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失街亭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阅读,熟悉故事情节,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
2、能运用一定方法进行小说阅读赏析,培养小说鉴赏能力。
3、掌握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文章,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圈点批注法进行自主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通过合作探究和交流分享,促进小说阅读鉴赏能力提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运用“圈点批注法”精读文章,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通过交流分享,促进小说鉴赏能力提高。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
1、阅读补发材料《三国演义》第95、96回;
2、了解“读书三步法”:
初读,疏通字词,把握大意。
再读,疏理情节,列出提纲。
三读,圈点批注,品读鉴赏。
3、完成读书前两步的内容:熟读课文节选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情节结构。
活动2【导入】音乐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
设计意图: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导入本节课内容。
活动3【活动】复习回顾
疏理回顾小说鉴赏的方法:
1、理清情节线索
2、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典型环境
4、把握作品主题
5、品味语言特色
6、欣赏表达技巧
设计意图:回顾小说阅读方法,一方面是对之前进行的小说鉴赏进行归纳总结,另一方面是为了本节课的学以致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4【活动】自主鉴赏
学生个人深入文本阅读,自选角度运用“圈点批注法”进行小说鉴赏,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批注法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自主阅读,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21教育网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
1、在小组内与本组成员交换阅读个人所做的批注,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2、各小组中心发言人面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阅读鉴赏所得。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各自所作的批注内容,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从而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探究,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发表见解,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同时培养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与组织语言能力。www.21-cn-jy.com
活动6【活动】反思小结
学生反思: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对自己进行课外阅读有何启发和帮助?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21·cn·jy·com
活动7【活动】课后延伸
试用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从“煮酒论英雄”
“三顾草庐”“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等《三国演义》经典故事中自选一个片断,品读赏析。2·1·c·n·j·y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实现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效果。
活动8【活动】教学后记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阅读,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方法的引导,即“授人以渔”,从而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效果。因而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21cnjy.com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三步读书法”,用以指导课前预习,这是对学生日常阅读习惯的培养。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说鉴赏方法”,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对前面已运用过的小说阅读方法的回顾,也是对这一类文学作品鉴赏方法的归纳与整理。这样,为学生进行同类作品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其三,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圈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批注法”深入文本进行阅读,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在与作品语言的亲密接触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才能激发阅读的兴趣,提高小说的阅读鉴赏能力。这是一个程序性知识的运用的过程,而并非陈述性知识的呈现。
其四,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对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进行课外阅读有何帮助,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即让学生明白不仅知道该怎么做,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明白。
其五,任何一项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的迁移训练,光说不练或者少练都不可能真正形成能力。为了有效促进能力的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方法学以致用,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与实践。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实践,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小说鉴赏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才能收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