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大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大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6-27 09: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大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关于我国某区域的日记:“今天天气真冷,强劲的西北风直灌脖子,不化的积雪把大片挤得出油的千里沃野深深地埋住,看来还得1~2个月这些积雪才能融化,流入江河。温度计的读数降到零下20℃以下,比每年的平均气温(-20℃)还低”。根据此回答问题。
1.千里沃野指的是黑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流水侵蚀带来肥沃的土壤冲积而成 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风化形成的
C.草木的生生死死,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质 D.农民年年施用粪肥培育而成
2.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
A.平原辽阔,土地肥沃,但热量不足 B.位于中温带,耕地面积广大,但水资源不足
C.位于暖温带,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 D.土地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
拉萨河谷宽广平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长春3~4℃。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C.该区域气温年较差较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D.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4.拉萨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长春高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谷地河流对气温有明显调节作用 B.北部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C.谷地地形封闭,不利于散热 D.拉萨冬季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且昼较长,太阳辐射量大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晋城市境内各类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煤、煤层气、铁矿石、铝土矿、白云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尤以煤、铁为主,自古便为煤铁之乡。近年来晋城市政府全力打造煤炭煤化工、钢铁铸造、煤层气、光机电、全域旅游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光机电和全域旅游是晋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晋城发展煤化工、钢铁铸造、煤层气、光机电产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劳动力成本较低③产品市场广阔④科技与教育力量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晋城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破坏地表林、草植被,造成林草面积减少②产生煤炭采空区,形成喀斯特地貌③剥离的表土异地存放,减少了土地侵蚀④堆放煤炭、煤矸石,占用大量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当前阶段晋城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勘探工作,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C.全面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D.提高产品价格,推动经济发展
城市腹地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可以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较小时以吸收腹地资源为主,城市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图1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单向吸收模式示意图;图2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双向影响模式示意图,图中C、C1、C2、C3、C4表示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单向吸收模式相比,双向影响模式( )
A.不利于腹地内城市的发展 B.中心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C.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增强 D.有利于腹地自然资源的开发
9.图2中,C2、C3城市发展速度较C1、C4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城市规模 C.交通条件 D.人口规模
汾河是山西第一长河,其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程度高,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现象时有发生。山西多次对汾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在中下游干流布置了15座液压坝蓄水闸(注:液压坝即运用液压对闸门进行升降的活动坝)。为维持液压坝可持续运行,有时需自下游向上游依次降下闸门,下图是液压坝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河干流布置有多座液压坝的目的是( )
A.防范凌汛 B.改善环境 C.渔业养殖 D.保持水土
11.选择自下游向上游依次降下液压坝闸门的主要目的是( )
①利于冲淤②防止洪水叠加③减少河道冲蚀④减少设备损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冬季将闸门放低(闸门打开角度调小)的目的是( )
A.增加积蓄水量 B.避免流冰损坏闸门 C.便于鱼类洄游 D.增加库容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受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交通、金融和信息化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明确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表示意2002~2016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重心移动方向和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重心坐标 东西向速度(千米/年) 南北向速度(千米/年)
2002 (34.21°N,113.22°E)
2007 (33.38°N,113.09°E) 0.62 18.30
2012 (33.75°N,113.34°E) 3.89 8.59
2016 (33.79°N,112.86°E) 8.87 0.03
13.2002~2007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重心移动的直接原因是( )
A.国家推动东部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 B.全球和国内制造业市场的巨大变化
C.南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较快 D.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14.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重心显著西移的时段反映( )
A.西南地区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 B.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
C.东北地区制造业结构发生调整 D.东部地区产业集聚使环境恶化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江苏省昆山市启动。该活动旨在通过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促销活动,加大补贴和优惠力度,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农村市场发展。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也能够提升农村的交通安全水平,助力农村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目前,企业销售到农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多是小型、微型车,其主要原因是( )
①居民出行半径较小,可以满足出行需求②充电便捷,电池续航里程长③农村道路狭窄,仅适合小型车辆通行④政策支持力度大,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车优惠多,价格略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有利影响是( )
①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度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③增加交通用电量,促进电力产业的发展④减少煤炭使用量,改善大气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利用的水资源来自珠江水系,东部为东江,年均径流量235亿m3,综合开发利用率为38%。西部为西江,年均径流量2163亿m3,综合开发利用率为1.3%。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超大型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将引西江优质水源,向东至东莞市松木山水库、深圳市罗田水库、公明水库,输水线路总长度113.2千米。为最大程度减少对沿线土地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采用深层输水方案,比传统的明渠输水方式节约近90%的土地。工程全线采用深埋盾构管道方式,在地下40~60米的空间建造输水管道,最大程度保护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示意图。
(1)说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
(2)分析“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从西江取水的可行性。
(3)说明在地下40~60米的空间建造输水管道的优势。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9月下旬,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材料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注:清洁能源主要包括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
材料三:2021年入秋季以来,从一开始制造业密集的广东出现了罕见电荒,到后来东北各地又开始各种限电,甚至出现了居民用电出现了断电情况。当前,全球能源价格暴涨,不仅我国限电控产能,欧美多国也面临“电荒”。2021年冬天很冷,煤作为我国北方民间取暖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在甘肃省,煤价同比已经翻倍,内蒙巴彦淖尔市,煤价最高已达到去年同期价格的三倍。
(1)结合材料,分析2021年我国秋冬季节出现“电荒”的原因。
(2)指出今年严重的“电荒”短期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角度说明我国推出“双碳”目标的积极意义。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2年以来,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已成为控制黄河物质向海输送的最重要工程措施之一,显著影响黄河河口地貌的演化。图1为“黄河三角洲区域图”,图2为“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天然植被多为盐地碱蓬、怪柳等盐生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盐分。1992年,为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自然保护区正积极创建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推测2015~2017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2)简析天然植被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发育的作用。
(3)简述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建设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D 12.B
13.C 14.B
15.C 16.A
17.(1)自然原因:东江水量小;汛期雨水集中、枯水期雨水较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社会经济原因:在没有大江、大河分布的香港、深圳人口过度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用水量大。
(2)西江水量大,开发利用率很低,开发潜力大;西部人口相对少,生产用水需求量不大。
(3)可以减少居民搬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留出0~40米空间为市政工程所用。
18.(1)河流进入枯水期,水电发电量减少;秋冬季节气温低,(用于取暖)能源需求能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改变,而煤炭价格大涨,厂家发电意愿不足;国家环保政策对非清洁能源生产的制约影响,导致供电不足。
(2)部分工厂(企业)停工,影响居民就业与收入;居民正常生活用能受限,影响生活质量;经济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影响国家经济增长;局部地区电价、物价可能上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
(3)推动全球碳减排进程,改善人居环境;促使企业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提高能源利用率;促使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19.(1)三角洲逐渐萎缩。调水调沙中断,入海泥沙减少(水库泥沙淤积,清水下泄);海水侵蚀加强,导致三角洲面积减少。
(2)盐生植物吸收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盐度;植被能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湿度;植被生长,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植被能阻滞径流,减少流水侵蚀,保持水土。
(3)提升黄河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
改良土壤,保护土地资源;生态研究、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