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卷(图片版,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卷(图片版,有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28 17:1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高一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玉米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性状,现有一株非糯性玉米甲,若不考虑突变,则下列实验设

置及结果不一定能证明甲为纯合子的是

A.甲与纯合非糯性玉米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非糯性

B.甲与糯性玉米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非糯性
C.甲与杂合非糯性玉米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非糯性
B
D.甲自交,子代均表现为非糯性
2.A、a为一对常染色体基因,已知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1/2的胚胎死亡。某基因型均为Aa的

果蝇种群随机交配得到F,F,随机交配获得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基因A、a所在常染色体通常为同源染色体

B.F2中杂合子的概率为24/49

C.随着交配代数的增加,A的基因频率在减小
D.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说明该生物种群发生了进化
3.某同学在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装片时,看到的细胞为均等分裂状态且细胞中不含同源
染色体,已知该细胞中没有发生突变。下列关于对该细胞的推断,正确的是
A.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该细胞所属个体为雌性
C.该细胞中不含相同基因
D.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为精细胞
4.已知果蝇的基因f(控制黑体)、V(控制刚毛)均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基因pp(控制
核糖体蛋白因子的合成)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f、V、ppr可线性排列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基因「、V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找不到等位基因

C.基因ppr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也能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现象
D.基因f、V可能会出现在某雌性个体的不同配子中
【高一生物学第1页(共6页)】
·HEN·
5.山羊胡子的有、无分别由等位基因H、h决定,但基因型为Hh的个体在雌、雄性山羊中的表
型不同。现用有胡子雄性山羊与无胡子雌性山羊杂交,得到F。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若基因型为Hh的雄性个体表现为有胡子,则母本的基因型可能为Hh
B.若基因型为Hh的雄性个体表现为有胡子,则F1中雄性山羊均有胡子
C.若基因型为Hh的雌性个体表现为有胡子,则亲本均为纯合子
D.若基因型为H的雌性个体表现为有胡子,则F1中雌性山羊均有胡子
6.某家族Alport综合征(由基因A,a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
(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家族的Alport综合征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
○正常男女
B.Ⅲ-7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患病男女
C.Ⅱ-5的致病基因来自I-1或I-2
D.该病的遗传特点是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7.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下列关于染色体和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时,染色体也一定进行了复制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染色体的高度螺旋化有利于DNA复制的进行
D.只有位于染色体上的DNA才具有遗传效应
8.T4噬菌体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其入侵大肠杆菌的方式与T2噬菌体的相似,现将一个
用32P标记的T4噬菌体入侵一个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让其复制3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4噬菌体遗传物质中的(A+T)/(C十G)=1
B.T4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量的周期性变化
C.T4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增殖时,在宿主细胞的内质网中合成了相关蛋白
D.若子代噬菌体DNA中含放射性的DNA占1/4,则可证明上述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9.研究发现,若小鼠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其脂肪酶基因的部分碱基会发生甲基化修饰,导致该
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脂肪酶合成减少,最终引起小鼠出现肥胖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基化不会使小鼠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推测甲基化可能影响了DNA聚合酶和脂肪酶基因的结合
C.发生上述甲基化的小鼠的子代也可能出现肥胖症状
D.由题意可知,生物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
10.SPZ1基因位于人类的9号染色体上,可参与调控精子形成、免疫应答以及细胞增殖或凋亡
等多种生理过程。研究发现,SPZ1基因调控细胞调亡的过程受转录因子CMyc的影响,
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SPZ1基因
转录因子C-Myc
IIIIM
LncRNA-a基因

IIWW
SPZ1mRNA②,sPZ1蛋白一)细胞凋亡
miRNA-1
LncRNA-a
SPZ1 mRNA
T
ut.
miRNA-1
miRNA-1
注:“(-)”代表抑制。
A.由题可知,基因与性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细胞调亡是基因调控下的程序性死亡
【高一生物学第2页(共6页)】
·HE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