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27 16:3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 5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2.闭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禁止查阅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20小题,共 20分)
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在给宋庆龄的信中写道:“ 兹者全国革命胜利之际,建国大 计,函待商筹, ……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 天安门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重要时刻。下图是 1949年 10月 1日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讲话的场景,与之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
A.长征胜利会师 B.解放战争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土地改革完成
3.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可以参观“ 震撼世界
的较量” “ 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 朝鲜 战场上的地下长城” “ 血战上甘岭” “ 鏖战长津
(
(2
题图
)
)湖” 等专题展览。在“ 血战上甘岭” 展厅,我们能 看到哪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
A.张自忠 B.左权 C.黄继光 D.雷锋
4.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 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 糕,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 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 ” 这体现了 志愿军的( )
A.严明纪律观念 B.武器装备精良
C.革命乐观主义 D.业余生活丰富
5. “ 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 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材料中的“ 它” 是( )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6. 右图是中国某时期农村粮食产量的变化示意图 (单位:亿吨) 。据所学知识分析 .导致图中数据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
(

6
题图)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 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完成
7.右图是 1954年山东胶县(今胶州市)一位二十岁女性 选民的选民证。推测该文物当时是为了迎接(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8.1954年同仁堂被北京市列为首批改造的示范企业后, 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企业面貌大改观,生产设备、厂房进行 了前所有未的改造。材料反映的是( )
A.一五计划 B.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C.公私合营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9.20世纪 50年代,河南省鲁山县某剧团排演了《苏殿选和互助组》一剧后,许多农民提
高了思想认识,纷纷转入常年互助组。下列史事与该剧内容密切相关的是( )
A.筹建新中国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
10.下面是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其中② 处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可概括为( )
A.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D.崭新篇章,民族复兴
11.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大庆石油工人“ 铁人” 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 放军好战士雷锋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主要是( )
A.团结合作 B.艰苦奋斗 C.实事求是 D.助人为乐
12. 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各有不同。下列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料中可信度最 高的是( )
A.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B.某同学整理的相关学习笔记
C.小说《春之声》中的相关描述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照片
(
B
.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3.1950年以来,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等一系列政策调整。这些改革和调整从根本上是为了( )
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C.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14. 右图是 1978年和 1987年的国有 企业留利(政府留给国有企业的利润)
占比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有利于 ( )
A.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B.完善平均分配方式
(

14
题图)
)C.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八年级历史 -5- (共 6页) 八年级历史 -6- (共 6页)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15.张老师前往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经济特区培训学习,她去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海南
1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多年来, 中国向 44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关税待遇, 对全球经济 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 30%, 让全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适应了文化多样化趋势
C.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D.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建设
17. “ 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 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材料所阐述的思想理论是( )
A.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 “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下图直接呈现的是 哪一方面的推进措施( )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 2006—2010年间,我国加大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淘汰落后炼铁产能 1. 2亿吨, 推广节能灯 3. 6亿只以上。这些做法( )
A.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B.巩固了国防建设
C.推进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D.解决了能源问题
(
资源
相关内容
视频
伟大的历史转折
报刊
经济体制改革
报告
对外开放
论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图片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 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历史老师准备了以下专题资 料,如右图。请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非选择题(共 5小题, 30分)
21 .(6分)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 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 30万人, 毛泽东主席宣布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
八年级历史 -5- (共 6页)
-——新华社建社 75周年纪念文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 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2分)
材料二 :
图一西藏人民欢迎解放军 图二作战双方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图三农民拔除地主的界碑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分)
(3)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从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 该是什么?(1分)
22. (6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 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 都不能造。 ”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下表反映的是 1952年、 1957年新中国经济主要指标分别与 1949年、 1952年经济 指标的比较。
年份 项目 粮 棉 钢 煤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6亿吨
比 1949年增长 49%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164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比 1952年增长 19% 26% 296% 97%
材料三 1953-1957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 156个项目为中心, 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
1万多个。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分)
(2)观察材料二表格,四种产品的产量 1957年与 1952年相比,哪一种产品产量增长速 度最快 为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助推我国 1953-1957年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 就的外部因素,并举出一例对我们今天生活仍然产生影响的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 (2分)
23.(6分)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促进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
八年级历史 -6- (共 6页)
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 1950年和 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比重及其占有土地比例的变化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 土地占有比 人口比 土地占有比
贫农、中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1953年 2月,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 的困难, 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 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 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 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
场, 就必须提倡‘ 组织起来’。”
——摘编自《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三
图一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图 图二小岗村社员在签订的包干合同书上留下手印
(1)观察材料一 ,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 出当时为把农民“ 组织起来” 中共中央采取的具体措施,概括这一举措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2)据材料三图 1,指出 1980-1982年凤阳县粮食产量呈现的变化趋势, 根据图 2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3)综上所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改革政策不断调整, 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有何启示 (1分)
24 .(6分) 某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 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主 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图片和
材料,请你参与完成问题。
材料一(右图) 【开放篇】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我国对外开 放格局呈现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哪一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2分)
材料二 【成就篇】
改革开放 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 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全方位布局,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 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188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 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并列举一例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的中国方案。(2分)
材料三 【梦想篇】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 产党成立 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国一百周年时中国要实现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而道 远,作为青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2分)
25. (6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 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 决议” ),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总结, 每个时期的奋斗都有标志性的特点,见下表。
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
特点 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 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 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请从上表中任选两个时期,谈谈你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 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八年级历史 -5- (共 6页) 八年级历史 -6- (共 6页)
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ACCCB 6--10BBCDB 11--15BDDAD 16--20ADCAC
21. (6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 1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或人民当家作主,或 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1分)
(2)图一 :西藏和平解放;图二:抗美援朝;图三:土地改革。(3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分)
22.(6分)
( 1)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2分,意思相近即可)
(2)钢铁;( 1分)“ 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1分)
(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苏联的援助等。( 1 ,任意 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青藏公路、第一汽车制造厂 等。( 1分,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3.(6分)
( 1)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分)措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建立 农业生产合作社)。( 1分)影响:使农民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 使国家得到更多的商品粮及其他
工业原料; 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市场。( 1分,任意一点即可)
(2)粮食产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1分)
(3)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改革必须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从实际出 发, 实事求是;改革要注重维护人民的利益。( 1分,任意一点即可)
24.(6分)
( 1)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分)深圳( 1分)
(2)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全方位布局,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 1分,任意 1点即可)倡导 “ 一带一路” 建设; 提出 “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等。( 1分,任意 1点即可)
(3)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分)做 法:树立远大理想,努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加强道德修养,全 面提高自身素质。( 1分,言之成理即可,但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给分)
25.(6分)参考范文:
所选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题目: 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
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通过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通过 “ 一五” 计划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研制 “ 两弹一星”、恢复中国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 民逐步走向富裕,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综合国力。综上所述,中国人民 由站起来到富起来了。
一等(5-6分) ①观点明确,紧扣所反映的主题。 ②史实运用正确 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二等(2-4分) ①观点较为明确,基本紧扣所反映的主题。。 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 ③条例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
三等(0-1分) ①观点不明确,不能体现所反映的主题。 ②史实运用不正确 ③条例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