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底色。从自然山水的和谐共生,到人际交往的礼乐相和,再到
家国天下的和平共处,“和“是智慧,是境界,更是行动。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和为
美,共生共长“综合性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一、【和韵初鸣·积累之美】(20分)
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任务。(9分)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伴着皎洁的月光去平桥村看社戏,我们在豆麦香气里
品尝旺相的罗汉豆:①
②:依着山坡拾级而上到勃朗峰,我们在
白云缭绕的山巅饱览华丽的天衣云锦;踏上革命圣地延安,我们在白生生的窗纸下感受人
民③的情怀。
在壶口瀑布zhè▲耳欲苹的涛声中,望见黄河那磅▲礴之势,一股民族自
豪感④:名fù_▲其实的丽江自然风光,古城旷野静谧澄▲澈的美,
让人⑤。阅读其实也是一种“旅游”,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zhen▲耳欲聋
②名fù▲其实
③磅▲礴
④澄▲澈
(2)补全文中①、②处横线上,使前后形成排比句。(2分)
(3)在文中③、④、⑤处横线上依次选择恰当词语填空(▲)。(3分)
A.炽热
应运而生
依依不舍
B炽热
油然而生
流连忘返
C.炙热
油然而生
依依不舍
D.炙热
应运而生流连忘返
2.从古诗文中欣赏自然之美,感受文化积淀。下列是同学们为学习活动搜集的锦囊,请你
帮助完善。(8分)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物我合一。进入禅院,常建参悟了空寂中的禅意:“山光
悦鸟性,(1)▲”;当君子遇见淑女,水鸟也有了爱情的气息:
“(2)▲,在河之洲”:屡遭排斥,陆游借梅咏志:“(3)▲
只有香如故”:送别友人,李白眼前之景都蕴含不舍之情:“浮云游子意,(4)▲”:
夜深人静,那孤鸿就是幽居的苏轼:“(5)▲一,寂寞沙洲冷”
0
“和”是古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构想了“(6)▲,并怡然
自乐”的桃花源:《礼记》中描述了“谍闭而不兴,(7)▲”的大同社会:杜
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过“(8)▲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表达对人人都能安居的理想社会的期盼。
初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3.小语在山水之美中感受着轻松和惬意,准备在周末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请你结
合链接材料的内容为她提三条建议。(3分)
【链接材料】
“特种兵式放游”犹如飕风席卷了各种社交媒休平台,“排队上青城山”“夜爬泰山”等吸引
眼球的网络发帖和短视频大量出现。其中一个“特种兵式旅游”视频评论区如下:
XX景区管理宣传部:周未或节假日游客激增,给景区运营带来很大压力,也会给游客带来安
全隐患。大家重视安全出行哦。
北城南笙:上周末暴走三万步,我肌肉拉伤了,小伙伴也腰肌劳损了,没淮了。
找一蓑烟雨:奔赴山海也要赶场的吗?为拍照打卡而来,拍了发图即归,有哈意思?
烟雨醉巷:楼主别听他们的,“特种兵式旅游”就像军训拉练,前期攻略的制订、中途的突
发状况,主打的就是一个成长!
二、【和润千年·文化之美】(12分)
4.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
的生生不息。以下是小语同学为参加“以和为美”设计的学习活动,请你帮她完成。
(1)【解读“和”之意】在下列选项中,与“和为贵”思想无关的是(▲)。(3分)
A.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C.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
D.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2)【拟写“和”标语】(2分)
围绕活动主题,有位同学写了一则宣传标语,请你写出下半句(格式对称)。
保持宽容之心,
(3)【感受“和”温暖】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栏目,请你参考示例,
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3分)
示例:栏目一:说和·邻里和睦
设计意图:鼓励同学们说一说身边的邻里之间和睦的平凡小事,学会在交往中待人和气,
礼让他人,从而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栏目二:
设计意图:
(4)【宜传“和”文化】小文同学制作了一幅海报(见下图,温馨提示:右边是盾牌),
请结合这幅海报的画面内容和寓意说说它的创意之处。(3分)
平Q
初二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