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晏子治东阿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晏子治东阿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11:0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8
晏子治东阿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2、了解宴子的政治主张,一心为民的品质,认识晏子的智慧
2重点难点
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3课堂实录
一、导入(一)、在你们的心目中,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我需要大家在题目前叫一个定语,大家会加什么词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聪明的、有智慧的、有口才的……
(二)、你们是从哪里得知这些情况的?
(生)以前学过。《晏子使楚》
(三)、以前学过是吗?好,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晏子使楚》。现在给大家一个表演的机会,我来读旁白,你们来充当一回晏子。www-2-1-cnjy-com
1、好,晏子使楚的过程中,遇到了三难。
首先一个是:晏子长得非常矮小,楚国决定在大门的旁边另开一个小门让他进去,晏子是怎么说的?
课件二:一难:晏子矮小,楚开小门“迎接”
(生读):“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2、好,接着第二难:晏子长得很丑陋,楚国人就说:“齐国都没人吗?怎么派你来?晏子是怎么说的?”二难:晏子丑陋,楚讥笑齐国无人  21
cnjy
com
(生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3、第三难:楚国逮住了一个贼,这个贼恰好是齐国人,然后楚王就开始讥讽他,这时候,晏子就说话了,三难:楚国逮住齐国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生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四)、楚王自讨无趣。可以说,晏子使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辱使命。马云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他说:男人的长相是和他的智慧成反比例的。而晏子恰好就印证了这句话。他虽然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但是他却“内辅国政,外捍国威”。若果说在《晏子使楚》里我们已经领会到他语言的智慧,今天,我们将在《晏子治东阿》里感受到他思想的睿智。【出处:21教育名师】
(五)、请大家一起朗读这篇文章。
二、课程展开
(一)、好,诵读后,我们开始疏通,现在交给你们一个自学的任务,以下是自学的要点:
首先是整理文中的通假字,然后解释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最后翻译句子,你也可以找一句难的,考一下你的同伴,要求字字落实。【版权所有:21教育】
课件三:疏通
1、明确自学要点,梳理文章字词:
(1)、整理通假字
(2)、解释重点字词:
之、而、数、退、察、(臣请)死(之)、便(事左右)、再拜、谢、强、与
(3)、翻译句子
(二)、学生自学,教师辅导
(三)、好时间到,大家做得不错,这样子吧,我的检测只从三个方面:一个实词、一个虚词、一句翻译
课件四:2、检测自学效果
一个实词:之
一个虚词:而
一句翻译: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四)、首先,这个“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之的用法:
A、代词
B、音节助词无意义
C、结构助词
“的”、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在文中多次出现,我们一起找找并归类分析“之”在文中的用法:
(1)、代词,他
1.
景公召而数之曰
3.
景公许之
4.
景公迎而贺之曰
13.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2)、代词,此、这事
2.
臣请死之
(3)、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5.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6.
前臣之治东阿也
9.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
(4)、助词,的
7/10.陂池之鱼
8/11.当此之时
12.避贤者之路
14.东阿者
,子之东阿也
(五)、接下来是虚词,这个“而”有几种用法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课件四:A、表并列
B、表递进
C、表顺承
D、表转折
E、连接状语表修饰
(六)、现在,我要求你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释,
“表……关系”、可译为……
(七)、课文的前四行里一共有几个“而”字?我们逐个来解读一下:
1、第一个是“景公召而数之曰”
表承接,可译为“于是、就”
2、第二个是“而使子治东阿”
表因果,可译为“所以”
3、接着是“今子治而乱”
表转折,可译为“却”
4、“子退而自察也”
表承接,可译为“然后”
5、“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表目的,可译为“来”
6、“景公迎而贺之”
表递进,可译为“并且”
(八)、最后,我们来读最后一句,然后请同学来翻译: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可译为: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二、拓展
(一)、文言文的字很少,但是它的意味很深,请大家读一读文段第5行,“晏子对曰”这个部分,找找所提及的人物。21教育网
(生):晏子、君(景公)、民、权家(左右)
(二)、我们来补充一下这些人物之间的利益关系图(板书)

晏子
权家(左右)
景公
(三)、很好,现在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人物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框架,一起来丰富一下它的内容,看看前后两次治理东阿,晏子都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原因何在?我们一起看看,用原文的话来回答:21cnjy.com
1、晏子先做了什么?(生先回答,后投影)
2、后来做了什么?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民无饥者,君反以罪臣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近臣),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四)、那么,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权家、景公)
(五)、现在不用急于回答我这个问题,我给你们列几个问题,你们来感悟一下:
课件七:感悟
请你从以下问题中自选其一来回答,或者以问题为思路谈谈你的感悟
景公是如何得知晏子治理东阿的成效的?
景公对晏子的评价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晏子采取了何种进谏方式,此进谏方式好不好?21·世纪
教育网
(六)、学生回答:
1、晏子采取了何种进谏方式,此进谏方式好不好?
(生):采取了间接的进谏方式,好,方式委婉,让人容易接受。
(师):我们学过的文章有这种进谏方式吗?——《寡人之于国也》
首先寡人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寡人尽心焉耳矣,为何寡人之民不加多?”
孟子是怎么回答的?“请以战喻”
没有直接回答
(生):采取了间接的进谏方式,不好。
因为出现了饥者过半的现象,会失去民心,民是国之本也。
(七)、大家的回答都很精彩,能够真正的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无论怎样,晏子的进谏方式到最后还是得到了景公的肯定,这是毋庸置疑的。www.21-cn-jy.com
三、小结
现在,我们来简单小结一下文章。如果从文章的内容上看,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治”字,我们这节课解决了四个问题:21·cn·jy·com
什么人治?2、治哪里?3、怎么治?4、结果怎么样?
主旨:
晏子在治理东阿的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了两次治理东阿的不同方式和结果,他采取了间接的劝谏方式,让景公明白了考察人要公正客观,不能偏听偏信的道理,故事充分表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辞令的特点。2-1-c-n-j-y
{补充:景公与晏子之间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是直接沟通的君臣关系,可是在这里头有一个起着很重要作用的角色——权家,权家在这中间起了一个屏障作用,景公好像是通过权家才得以了解晏子的一切}【来源:21cnj
y.co
m】
四:练习
1、对下列四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A.
景公召而数之
数:责备
B.
而君反以罪臣
  罪:加罪
C.
避贤者之路
  避:避开
D.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谢:感谢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今臣之治东阿
今子治而乱
景公许之
景公迎而贺之曰
A.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C.
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D.
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作法有关的一组是(
B
)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③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④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⑤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⑥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A.①③⑥
B.②⑤
C.①④
D.②③⑤
五、拓展训练:
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我们今天从齐景公和晏子的身上可以得到不少的启发,请你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读后感的提纲。2·1·c·n·j·y
1、自拟一个标题;
2、写好开头;
3、后面你打算写几段,请将每一
段的第一句话写下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