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晏子治东阿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晏子治东阿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11:0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8
晏子治东阿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晏子治东阿》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四的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18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古代议论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时代的古代贤者,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对道德、对认知等的思考和宣传。而《晏子治东阿》是这个单元扩展阅读中的第一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要熟悉常见的文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而根据这篇课文又是扩展阅读中的课文,更应该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www.21-cn-jy.com
2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和发展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即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在合作探讨的情况下,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独立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欣赏晏子高超的劝谏艺术和其深厚的内涵。
3、从不同角度探究文中蕴涵的道理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自读、合作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晏子的遭遇,体会古代官僚制度的黑暗,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
2、以晏子劝谏的技巧为桥梁,引导学生体会蕴涵的中华民族优秀先人的大智慧,激发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2·1·c·n·j·y
3学情分析
我校的学生是基础较弱的乡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学的学生,语文基础一般。在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要加强训练。但我们的高一的学生精力较旺盛,性格普遍比较外向,比较喜欢表演和讨论。而且经过高一多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学生可能在多角度理解文本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抓角度来分析的方法。21·cn·jy·com
总之,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照高中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快乐学习”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积累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点难点
5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我们先来看孔子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司马迁的两句评论,“善哉,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欣忻慕焉。”孔子赞誉晏子有折冲樽俎的才能,在酒席间就能制敌取胜;司马迁心甘情愿地说:假如晏子还在,我即使做他的仆人,也是很高兴啊!这位晏子就是齐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晏婴。
大家在初中课文《晏子使楚》里已经见识过他出色的外交才能,
面对强大的楚国,面对楚王的挑衅甚至是凌辱,他不卑不亢、沉着机智,使楚王最终发出了我真是自讨没趣的感慨。
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晏子,见识一下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在国内的精彩表现。
(二)
作者、作品简介
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
《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是刘向分类编辑改写先秦至汉初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
(三)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3.自学
(1)自学指导:本文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教材的扩展阅读部分,我们就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给你们的小组学校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在预习的过程中你决定哪些词语比较重要,哪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小组内部做个统计,然后派一个代表提出来,算是给其他小组提个醒。这是语言层面的要求。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对课文内容有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再派一个代表把疑问提出来。小组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解决不了的,老师来帮忙。这是内容层面的要求。我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按照我的两个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用课件来提醒学生,可以从特殊句式、通假、活用、重要实词的含义等角度入手研读课文)
(2)语言层面的提醒
(学生代表发言后,点评)我们把各个小组的词语提醒汇总在一起,这篇文章需要大家掌握的重点词语和特殊的语法现象就几乎都囊括进来了。我也作了些总结(播放课件),大家留意彩色的字,看看还有哪些是你们没注意到的,对照一下。(有遗漏,就再点拨;无遗漏,就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表扬。)
通假:并曾赋敛曾——增再拜便辟辟——避21教育网

仓库少内内——纳属托不行属——嘱
活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请死之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以利贫民利,使动用法,使……收益
古今异义:于是明年上计“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是未到来的年份。
便事左右“左右”古义:近臣;今义:表示方位。
特殊句式:寡人将加大诛于子。状语后置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主谓倒装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判断句
重要实词的含义:数:责备加:施加诛:责罚
改道易行:改变治理的方法罪:怪罪属托:走后门,说情
货赂:钱财再拜:拜了两拜下席而谢:谢——道歉
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常称“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赋敛:赋税、税收与:参与,干预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归纳文言字词和句式。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并检查自渎情况。
(五)文章脉络梳理
1、齐景公为什么会说“东阿者,子之东阿也”?甚至还加上“寡人无复与焉”?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是因为晏子治理得好,齐景公信任他。
2、齐景公是否一直都这么信任晏子,请找出原文中晏子两次治理的方法、结果、景公的态度、晏子的态度。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一次治理第二次治理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
民无饥者对饥者过半
↓比↓
将加大诛于子迎而贺
↓↓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再拜便辟
(六)文章内容主旨的探讨
1、从这两次治理的对比来看,晏子进谏的目的?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用自己前后的行为对比,向齐景公提出了辨别人才的标准。
晏子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当然和他的进谏技巧密不可分,晏子进谏技巧的突出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用事实说话。
2、晏子最终达到目的,除了自己的原因,当然和景公的性格密不可分,你认为景公是位怎样的国君?但景公为什么不能正确评价晏子治理东阿的好坏?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在信息不畅的古代,景公获得有关东阿的信息只能依靠身边的人,他们的话直接影响到景公对晏子的评价。
3、这就是古代官僚制度的黑暗之处,所以古代正直的人为官往往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一种左右为难的处境,在两种社会阶层间徘徊。如何左右为难?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为官为广大百姓还是让为少数权臣?
4、教师小结点拨:这种两难的境地让许多正直的人士扼腕叹息,从屈原到陶渊明,从李白到王安石,再到龚自珍,一个个的满腹才华的文人们不得不遗憾而去。这是由于古代人治这样一个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强大的国君帝王们面前,法律是那么的苍白,人民是那么的遥远,所以才会发生一件件让人感叹不已的故事。幸运的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今天已经到了一个法治的社会,晏子的进谏可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因为对官员的考核自有一套客观公正的制度。这,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1)
请找出课文中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方法、结果及景公、晏子各自的态度。区别在什么?(由浅入深理解课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景公靠什么人了解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的情况?请设想一下这个人是怎样向景公汇报的。(请同学模拟表演一下)。(至少找两组学生进行表演,活跃课堂气氛,考察学生的想象,研读课文的能力,使课堂出现小高潮)21·世纪
教育网
明确:在信息不畅通的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公获得有关东阿的信息肯定是只能靠身边的人,即权贵。他们的话直接影响到景公对晏子的评价。第一次这个人肯定是诬陷晏子把东阿治理得很糟糕,根据课文里“治而乱”,“大诛”等可知。第二次肯定说了很多好话。www-2-1-cnjy-com
(3)
你怎样看待晏子的第二次治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争辩),这样做好吗?(一场小的辩论赛,让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再次出现小高潮)
明确:好,
是让国君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认识到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谏得有技术,聪明。事实胜于雄辩。用摆事实的方法说得景公心悦诚服“东阿者,子之东阿也”。(点出晏子是聪明,机智的)21cnjy.com
不好,以牺牲百姓的利益和幸福、国家的安危,知错就错为代价的,不敢恭维。
9.再读课文。
10.拓展延伸:你从《晏子治东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故事想到了什么?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相似的现象吗?(言之成理即可)(幻灯片6)(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有以下:
(1)判断或评价时,不能听从单方面的信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待人才、贪官、虚假广告等)
(2)执政是为民还是为权。(特权)
(3)要以民为本。
(4)不能在损害百姓利益的前提下搞政绩工程
(5)评价官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
(6)讲究方法,廉洁自律
5.布置作业:
这就是晏子治东阿的故事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种生动的小故事,经常被拿来作高考作文的材料。如果现在我们就以《晏子治东阿》为材料写作文的话,那么你能从中提炼出什么观点呢?(从景公的角度——评价要公正客观,要兼听而不偏信;从晏子的角度——讲究方法,廉洁自律,等等)
其实,大家提炼观点的过程就是你们对课文主题认识深化的过程,由刚才你们提炼的观点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它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这体现了文章的价值。此外,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借由刚才短小的写作训练,学会通过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写作来深化阅读感悟,实现读写结合。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大家课后可以把它写成一篇练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