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暑假分层作业3.2乘法运算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59×25)×4运算时可以应用( ),使计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2.在四年级的劳动实践课上,王老师组织两个班的学生开展了手工制作活动,其中三个小组制作的手工作品数量如下表,根据算式(6-4)×23提出的问题是( )。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人数 23 17 23
每人制作的手工作品/件 6 6 4
A.三组比一组少制作手工作品多少件?
B.二组比三组多制作手工作品多少件?
C.二组比一组少制作手工作品多少件?
3.数学课上,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下面几种解释方式不符合算式意义的是( )。
A. B. 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是S=?
C. D.
物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笔记本 8元 25本 ?元
订书机 10元 25个
4.与125×12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有( )。
A.125×4+8 B.125×10+125×2 C.125×10×2
5.不计算,观察下列算式,( )式子的值与963÷18×4的结果不同。
A.963÷(18×4) B.963×4÷18 C.963÷6÷3×4 D.963÷(18÷4)
二、填空题
6.根据乘法运算律填空。
12×32=32× 108×75= ×
30×6×7=30×(6× ) 125×(8×40)=( × )×
7.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结果相( ),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
8.如果☆×△=45,那么(☆×100)×△=( );如果□-〇=10,那么47×□-47×〇=( )。
9.根据运算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42+25)×4= ×4+ ×4
(2)(54+12)×3= × + ×
(3)15×28+15×72= ×(( )+ )
(4)14×10+6×10=(( )+ )×
10.算式173+276+127=276+(173+127),运用的是( ),算式9×125×8=9×(125×8),运用的是( ),算式(25+36)×4=25×4+36×4,运用的是( )。
11.王伯伯家有一块菜地,种着西红柿和黄瓜(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方法一:西红柿的面积是( ),黄瓜的面积是( ),所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
方法二:菜地的面积是大长方形,它的长是( ),宽是( ),面积也可以这样计算( )。
通过比较:菜地的面积=( )=( )。
我发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 ),再( ),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
12.分别代表3个数。
=( ),=( ),=( )。
三、判断题
13.运用乘法交换律能对乘法进行验算。( )
14.16×125×25=125×8×(25×2)。( )
15.50×23×20=23×(50×20),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16.(a+b)÷c=a÷c+b÷c(c0)。( )
17.500÷78+500÷22=500÷(78+22)=500÷100=5。( )
18.算式125×27×8=27×(125×8)只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
四、计算题
19.口算。
12×5= 35×2= 125×8= 45×2=
16×5= 24×5= 25×4= 25×8=
20.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0 25×(4+8) 2000÷125÷8
21.用简便方法计算。
842÷56×64÷842×112÷16
五、解答题
22.算一算,比一比。
(1)(60×25)×8= 60×(25×8)=
(60×25)×8○60×(25×8)
(2)(7×4)×20= 7×(4×20)=
(7×4)×20○7×(4×20)
我发现: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 )个数,或者先乘后( )个数,( )不变,这叫乘法( ),用字母表示为( )。
23.水果店运来苹果、葡萄各20箱。苹果每箱25千克,葡萄每箱15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24.王爷爷家有一块菜地(如下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能建立一个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某书店正在热销《“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一书,电子书售价是28元,纸质书售价是42元。两种书各买40本,一共需要多少元?
26.学习完“运算定律”这个单元后,王磊发现在计算两位数乘法时已经运用了运算定律。请你结合下边的竖式,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
②这个竖式是怎样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请你具体写一写。
27.已知除法算式÷=12……5,并且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386,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多少?
《(培训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暑假分层作业3.2乘法运算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A C B A
1.B
【分析】计算(59×25)×4时,可以先去括号得:59×25×4,再根据乘法结合律,可以把原式变为:59×(25×4),即可进行简算。
【详解】(59×25)×4
=59×25×4
=59×(25×4)
=59×100
=5900
所以,(59×25)×4运算时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故答案为:B
2.A
【分析】第一组与第三组的人数都是23人,第一组每人制作6件手工,第三组每人制作4件手工,式子中的6与4的差表示的是第一组比第三组每人多做手工的件数,再乘人数23,即求的是第一组比第三组多制作手工的件数,或三组比一组少制作手工作品多少件。
【详解】(6-4)×23求的是:三组比一组少制作手工作品多少件。
故答案为:A
3.C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接着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大长方形的面积=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计算三条线段的总长度,用加法计算;笔记本的单价×笔记本的数量+订书机的单价×订书机的数量=总价,据此分析每个选项选择即可。
【详解】A.25×18=25×(10+8)=25×10+25×8,解释方式符合题目算式意义;
B.(10+8)×25=8×25+10×25,解释方式符合题目算式意义;
C.总长度=8+10+25,解释方式不符合题目算式意义;
D.(8+10)×25=8×25+10×25,解释方式符合题目算式意义。
解释方式不符合算式意义的是。
故答案为:C
4.B
【分析】把12化成(10+2),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125分别乘10和2,再将两个积相加,计算出结果再与算式比较即可。
【详解】A.125×4+8
=500+8
=508
B.125×12
=125×(10+2)
=125×10+125×2
=1250+125×2
=1250+250
=1500
C.125×10×2
=1250×2
=2500
125×12=1500
与125×12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有125×10+125×2。
故答案为:B
5.A
【分析】(1)根据除法的性质,将算式963÷(18×4)化成963÷18÷4,所以算式963÷(18×4)的值与963÷18×4的结果不同;
(2)根据乘法交换律,把算式963×4÷18化成963÷18×4,因此算式963×4÷18的值与963÷18×4的相同。
(3)根据除法的性质,将算式963÷6÷3×4化成963÷(6×3)×4,即963÷18×4,因此算式963÷6÷3×4的值与963÷18×4的相同。
(4)根据商不变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4,商应乘4,也就是963÷(18÷4)=963÷18×4。
【详解】A.963÷(18×4)=963÷18÷4,所以963÷(18×4) 值与963÷18×4的结果不同;符合题意;
B.963×4÷18=963÷18×4,因此算式963×4÷18的值与963÷18×4的相同。不符合题意;
C.963÷6÷3×4=963÷(6×3)×4=963÷18×4,因此算式963÷6÷3×4的值与963÷18×4的相同。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963÷(18÷4)=963÷18×4,因此算式963÷(18÷4)的值与963÷18×4的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 12 75 108 7 125 8 40
【分析】(1)(2)根据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3)(4)根据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32=32×12;
108×75=75×108;
30×6×7=30×(6×7);
125×(8×40)=(125×8)×40
7. 加 (a+b)×c=a×c+b×c
【详解】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结果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b)×c=a×c+b×c。
例如102×5
=(100+2)×5
=100×5+2×5
=500+10
=510
8. 4500 470
【分析】(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按照乘法交换律把算式变为(☆×△)×100,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2)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将原式变为47×(□-〇),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详解】如果☆×△=45,
那么(☆×100)×△
=(☆×△)×100
=45×100
=4500
如果□-〇=10,
那么47×□-47×〇
=47×(□-〇)
=47×10
=470
9.(1) 42 25
(2) 54 3 12 3
(3) 15 28 72
(4) 14 6 10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即可解答。
【详解】(1)(42+25)×4=42×4+25×4
(2)(54+12)×3=54×3+12×3
(3)15×28+15×72=15×(28+72)
(4)14×10+6×10=(14+6)×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运算律的应用,需熟练掌握。
10.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分析】加法交换律是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在从左往右计算的顺序,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相加;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的乘法运算方法;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相加。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173+276+127
=276+(173+127)
=276+300
=576
9×125×8
=9×(125×8)
=9×1000
=9000
(25+36)×4
=25×4+36×4
=100×144
=14400
算式173+276+127=276+(173+127),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算式9×125×8=9×(125×8),运用的是乘法结合律,算式(25+36)×4=25×4+36×4,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11. ac bc ac+bc a+b c (a+b)c ac+bc/(a+b)c (a+b)c/ac+bc 相乘 相加 (a+b)c=ac+bc
【分析】观察图示,种西红柿和黄瓜的菜地,长分别为a和b,宽是c,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进行解答;两种方法求菜地总面积,用2个长方形面积相加或看成一个长方形进行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再通过两个结果的不同表达方式寻找规律即可。
【详解】方法一:西红柿的面积是ac,黄瓜的面积是bc,所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ac+bc。
方法二:菜地的面积是大长方形,它的长是a+b,宽是c,面积也可以这样计算:(a+b)c。
综合方法一、二,菜地面积=ac+bc=(a+b)c。
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可发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b)c=ac+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便于学生熟练掌握。
12. 150 100 75
【分析】
观察第一行图形,可以得知2个等于3个;由第二行图形可以得知3个等于4个;把第二行的3个用2个替换,可以得知2个等于4个,即1个等于2个;把第三行中的用替换,可以得知:++++=400,即+=400,再把4个用3个替换,即可算出等于多少,再把的数值代入到第二个算式中,即可算出等于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
+++=400
++++=400
+=400
+++=400
=400÷4=100
+100=400
=400-100=300
=300÷4=75
=75+75=15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量代换,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信息正确找到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
13.√
【分析】结合乘法交换律的认识可知,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在进行乘法竖式计算的时候,验算往往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这实际就是乘法交换律的应用体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运用乘法交换律能对乘法进行验算。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先把算式16×125×2中的16改写成2×8,然后根据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详解】16×125×25
=(2×8)×125×25
=125×8×(25×2)
=1000×50
=50000
所以,16×125×25=125×8×(25×2),原题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正确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使计算更简便。
15.×
【分析】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依此判断。
【详解】此题先交换了50和23的位置,然后再将50和20结合进行计算,由此可知,50×23×20=23×(50×20),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特点。
16.√
【分析】把等式的两边同乘c,再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a+b)÷c]×c=(a+b)÷c×c= a+b
(a÷c+b÷c)×c= a÷c×c+b÷c×c= a+b
故答案为:√
17.×
【分析】在简便计算中,除法只有除法的性质,没有分配律。
【详解】因为不存在除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乘法交换律是指一种计算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25×27×8
=27×125×8
=27×(125×8)
=27×1000
=27000
算式125×27×8=27×(125×8)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60;70;1000;90;
80;120;100;200
【详解】略
20.3500;300;2
【分析】(1)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即可;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即可;
(3)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即可。
【详解】35×5×20
=35×(5×20)
=35×100
=3500
25×(4+8)
=25×4+25×8
=100+200
=300
2000÷125÷8
=2000÷(125×8)
=2000÷1000
=2
21.8
【分析】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第一个数是842,后面有“÷842”,可将“÷842”移动到算842的后面,先算842÷842。同时,算式中有“÷56”和“×112”,可以计算112÷56,再用前面的得数乘这个商。同时,算式中有“×64”和“÷16”,可以计算64÷16,再用前面的得数乘这个商。
【详解】842÷56×64÷842×112÷16
=(842÷842)×(112÷56)×(64÷16)
=1×2×4
=8
【点睛】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2.(1)12000;12000;=
(2)560;560;=
两;两;积;结合律;a×b×c=a×(b×c)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60×25)×8
=1500×8
=12000
60×(25×8)
=60×200
=12000
(60×25)×8=60×(25×8)
(2)(7×4)×20
=28×20
=560
7×(4×20)
=7×80
=560
(7×4)×20=7×(4×20)
我发现: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结合律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23.800千克
【分析】水果店运来苹果、葡萄各20箱,所以苹果每箱的千克数加葡萄每箱的千克数,再乘20,即等于一共运来水果的千克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5+15)×20
=40×20
=800(千克)
答:一共运来水果800千克。
24.1440平方米
【分析】把这块菜地按下图方式分割,可以得到两个规则的长方形,长方形①的长是43米,宽是18米,长方形②的长是37米,宽是18米:
求这块菜地的面积就是要求这个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用“长×宽”分别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和即可。
【详解】18×43+18×37
=18×(43+37)
=18×80
=1440(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1440平方米。
【点睛】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利用“分割法”,把不规则图形转换为规则图形再计算面积。
25.2800元
【分析】两种书各买40本,也就是这两本书卖出的本数相同,则把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售价相加,先算出电子书和纸质书各一本的售价,再乘两种书卖出的本数,即可求出两种书各买40本,一共需要多少钱;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28+42)×40
=28×40+42×40
=1120+1680
=2800(元)
答:一共需要2800元。
26.①乘法分配律;②见详解
【分析】用第2个因数个位上的数7去乘第1个因数25,得175;用第2个因数十位上的数1(十位上的数1表示10)去乘第1个因数25,得250(竖式中250的个位0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17写成7+10的形式,再利用乘法分配律。25×17=25×(7+10)=25×7+25×10=175+250=425。
【详解】①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的运算定律是(乘法分配律)。
②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第2个因数个位上的数7去乘第1个因数25,得175;用第2个因数十位上的数1(十位上的数1表示10)去乘第1个因数25,得250(竖式中250的个位0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点睛】解题的关键点是第2个因数十位上的数1表示的是10。
27.被除数是341,除数是28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根据题干可知被除数+除数=386-12-5,再根据商、除数、被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代入解答。
【详解】被除数+除数=386-12-5
除数×商+余数+除数=369
除数×12+5+除数=369
除数×(12+1)+5=369
除数×13+5=369
除数×13=369-5
除数×13=364
除数=364÷13
除数=28
被除数=28×12+5
被除数=336+5
被除数=341
答:被除数是341,除数是28。
【点睛】掌握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