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宝玉挨打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9 宝玉挨打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10:1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宝玉挨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曹雪芹《红楼梦》文学常识,识记基础字词。
2、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性格。
3、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对经典名著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人物较多,小说背景较复杂,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表现这些人和事的过程中所调动的手段很丰富,表现得也非常充分。因此,本课教学强调小说情节设计的独特性及人物性格的刻画。
本课主要采用剥落法体会作品情节层层铺垫,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高潮的设计;采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具体场景中对人物进行比较分析,透视人物复杂性格,昭示人物关系与矛盾
3重点难点
1、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
2、理解人物性格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了解曹雪芹《红楼梦》文学常识,识记基础字词。
2、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性格。
3、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对经典名著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4.1.2学时重点
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
4.1.3学时难点
理解人物性格。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
【教学目标】
1、了解曹雪芹《红楼梦》文学常识,识记基础字词。
2、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性格。
3、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对经典名著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
2、理解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以导读为主,对小说赏读的一般规律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阐释,指导学生遵循规律,理出全文线索。
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教师应提出恰当准确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中可进行点拨式赏析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提高学生的赏析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本课涉及的人物较多,小说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较复杂,作者在表现这些人和事的过程中所调动的手段很丰富,表现得也非常充分。因此,本课教学强调小说情节设计的独特性及人物性格的刻画。
本课主要采用剥落法体会作品情节层层铺垫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举高潮的设计;采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具体场景中对人物进行比较分析,透视人物复杂性格,昭示人物关系与矛盾。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了解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与人物。
理清人物关系:贾家祖先贾演、贾源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弟两曾经跟随皇帝出征,立下战功,受封“国公”爵位,贾演为“宁国公”,贾源为“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称为“宁国府”和“荣国府”。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
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2、通读全文,识记基础字词。
二、课文导入
《红楼梦》:“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颠峰,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是一个永远挖掘不完的宝藏,千百年来,《红楼梦》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梦,走进这个瑰丽的艺术世界。我们学习一篇选文《宝玉挨打》
宝玉是一个似痴如狂的人,并集众宠于一身,他怎么挨打呢?我们来看看故事究竟如何展开的?”
三、解题及背景
(章回小说就是把全书分成若干回,每回有标题,概括全回的故事内容。)
请大家一定注意,阅读章回小说有一个关键,那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定要认真研读每一章回的回目,这些回目往往是本章的要点所在。那么,《宝玉挨打》在《红楼梦》原文中的回目是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三十三回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请注意“笞挞”两个字的读音(chītà);是“责打”的意思。“不肖”是儿子不像先辈,常指儿子不成器。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不争气、没出息。
这里“手足”指的是贾环。“手足眈眈小动唇舌”指的是贾环利用了金钏投井一事乘机陷害宝玉。这也是宝玉挨打的一个原因------贾环诬告。
那么文中对“不肖种种”都有哪些描写?(可以说一共与三个人物有关)
(1)
是待客不周,也就是冷落了贾雨村。
(2)
是跟伶人琪官交往,也就是忠顺亲王府索人。
(3)
是金钏投井。虽说和宝玉有一定的关系,也属于贾环的诬告。
本文背景简介
28回:宝玉与忠顺王府优伶琪官交好,互赠礼物
32回:宝玉与王夫人婢女金钏打闹,惹怒王夫人,王夫人决意将金钏驱逐,金钏不堪其辱投井自杀。
四、情节波澜 层层铺垫
吴功正先生将《红楼梦》情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起伏跌宕的的特色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其中“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第一部分:打前交待起因;
第二部分:宝玉挨打,以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为主;
第三部分:打后其他人的反应。
课文探究导引:
1、简述金钏冤死的经过,并写出由此而引发的事件。
——
宝玉到母亲王夫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处,见丫头金钏在旁边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开起了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了金钏一个嘴巴,并叫人把她赶出贾府。金钏满含冤屈,投井而死。
2、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其一是宝玉会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
其根本原因是:他和父亲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同,是封建社会里进步思想和腐朽思想的冲突。
3、贾环为什么要和宝玉过不去 他对宝玉的诬陷反映了贾府中的什么矛盾
——贾环是庶出,处处受压抑,在今后的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庭利益分配中肯定会处于下风。所以他和母亲赵姨娘千方百计地构陷宝玉,手段卑鄙。贾环诬陷宝玉,正反映了大家庭嫡庶之争极端险恶的一面。
4、宝玉挨打的情节集中反映出哪些矛盾冲突?
——父子矛盾:贾政三“打”;嫡庶矛盾、夫妻矛盾:王夫人三“哭”;母子矛盾:贾母三“逼”、贾政三“求”;
(一)“潜流暗滚”
问题1:宝玉挨打前的有什么神情变化?
课文探究导引:宝玉见贾雨村是“思欲
( http: / / www.21cnjy.com )愁闷”;回来听到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是“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见到母亲是“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出门后是“茫然不知何往”“低头感叹”;与父亲“撞了个满怀”、“倒抽了一口气”、“垂手一旁站着”、“惶悚”;
忠顺府索人,起先隐藏事实,后被揭穿,“轰去魂魄”、“口瞪目呆”;宝玉听见父亲吩咐,知“多吉少凶”,找人报信又不能,“急的跺脚”,被逼出门去挨打。)
问题2:贾政打宝玉前有什么神情变化?
——贾政责说宝玉见贾雨村精神不振时“原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气”;但与之“撞个满怀”后看到他垂头丧气,“不似往日”,语无伦次,“倒生了三分气”;忠顺府索人,使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贾环告状,如火上浇油,多次“喝令”,“大逆不道”使贾政神色“面如金纸”“眼都红紫了”。)
问题3:对照宝玉与贾政的神情变化,归纳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
①宝玉陪贾雨村,“半天才出来”,“全无慷慨挥洒谈吐”,使贾政责怪之,这是宝玉挨打的导因。
②宝玉因悲金钏儿之死,“不似往日”,又与贾政撞个满怀,他的惶悚让贾政“倒生了三分气”,这是宝玉挨打的导因。
③忠顺王府索人,状告宝玉引逗琪官,使贾政认为宝玉“不读书”还“做出无法无天”的事情,气恼不堪,这是宝玉挨打的诱因;
④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金钏儿含羞“赌气投井”,贾政发怒,这是宝玉挨打的直接发因。)
(二)“惊涛大作”与“余波涟漪”
问题1:宝玉挨打余波荡漾,王夫人与贾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听由一个情节深入展开到父母之间、嫡庶之间,请同学们找出两三例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复杂关系中每个人物的行为加以概括。
——宝玉受到痛打是高潮,而波及由近至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夫人哭劝贾政,贾母怒阻贾政。对于王夫人与贾母的表现可让学生找出例子加以简析,以表现宝玉挨打后的余波。)
问题2:宝玉被救后,众人有何表现?
(可各抒已见,且建议大家课后参看第四十三回)
(三)情节巧妙,必然中的偶然
问题1:你是否发现其中存在偶然事件?有什么作用?
——宝玉被喝禁在厅上,他料到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势在必然,连忙托人给贾母、王夫人报信。假想,如果贾母、王夫人此时得信,掀起的巨浪便会一下子平息,读者被吊起的胃口也会顿时放下。相反,高明的作者不但不如此做,反而利用偶然性的因素再来触发:机灵贴身的小厮焙茗不见踪影,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妈子偏又是个聋子。偶然性的因素为必然性的结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把挨打事件推向高潮。)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了解曹雪芹《红楼梦》文学常识,识记基础字词。
2、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性格。
3、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对经典名著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4.2.2学时重点
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
4.2.3学时难点
理解人物性格。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宝玉挨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红楼梦》里的人物众多,事件纷杂,曹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芹用了一种“经济”的写法,借一个事件,把众多的人卷进来,在同一场景中“逼现”每个人的性格,通过不同人物的行为言语及相互烘托与对比,使人物立体而丰满,今天我们就对“宝玉挨打”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及一些关系作一一探讨。
二、浅层接触:学生感悟“宝玉”、“贾政”、“王夫人”的形象
宝玉——性情乖张,粉脂味重,喜欢和女孩子混在一起,是贾府的中心人物。
贾政——是贾府里的大家长。
王夫人——是很疼爱儿子的母亲。
三、深层分析:在本文的具体场景中体味人物深层形象
(一)宝玉的人物形象
问题1:宝玉会见时贾雨村是怎样的情形?他与金钏儿、琪官又是怎样的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
——“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才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与金钏儿是在王夫人房间与之打闹,听说金钏儿赌气自杀,他“心中早又五内摧伤”;他与身份低微的戏子琪官互换礼物,都说明毫无贵贱之分,他懒于和士大夫接谈,但和那些出身寒微的人却结成了倾心之交。
问题2:宝玉为何总会受到父亲的责骂与挨打??你认为他应该挨打吗?
——宝玉的厌恶读书,不与权贵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交,没有主仆贵贱之分,因而不符合贾政的封建正统思想,所以挨打。宝玉被责骂与挨打,实质是两种思想观念、两种人格类型的矛盾冲突的必然之事,是封建秩序、封建道德与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叛逆人格的矛盾,是僵化了的“理学”与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性”的冲突,反映了曹雪芹对中国虚伪道学礼法的批判揭露,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估。因而他的顽劣,是对封建思想的叛道经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的挨打是当然之事。
——宝玉兼有软弱和反抗的成分。软弱: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金钏的自尽,他只会伤心痛苦,没有悲愤,更不敢控诉和抗争,面对父亲的紧逼,他既不敢辩解、不敢反抗,连逃跑的念头都没有;反抗:对于身为下贱的奴婢们的悲惨命运,他报以无限的同情,对于被统治阶级当作玩物的戏子,他愿意倾心相交,而对于封建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朝廷命官,他骂他们是“国贼禄鬼”。
(二)贾政的人物形象
问题1:贾府与忠顺府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见到长史官“心存疑惑”、“暗暗思忖”?听到宝玉与琪官之事,为何“气得目瞪口呆”?
——忠顺府是王府,贾府与之不来往,暗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与之不属于一个政治集团,两者是相对立的。而此时他的内事务总官来访,却是来索要王府的“甚合心意”的戏子,这暗指以“戏子琪官”为导火索开展的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且宝玉卷入其中,戏子琪官又是如此地位低下之人,二人却互换礼物,更是让他感到政治斗争的压力与儿子不肖,因而忿怒。
问题2:贾政有几次哭?为什么他会哭?
——宝玉挨打的过程中,贾政有三次哭,先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夫人相劝时“泪如雨下”,
听到王夫人哭唤贾珠之名,更是“泪珠似滚瓜一般滚下来”,见到贾母后“跪下含泪”。三次流泪,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伤心,细究其因,不难理解。宝玉是“光宗耀祖”的惟一希望,却偏偏行为偏邪性情乖张,因而使得贾政对宝玉这个不肖子不仅感到愤怒,而且感到后继无人、家道衰败的悲伤绝望。贾政和宝玉的冲突暗示着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的行将败落。宝玉挨打只是悲剧的序幕,挽歌的序曲。
问题3、贾政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宝玉的打骂是否可以理解为爱子心切又对母亲孝顺?
——贾政是一个在保守和落后的制度环境里诞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能的家长和昏聩的官僚。他的个性充满矛盾,在宝玉面前,他本想维护正统,却失去了公正和权威;在门客面前,他本想显示开明之主的兼听和择善,却只剩下了偏信和偏执;在王夫人面前,他本想显示自己教子的严厉和原则,却失去了夫妻的温情;在母亲面前,他屈从于“事亲为大”,却又违背了先前不孝子“弑君杀父”的忧虑。,他是封建社会秩序和道德的化身,打子孝母,都是因为他恪守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坚决维护封建礼教的坚定性。
(三)王夫人的人物形象
问题1:贾珠是谁?宝玉与他有怎样的关系?王夫人为什么多次提到他?
——他是宝玉的哥哥,乖巧伶俐,可惜早逝,王夫人提到贾珠,是用他作挡箭牌,唤起贾政心里的内疚感与温情。可鼓励学生在小说中找寻关于贾珠的事件。
问题2、王夫子的哭是她保护宝玉的法宝,在贾政面前是否生效?她护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的用眼泪保护宝玉,不仅打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贾政,唤回了贾政心中的温情,救下了宝玉,也哭出了自己的心事:保护宝玉实际上也是保证王夫人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时也表现出贾府中的嫡庶之争的矛盾。
——王夫人家庭地位尊贵,是贾府的实际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者。对影响宝玉走正统之路的一切人和事,他皆欲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她又拼命保护着宝玉,也在保护她自己。
(四)贾母的人物形象
问题1:贾母听闻宝玉挨打有何反映?
——贾母“喘吁吁”跑来,“冷笑”、“不觉滚下泪来”、“抱着哭个不了”。
问题2:贾母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如何逼贾政就范的?
——贾母是贾府的“老祖宗”,
是这一家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拥有最高地位的贵族老太太。她利用贾政的封建社会思想所谓“事亲为大”、“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等观念逼他就范,如她先嚷着“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责备贾政:“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宝玉就禁得起了?”并抬出贾政的父亲当年教训贾政的做法,训斥贾政的教导无方,使贾政就范:“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但贾母仍步步紧逼,以“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相逼他就范,直至贾政“苦苦叩求认罪”。这都集中体现了老太太对孙儿发自内心的疼爱,使宝玉摆脱了父亲的毒打,甚至取得了这次冲突的最终胜利。
——是贾府最高统治者。她高寿健康,是非常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的人。她对宝玉十分溺爱,但不是一味的放纵。
四、人物关系昭示小说主题
问题1:通过贾政与宝玉的父子关系反映了哪方面的冲突?
——宝玉父子冲突是一种共振现象,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括思想冲突、文化冲突、人格冲突、权力冲突、父子冲突、正庶冲突等多种。此题主要是让学生从人物形象中归纳总结)
如表现贾政的: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第9回
“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着!”——第23回
“自今日为始,不许再做诗做对的了。单要学习八股文章,限你一年,若毫无长进,你也不用念书了,我也不愿有你这样的儿子了。”——第81回
表现宝玉的:
“还想什么念书,我最讨厌这些道学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扯西扯,弄得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第16回
五、探究三位长辈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差异。
问题1:通过宝玉挨打,体会贾政、王夫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并结合自己谈谈现在的生活讨论其父母的教育态出发点与方式。
1、三人之比较:
①三人的教育出发点是相同的: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族合格的继承人。
②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贾政爱得无情,王夫人爱得无理,贾母爱得发昏,但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他们离宝玉的内心(想法)生活太远了。
2、贾政与王夫人相比。二人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宝玉该管教,但教育方法不同:贾政欲望之爱大于情感之爱,所以在行为上失之以严,除了讲大道理,便是骂甚或打,结果儿子叛逆。王夫人一方面依从宝玉以巩固自己的正室地位,一方面因痛失一子,对宝玉过分溺爱。宽大于严,其结果,对儿子的管教苍白无力。
3、王夫人与贾母相比。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过于骄宠,在行为上失之以宽。但是王夫人认为应有适当的管教。而贾母一味地纵容溺爱,成为宝玉最强硬的保护伞,以'孝道'的武器让贾政认罪,也促使宝玉能在叛逆的路上走得更远。)
??(提示:学生对于作品人物形象讨论可拓宽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小说全书中找寻依据,且可以引导其联系到清朝历史背景、学生自身的生活等展开,“以点带面”激发兴趣、拓展思维即可。)
总结:本小说节选的艺术特点。
六、作业 
1、读第三十四回,看看宝钗与黛玉探望宝玉时的心理和行为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由此试析二者人物形象。
宝玉挨打余波荡漾,由一个情节深入展开到父母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嫡庶之间、情人之间、婆媳之间、主奴之间,请同学们找出两三例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复杂关系中每个人物的行为加以概括。
——近距离余波:王夫人哭劝贾政,贾母怒阻贾政;远距离余波:袭人痛心以相告,宝钗动情来探源,黛玉泪眼表真性。
宝玉挨打后,宝钗、黛玉都去探伤,通过此情节请说说钗、黛二人对“宝玉挨打”各有怎样的反应?据这一情节分析二人性格特点。
——宝钗探伤:托药而进,低头弄衣带。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也……”。神态: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心理:暗想若宝玉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讨人喜欢了,也不会吃亏。
    
黛玉探伤:无声之泣,气噎喉堵。神态:悲戚,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语言: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钗、黛玉皆聪颖貌美,
她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宝玉又都有爱的真情,但她们的思想性格截然不同,宝钗“圆”,理智多于情感;黛玉“直”,情感胜于理智。宝钗见宝玉,送的是药,情急之下,说出了“心疼”之语,令宝玉感动,但此时她仍不忘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黛玉则不然,她在追求情感的人生观上与宝玉相同,因而她能抛弃世俗的功利,她看宝玉,送去的是一颗真心,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也不劝宝玉走仕途之路,她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2、选取《红楼梦》中的某一情节,试作一则分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