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钱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 钱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13:3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广阔的视野;
2.了解钱的“经济学脉络”,使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
3.学习梳理归纳信息。
2学情分析
按照以学定教策略实施教学一学期后,学生对待语文的态度和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
1、在教师执着的强调中,理科班学生能够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理化学习中挤出一些时间去关注夹缝中生存的语文学科。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很好地解放了以前课堂大容量的束缚,缓解了课堂压力,在课堂中师生不再像以前赶场似的上课,在作者、背景、字词、内容、主旨、情感、手法中疲于奔命;在课堂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就文本精髓合作、探究,真正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变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后作业也从以往陈旧单调枯燥的抄写、背诵中走出来,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学情特点精心设计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实践性综合作业,既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巩固,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www.21-cn-jy.com
2、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有效。3、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活少。2·1·c·n·j·y
3、在这几十年间,“钱”这个概念已经发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一说到钱,贬义的较多,很多人为了它铤而走险、锒铛入狱、罪恶滔天,但是钱真的就是贪欲罪恶的载体吗?是不是世界上本就不该有钱呢?今天让学生随着经济学家王则柯的笔触,来了解“钱”几千年来的变化。让学生走近经济,了解一点经济学知识,同时更清楚地了解钱的作用。21·世纪
教育网
3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梳理归纳信息。
2.难点:了解钱的“经济学脉络”,使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流行歌《钱》
先放流行歌《钱》,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活动2【导入】钱
在这几十年间,“钱”这个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关于钱有很多俗语,你们知道哪些呢?“有钱能使鬼推磨”“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什么都能没有不能没有钱,什么都能有不能有病”“钱是万恶之源”“时间就是金钱”还有一首歌唱道:“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逞霸道,有人为你愁眉苦脸,有人为你哈哈笑……钱哪,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一说到钱,贬义的较多,很多人为了它铤而走险、锒铛入狱、罪恶滔天,但是钱真的就是贪欲罪恶的载体吗?是不是世界上本就不该有钱呢?今天让我们随着经济学家王则柯的笔触,来了解“钱”几千年来的变化。让我们走近经济,了解一点经济学知识,同时更清楚地了解钱的作用。
活动3【讲授】  字词:
商贾gǔ云集(像云一样聚集了许多商人)积弱(长期衰弱)
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脉mài络(比喻条理和头绪)
兑duì付(兑现、兑换)贬值(这里指单位货币中的含金量降低)
本位(这里指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应运而生(顺应时机而产生)
双赢(双方都得到赢利)毋wú庸置疑(无须怀疑)
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脸色就变了)独领风骚(独自领先)
豆腐渣工程(因腐败而造成质量低劣的工程)
活动4【讲授】课文研讨:
(一)分组集体朗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总体把握。回答:
1、本课的体裁是什么?为什么?
——议论性散文。比起议论文,内容上要散一些。
2、本课关注了“钱”的什么的方面的问题?“钱”还有别的方面的问题吗?作者限定问题的范围有什么好处?
——钱的“经济学脉络”。有,比如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教育等方面。作者限定问题的范围,可使说明的问题集中,不至于太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经济学脉络”的含意:
——“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方面问题的学科的总称。脉络,比喻条理和头绪。探讨钱的“经济学脉络”是指从经济学的层面探讨钱的发展情况。21教育网
4、全文的议论中心在哪里?请在书上找出。
——第二自然段。
活动5【讲授】  重点研讨
1、课文第二自然段提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钱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中的经济学脉络”请梳理出本文的“经济学脉络”。(练习二。做这题首先要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1、教给学生概括层次大意的方法。
概括段意,就是从段落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其思维步骤是:首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地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常见的基本方法有:
①摘录归纳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现成句子或词语连成段意。这是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②分层归纳法。用多层归纳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要先分好一个段落的层次,再弄清每层的意思,然后归纳这个段落的大意。21·cn·jy·com
③归纳中心法。有许多段落往往找不到中心句。其实,没有中心句的段落,仍然有个中心,它融合在字里行间。这就必须把中心归纳总结出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缩句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段落的句子加以压缩,即压缩句子的次要意思。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添加或改写个别词语。www-2-1-cnjy-com
——2、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提出议论的中心——探讨钱的“经济学脉络”,使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①摘录归纳法
第二部分:从上一个千年之交展开,说明纸币的功能,并指出纸币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②分层归纳法。
第三部分:世界最近一千年来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结果。②分层归纳法。
1、总启下文。③归纳中心法。
2、二次世界大战前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结果。③归纳中心法。
3、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双赢”。③归纳中心法。
4、“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拥有了大部分钱。③归纳中心法。
5、举例说明现代“钱”灾。③归纳中心法。
6、经济发展的后劲在于提高“国家增长能力”。①摘录归纳法
第四部分:对“钱”带来的问题和“钱灾”要特别注意。③归纳中心法。
——3、本文总思路:
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提出探讨钱的“经济学脉络”问题)──
分析问题(“第二部分:从上一个千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交展开,说明纸币的功能,并指出纸币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第三部分:世界最近一千年来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结果)──
解决问题(第四部分:对“钱”带来的问题和“钱灾”要特别注意。)
2、课文为什么说“‘钱’变成‘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
——表面上轻了,是指物理重量轻了;实际上重了,是指纸币具有一定的含金量。
活动6【讲授】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探讨了钱的“经济学脉络”,指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对“钱”带来的问题和“钱灾”要特别注意,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21cnjy.com
活动7【练习】  活动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学习第2页《活动指引》,做好活动准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