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
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1.我校学生全部为美术特长生,语文基础薄弱,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于荒诞文学,更加不会涉足。
2.学生对小说有基本的阅读能力。但是多数止于情节的了解上,不会结合环境与细节描写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和主题。2·1·c·n·j·y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文学作品、生活中的“异化”现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变形记
竞猜“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和“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这两句名言,哪一句是卡夫卡说的。
活动2【活动】二.缘题质疑:
1.“变形”的是谁?
2.“变形”的原因是什么?
3.“变形”体现在哪些方面?
4.“变形”的本质是什么?
活动3【活动】问题探究
三.问题探究
1.探究“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
(一)小说里最直观的“变形”就是格里高尔由人变为甲虫。格里高尔生理上有哪些变化?
明确:背部:“坚硬得像铁甲一样”
肚子:“穹顶似的”、“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
腿:“许多条”,“细得可怜”
声音:伴以尖叫声,含混,咬字不清
行动:艰难
迟缓
(二)为什么作者把这种“变形”安排为变为甲虫而不是其他动物呢?
明确:因为甲虫能很好地象征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1)甲虫有“甲”——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人下意识的防范心理起的作用,也是现代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壁垒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甲虫大身躯,小足——现代人不堪生活重负
(3)甲虫行动缓慢——反衬现代人生活紧张,节奏快
(4)低等动物虫豸的卑微处境——象征现代人地位降低,丧失了抗争的力量,是社会绝对的弱者。
(三)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形”?(课后第二题)
明确: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冷漠,人对自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命运感到无法把握,使人丧失了自我,变为“非人”了,不能支配自己的“非人”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两样 用象征的写法,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就顺理成章。21cnjy.com
(四)由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格里高尔心理上没有“变形”,还保留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心理特征。他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焦虑忧伤,孤独无助。21·cn·jy·com
2.探究“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变了形后的异化情况
问:除了写格里高尔的“变形”外,有没有写到其他人的“变形”?
明确: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家人形未变却变了心。
3.两种“变形”的比较分析:
(一)差异——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人们是人形而虫心。
(二)共同点——“异化”(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
活动4【讲授】四.小说主题:
观看卓别林〈摩登时代〉总结小说主题。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异化”的生存困境——
作品反映了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www.21-cn-jy.com
1.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2.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
活动5【活动】拓展理解
问:现实生活中有无“异化”现象?如果有,怎样我们才能不被“异化”?
(针对“异化”原因)
(1)拿出人的勇气和信心(不是如卡夫卡所说的“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而是如巴尔扎克所说的“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21教育网
(2)舒缓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压力
(3)改善人际关系
活动6【作业】写作
模仿《变形记》开头,以第一人称口吻,设想自己变成其他事物,写一篇练笔,立意自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