数
C. 将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且空气不畅通的地方
18、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温度的变化 B. 太阳的光照 C. 空气的流动
19、减轻台风灾害损失的措施不包括( )。
A. 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B. 关注台风信息,提高警惕
C. 台风天气坐船出行
20、下列的历史故事,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诸葛亮借东风 C、负荆请罪
实验题,填写正确的实验步骤,将字母写在括号里。(每空1分,共10分)
(一)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比较它们的疏松程度和保水能力。
1、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塑料过滤器中,要求数量( )。
A. 依次增多 B. 依次减少 C. 一样多
2、从实验结果得出,沙质土渗水( ),保水性( )。
A . 多,差 B. 少,好 C. 居中,居中
3、从实验结果得出,黏质土渗水( ),保水性( )。
A. 多,差 B. 少,好 C. 居中,居中
4、从实验结果得出,壤土渗水( ),保水性( )。
A. 多,差 B. 少,好 C. 居中,居中
5、西瓜适合种植在( )中。
A. 沙质土 B. 壤土 C. 黏质土
6、土壤烤糊后,我们会闻到一股糊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含有( )。
A.沙粒 B.腐殖质 C.黏粒
(二)探究洪涝出现的原因。
正确的排序是:( )→( )→( )→( )
A、将湿泥沙铺在塑料泡沫盒里,用铲子在泥沙中间整理出一条弯曲的Y形河道。
B、将塑料泡沫盒一端的底部垫高,在盒子左下角用小刀挖一个小洞作为排
水孔。
C、用两个烧杯同时从上游往河道里快速、大量地倒水。观察并记录发生的
现象。
D、准备:烧杯、塑料泡沫盒、湿泥沙、小刀、水、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