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2025.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檬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所规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堂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各为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7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
1.始建于隋朝的含嘉仓位于东都洛阳,经考古发掘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
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据此可知隋朝
A.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B.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2.学校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某同学抽到以下一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
可判断相关历
史人物是
开通大运河
创立科举制
618年被叛军杀死
A,隋炀帝
B.隋文帝
C.武则天
D.成吉思汗
3.隋唐时期,统治者们摸索出一套新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
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科举制而同样步入上层。材料表明
科举制
A: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B,选拔标准是德才兼备
C.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历史上称这一局面为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创立殿试制度”“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该同学搜索的结果是
A.花木兰
B.黄道婆
C.李清照
D.武则天
6、唐朝的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地方上有府学、州学和县学,民间的教育
形式有私塾和私人讲学。由此可见,唐朝
A.实现了教育的公平
B.教育事业得到显著发展
C.私学占据主导地位
D.只有贵族子弟接受教育
七年级(下)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可
7.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
温铅釉的绚丽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
A.模仿与改良
B.改进与推广
C.交流与传播
D.传承与创新
8.唐朝时期,许多女子接受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活动。这表
明唐朝
A.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B.己经实现男女平等
C.对外交往十分活跃
D.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9.唐朝时期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使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八王之乱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白莲教起义
10.遣唐使将中国的很多风俗习惯带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等,
有些风俗一直流传至今。这表明
A.日本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
B.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日本没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D.中国深受日本文化影响
11.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黄金时代。其中,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更是别具一
格、独具特色。下列能反映唐朝时期中印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是
A.鉴真东渡
B,戚继光抗倭
.C.玄奘西行
D.张骞通西域
2.隋唐时朝廷设置了太医署,主管全国医药人才的培养。唐高宗时下诏官修药典,《唐本草》
修成颁行。这说明隋唐时期
A.政府重视医学发展
B.医药领域专家辈出
C.民间医药发展迅速
D,医药技术领先世界
13.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4.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知州的监督与制约,设置了
A.御史大夫
B.御史台
C.锦衣卫
D.通判
15.“自新法行,天下财赋日增,至熙宁九年,所收青苗钱、免役钱等计缗钱六千万,国用饶
而民财不匮。”材料反映王安石变法的直接效果是
A。大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全面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C.彻底解决北宋财政危机
D,促进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16.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万物所聚,诸
行百市”。据此可知,当时
A,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B.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C.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D,城市人口大量减少
七年级(下)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