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第1-8单元)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易错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第1-8单元)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易错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7 17:2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第1-8单元)易错精选题练习-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闲散(sàn) 匀称(chèng) 懦弱(nuò)
B.和弄(huò) 圆润(rùn) 档案馆(dǎng)
C.种类(zhǒng) 尽管(jǐn) 水墨画(mò)
D.似的(sì) 巡航(xún) 万寿菊(jú)
2.下面词语中,哪一个“差”字的读音与“差异”中的“差”字读音相同?(  )。
A.出差 B.质量差 C.差不多 D.千差万别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不完全正确的是(  )
A.吹拂 辨认 B.蜜蜂 丁零 C.拨动 透明 D.夸奖 欧州
4.看到哪一个标牌,最有可能让你想到“望闻问切”(  )
A.国医馆 B.图书馆 C.博物馆 D.咖啡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他为了练功夫,下了很多功夫。
B.如果你遇到了麻烦,麻烦告诉我。
C.这道有特殊味道的小吃,越吃越有味道。
D.战士们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真漂亮!
6.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告诉我们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B.我们应该多读书,多实践,不然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C.我家的书房里摆着琴棋书画这些文房四宝。
D.他的行为自相矛盾,让人感到不解。
二、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拼音写词语
7.妈妈总是跟我说:做人要qiān xū   ,不能jiāo ào   ,要学会xīn shǎng   别人,并叮嘱我在困难面前,不能nuò ruò   。
8.天空中的huǒ shāo yún   不断变化,一会儿像一只xiōng měng   的狮子,一会儿像wēi wǔ   的老虎,一会儿又变成fù zé   的小mì fēng   ,它就像是一位魔法师,用qí huàn   的魔法,向我们zhǎn xiàn   万千姿态。
三、填空题
9.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妈妈禁   (jīn jìn)止我玩手机,但我还是禁   (jīn jìn)不住诱惑,偷偷玩了起来。
(2)这两批货物都打折   (zhè zhé)出售,严重折   (zhé shé)本。
10.比一比,组成词语。
佛    蜜    抱    透   。
拂    密    泡    透   。
11.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1)苹苹爱说爱笑,爱唱爱跳,是个   (活泼 灵活)的孩子。
(2)淘淘见壮壮摔倒了,   (赶紧 紧急)跑过去把他扶起来。
(3)丝线在依依   (灵巧 灵敏)的手指中穿梭着。
(4)运动会接力赛正在进行中,同学们的加油声   (精神振奋 震耳欲聋)。
1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只要……就……
(1)这件衣服   样式好看,   布料很好。
(2)   我穿的衣服看起来很简朴,   它很舒适。
(3)   这件衣服样式、质量都好,   我买下来了。
(4)我们   努力学习,   能取得好成绩。
1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迟日江山丽,   。《绝句》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惠崇春江晚景》
(3)借问酒家何处有    。《清明》
(4)   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5)见善则迁,   则改。《周易》
(6)   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
四、句子练习
14.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猪的老头儿笑盈盈地靠着墙根。(缩句)
(2)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改为转述句)
(3)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 我们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4)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改为反问句)
(5)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吃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围绕一个意思写)
小丽多才多艺,她会   
五、课内阅读
阅读。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5.选文画横线的句子中,“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的   特点,“碧绿的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形态是   ,色彩是   。
16.“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把“冒”换成“长”好不好?为什么?
17.选文描写了三种姿态的荷花,分别是   、   、   ,这一部分运用了的   修辞手法。
18.选文最后一自然段“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的原因是(  )
A.荷花千姿百态,色彩明丽,充满生机
B.画家的本领了不起
C.画中的荷花变活了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走进传统节日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
①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我们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②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美食。春秋时期,人们把黍米包成牛角的样子,称之为“角黍”,这便是粽子的前身。到了魏晋时期,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经开始流行。唐代,粽子经历了重大变革,糯米渐渐取代了产量并不大的黍米,成为粽子的主料,一直保持到今天。从宋代开始,甜粽子发展壮大,涌现出了各种蜜饯粽子。元明清时期,粽子的口味进一步丰富,豆沙馅、蜜枣馅、枣泥馅、火腿馅等都十分受欢迎。
③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参加比赛的龙舟,舟头披红挂绿,扎起大大的龙头,龙头的旁边,彩旗竖立,十分漂亮!比赛时,人们三五成群来到河岸上观看。比赛令一发,岸上的喝彩声与龙舟上的鼓声融成一片,壮观的场面,令人激动不已!
④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这既是在重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短文从   和   这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端午节。
20.根据短文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魏晋时期,人们把黍米包成牛角的样子,称之为“角黍”,这便是粽子的前身。   
②宋代,粽子经历了重大变革,糯米渐渐取代了产量并不大的黍米,成为粽子的主料,一直保持到今天。   
③元明清时期,粽子的口味进一步丰富,豆沙馅、蜜枣馅、枣泥馅、火腿馅等都十分受欢迎。   
21.短文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让我们体会到   。
22.“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请你结合短文内容或者自己的日常积累,任选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制作一张介绍卡。
传统节日介绍卡
传统节日名称: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我的过节感受:   
七、写作题
23.文化之旅结束,你一定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你亲手做过的小实验,你发挥想象编的有趣故事,你身边富有特点的人……选择一个话题和大家分享吧!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答案】7.谦虚;骄傲;欣赏;懦弱
8.火烧云;凶猛;威武;负责;蜜蜂;奇幻;展现
9.【答案】(1)jìn;jīn
(2)zhé;shé
10.【答案】仿佛;蜜蜂;拥抱;透过;吹拂;秘密;水泡;绣花
11.【答案】(1)活泼
(2)赶紧
(3)灵巧
(4)震耳欲聋
12.【答案】(1)不但;而且
(2)虽然;但是
(3)因为;所以
(4)只要;就
13.【答案】(1)春风花草香
(2)鸭先知
(3)牧童遥指杏花村
(4)千门万户
(5)有过
(6)人间四月
14.【答案】(1)老头儿靠着墙根。
(2)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3)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4)世界上难道还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吗
(5)唱歌,会跳舞,还会弹琴。
【答案】15.多而密的;大圆盘;碧绿的
16.把“冒”换成“长”不好。“冒”字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美丽夺目、卓尔不群的特点。换成”长“不能表现出此特点,故不能换。
17.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还是花骨朵儿;排比
18.A
【答案】19.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美食;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20.错误;错误;正确
21.赛龙舟场面的热闹和壮观
2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拜年、逛庙会;家人团聚在一起,热闹而快乐
23.【答案】 会 “跳舞” 的盐粒 “快来看!盐粒在跳舞呢!” 周末的实验室里,我举着玻璃杯兴奋地喊。这个神奇的现象,源自上周科学课老师布置的 “声音的秘密” 小实验。
实验前,我先准备了透明玻璃杯、保鲜膜和一勺盐。当保鲜膜蒙住杯口时,我忍不住用手指弹了弹,只见薄膜轻轻颤动,却没什么特别。直到撒上盐粒,奇迹发生了 —— 我对着杯口 “啊啊” 发声,细小的盐粒立刻蹦跳起来,像在透明舞台上跳踢踏舞。我加大音量,盐粒跳得更高了,有的甚至蹦到半空又落下,在保鲜膜上划出沙沙的痕迹。
“这是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爸爸在一旁解释,“你发出的声音引起空气振动,带动保鲜膜振动,盐粒就跟着‘跳舞’啦!” 我似懂非懂,又拿来音叉敲响,这次盐粒跳得更有节奏,仿佛在跟着旋律指挥。原来,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振动频率,声音越大,振动幅度越强,盐粒就跳得越欢。
看着跳动的盐粒,我忽然想起童话里的魔法音乐会 —— 或许每个音符都有看不见的翅膀,平时藏在空气里,遇到盐粒这样的 “小精灵”,就忍不住现形了。这个实验不仅让我看见声音的模样,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科学与想象的大门。现在每当我吃盐时,都会想起那些在保鲜膜上蹦跶的小颗粒,它们好像在提醒我:生活中藏着许多奇妙的振动,只要用心倾听,连一粒盐都能跳出最动人的舞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