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27 14: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16分。
1.据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公共墓地中,大型墓的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并有整猪骨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猪下颌骨;小型墓大多没有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
A. 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 B. 农业生产技术较先进
C. 长江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D. 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2.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字节跳动开发“AI仁爱指数”模型,降低社交平台恶意言论;美团外卖将“忠恕之道”植入配送算法,降低客户投诉率。如图为不同时期人们对孔子和儒家思想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B. 汉武帝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C. 封建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 D. 科举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研习内容
4.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这些措施意在(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削弱宰相权力 C. 丰富市民生活 D. 发展海外贸易
5.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举激起张謇极大的愤慨和忧虑,他认为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士大夫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可见,他主张(  )
A. 变法图强 B. 实业救国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6.条约规定,“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而且为保证该通道“无断绝之虞”,确定北京、天津、山海关沿线12处由各国“留兵驻守”。这些规定与使馆区驻军特权结合在一起,将中国的心脏部位直接置于列强集体军事控制之下。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7.1954年,河南安阳的一位村民说:“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于是,村民们纷纷要求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包干到户 D. 人民公社化
8.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的一项表决结束后,某新闻媒体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该媒体评论的是(  )
A.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D.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
9.这个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仅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如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律发展的《查士丁尼法典》。材料中的“帝国”指(  )
A. 波斯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10.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
A. 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 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 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11.欧洲人在中世纪时的食物物种主要有大麦、小麦、葡萄、橄榄、鸡、牛等。从16世纪中叶起,开始广泛种植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食物品种更加丰富。这一显著变化得益于(  )
A. 西欧庄园发展 B. 文艺复兴 C. 新航路的开辟 D. 工业革命
12.“国王顽固地拒绝了宣言的革命原则,而巴黎民众再一次战胜了王室的反对,以妇女为主的饥饿民众袭击了巴黎的面包铺,然后向凡尔赛的王宫进军。”“宣言”指的是(  )
A. 《独立宣言》 B.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13.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认为当前的首要目标是(  )
A. 推翻殖民统治 B. 推翻幕府统治 C. 维护国家的统一 D. 维护种植园经济
14.“这一体系因无法消除列强之间的根本利益冲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危机”或“20年体战”期间逐渐崩解,最终走向一场新的、更大的世界战争。”“这一体系”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雅尔塔体系
C. 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D. 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
15.《大崩溃》中对1929年的美国有这样的描述:“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 南北战争的破坏 B. 世界大战的影响 C.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 美苏对抗的加剧
16.2024年4月9日,中国第二十七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全体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这是联合国表彰维和人员的最高荣誉。这一表彰源于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  )
A. 解决贸易争端 B.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 促进亚太合作 D. 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摘自习近平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材料二:2024年3月13日,重走长征路——全国红色教育联盟主题联动项目启动大会1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瑞金举行,小史同学也从电视上观看了此次活动,为纪念此次活动,她绘制了一张长征时间轴,示意图如下。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材料四: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任理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结合相关史实,任举一例分析说明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
(2) 请你推荐一个长征途中重要的地点,画在时间轴上,并说明你的推者理由。(要求:在答题卡的时间轴上,效仿小史的示例标注出答案,不得选择瑞金和会宁。时间轴上标注的顺序要正确,说明理由要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键一招”是哪一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并说明“新的历史性跨越”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具体表现。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指导思想,说明这条“新道路”产生的重大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豪华宫殿。在骊山为自己修造陵墓,陵墓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藏有大量的奇器珍宝。……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服饰和御用器具都没有什么增加。他穿的是质地粗糙的衣服,宠妃的衣服也不许长得拖到地上,他想建一座露台,得知要花的费用后,我继承先帝的宫宣,已经感到惭愧了。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人们认为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是一项社会进步,但是在刚实施时有许多缺陷。所有这些措施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只是推迟了问题的暴露时间。社会保障始终是政治家们演说的重要话题(如医疗保险制度)。人人都认为美国的社会保障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具体怎么做,却无法达成共识。
——摘编自[美]休斯《美国经济史》第八版
材料三:据统计,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首次突破2亿,占比超过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借鉴国际有益经验,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等政策,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这不仅是践行“以人为本”治理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摘编自周学馨《我国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优势。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信息一:东汉蔡伦发掘能工巧匠,改进西汉造纸工艺。 3世纪左右,造纸术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越南。
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著作《梦溪笔谈》记录工匠毕开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经阿拉伯海商传入阿拉伯地区。
——摘编自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 造纸与印刷卷》 信息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突破重重阻挠,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之中,成功研制发射第一收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成功爆炸第一颖原子弹,成功爆诈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等,使我国的导弹、核武器得到了飞迷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徜编自葛立新《探哥“两弹一星”精神的密码》
材料二: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胸怀强国之志,锤炼强国之技,勇建强国之功,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必将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群像》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信息一中的发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以信息二图中人物为代表的英雄群体被称为什么?根据信息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取得成功对我国的意义。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列出史实分别说明近代科学成就对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应如何汇聚起“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2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探究问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法治建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历史相关史实,围绕“法治(制)与社会发展”主题,从某一层面自拟一个小论题,列出史实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观点要明确。贴题;史事要用关键词,至少列出两个;论述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小题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小题2】推荐地点:遵义(时间轴上标注在 1935年1月)。理由: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遵义是长征途中关键且重要的地点
【小题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小题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清晰路径与行动指南;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8.【答案】【小题1】奢侈腐化,注重节俭;时代背景:秦始皇统一六国,处于帝国初创,自恃功高,追求极致享受以彰显权威;汉文帝时久经战乱,经济凋敝,需节俭以休养生息。统治理念:秦始皇受法家思想影响,迷信权力与暴力;汉文帝推崇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个人经历:秦始皇自幼历经政治斗争,养成刚愎自用性格;汉文帝成长于民间,深知百姓疾苦
【小题2】积极方面,保障民生:为部分弱势群体提供经济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保障基本生活。稳定社会: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利于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增加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消极方面,财政压力:社保支出庞大,加重政府财政负担,可能引发财政赤字。效率问题:管理成本高,存在官僚主义和资源浪费现象。依赖心理:可能使部分人产生依赖,降低工作积极性
【小题3】加强老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政策。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
19.【答案】【小题1】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两弹一星”元勋;意义: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国际地位,奠定国防科技基础
【小题2】牛顿力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如蒸汽机发明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电磁学理论(如法拉第电磁感应)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应用、电器发明等)
【小题3】尊崇、学习、争做英雄,胸怀报国志,锤炼强国技,建强国功,团结奋进、砥砺前行
20.【答案】论点:法治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论证:古代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为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推动了罗马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促进了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法律体系。如《民法典》的颁布,对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综上所述:法治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