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29 07:2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 75分钟,满分 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使用 2B 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8分)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 1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3分,共 48分)
1. 下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A、B、C 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主要指光合作用,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键成分是 B 和 C B. C 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均可为它提供物质和能量
C. ①过程固定的 CO2 等于⑥+⑦过程释放的 CO2 即可实现碳中和
D. 碳在①②④⑤过程中以 CO2 形式传递
2.2021 年 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以上精 神,结合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B. 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能够更好地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
C. 规范人类活动、修复受损生境,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育和稳定
D. 在破碎化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3. 弗兰克氏菌能够与沙棘等非豆科木本植物形成根瘤,从而进行高效的固氮,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对干旱和贫 瘠土壤的适应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沙棘可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的修复树种
B. 在矿区废弃地选择种植沙棘,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 二者通过原始合作改良土壤条件,可为其他树种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D. 研究弗兰克氏菌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沙棘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4《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 “ 动酒酢(酢'同 · 醋” )法” 的酿醋工艺:“ 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 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菡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醋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酒精转化为乙酸
B.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 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 挠搅”有利于酒精与醋酸菌充分接触,还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
5.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 某果园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步骤① ~③的处理将土壤稀释了 1000倍
B.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得到的结果通常比实际活菌数目偏高
C.④⑤两种接种方法均可用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计数
D.若步骤④平板上统计的平均菌落数为 160个,则 10克土样中的菌株数约为 1.6× 10 个
6 .某野生型细菌能通过图Ⅰ 途径合成色氨酸,其突变株则不能。将突变株 TrpB、TrpC、TrpE(仅图 1 中的某一步 受阻)分别接种在图 2培养基的Ⅰ 、Ⅱ 、Ⅲ区域,短时间培养三个区域均有少量细菌生长增殖,继续培养后Ⅰ 区域 的两端和Ⅱ 区域的一端的菌株继续生长增殖,而Ⅲ区域菌株不再生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配制图 2培养基时加入了琼脂和少量色氨酸, pH通常呈中性或弱碱性
B.使用接种针或接种环接种 3种突变菌株,涂布前需对接种针或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 C.TrpC菌株继续生长增殖的一端为靠近Ⅰ 区域的一端
D.TrpE菌株不再生长可能是由于缺乏催化吲哚合成色氨酸的酶
7.产黄青霉菌是一种好氧真菌,其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 30℃,但在 20℃的条件下才会大量合成分泌青霉素。工业 上采用玉米浆、棉籽饼等作为原料,通过合理设计,进行青霉素的生产。已知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 要选育符合生产要求的产黄青霉菌,可采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等方法
B. 发酵过程中需要对发酵罐及时加热或降温处理,还要及时调节 pH、通入无菌空气
C. 发酵过程采用单一菌种进行发酵,有助于提高青霉素的产量和品质
D. 发酵结束后,应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取菌体并进行破碎处理,从中提取青霉素
8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将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接头进行高活性结合而成,抗体 部分与肿瘤细胞表面的靶向抗原结合后,肿瘤细胞会将 ADC内吞。之后 ADC药物会在溶酶体中分解,释放出小分 子细胞毒性药物,破坏 DNA或阻止肿瘤细胞分裂,起到杀死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单克隆抗体可对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治疗 ·
B.ADC中的单克隆抗体是杀死肿瘤细胞的有效成分
C.ADC中接头稳定性偏低会导致其在运输过程中药物分子脱落造成“脱靶毒性 ”
D.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要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9 .哺乳动物排出的卵子进一步成熟后会停留在 MⅡ 期不再继续分裂。受精时,卵子内的 Ca2+浓度显著升高,这会 破坏细胞静止因子(CSF)的结构,进而导致成熟促进因子(MPF)的水平下降,最终激活卵子,使其完成减数分裂 Ⅱ 。利用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的过程中,需用 Ca2+载体等方法激活重构胚,才能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被激活的卵子在输卵管中完成减数分裂Ⅱ
B.未被激活的重构胚内 CSF和 MPF水平均较低
C.Ca2+载体可能通过提高重构胚内的 Ca2+浓度来激活重构胚
D.被激活的重构胚通常需培养至桑葚胚或囊胚阶段再进行胚胎移植
10.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起源于中胚层,在成年人的牙髓、脂肪等组织中存在的多能干细胞。 MSC 具有一种特 殊的“内源性不对称分裂”增殖方式,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一个会进一步分化,另一个则保持原状。此外,不 同器官血管内皮细胞还能够与 MSC互相识别,并介导后者穿透血管帮助修复受损的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 MSC的培养基中应加入无机盐、水、琼脂和血清等
B. MSC 分化为功能细胞来修复器官时,MSC数量会逐渐减少 C. MSC分裂、分化为功能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 利用 MSC治疗受损器官时,可将培养的MSC通过静脉注入体内
11 .某些种类的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膜蛋白 PSMA,能抑制 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 CD28是 T细胞表
面受体,其在癌细胞与 T细胞结合部位聚集可有效激活 T细胞。科研人员尝试通过诱导两种交杂瘤细胞融合形成双 杂交瘤细胞,构建既能结合 PSMA,又能结合 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 PSMA×CD28,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 .PSMA×CD28的结合不会改变 PSMA和 CD28原有的氨基酸序列
B.临床上给癌症患者注射抗 CD28受体的抗体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C.同时将 PSMA和CD28注射到小鼠体内,可获得同时产生两种抗体的浆细胞
D.与 PSMA×CD28生产有关的技术有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12 .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 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 1所示。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 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图 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培育杂种植株所用的技术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原理和基因突变原理
B.@过程可用电融合法或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是成功的标志
C.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图 1培育出的植株体细胞中最多含有72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最多可形成 18个四分体
D.可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图 2中的3和5植株叶片上, 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 筛选出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13 .下列有关“DNA的提取与鉴定”“利用 PCR扩增 DNA片段及电泳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洋葱切碎加研磨液研磨过滤后,滤液放置 4℃冰箱中静置,DNA存在于上清液中
B.将丝状物溶于体积分数 95%的酒精,再加入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中进行 DNA鉴定 C.PCR扩增反应体系中dNTP既可以为扩增提供原料,也可以为子链的合成提供能量 D.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不止一条条带,可能是引物特异性不强导致
14. 基因工程中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质粒构建和筛选。如图表示目的基因及质粒上的 酶切位点。已知 Bcl I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T↓GATCA- ,Bgl Ⅱ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A↓GATCT-, MboI 的识别序列 和切点是- ↓ GAT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种限制酶切割后获得的黏性末端相同
B. 用限制酶切割右图 DNA分子获得目的基因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 4个
C. 用 BclI 和 Bgl Ⅱ 切割质粒,用 MboI 切割目的基因,切割后的质粒不可自我环化,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可以自 我环化
D. 若用 MboI 切割质粒,用 BclI 和 Bgl Ⅱ 切割目的基因,形成的重组质粒可被 MboI 再次切开
15. 当目的基因和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连接后目的基因可能正向插入载 体,也可能反向插入载体,为判断目的基因的插入方向,可设计引物进行 PCR 后再结合电泳检测。图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 相应位置,其中目的基因的长度为 300bp(bp:碱基对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PCR 扩增的原理与生物体内 DNA 复制的原理相同
B. 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用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目的基因 · C. 选取引物甲、丙,扩增出 45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正接 D. 选取引物甲、乙,扩增出 40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反接
16. 大引物PCR定点突变常用来研究蛋白质结构改变导致的功能变化。单核苷酸的定点诱变仅需进行两轮 PCR 即可 获得,每一轮 PCR 包括30次循环,第一轮加诱变引物和侧翼引物,第一轮产物作第二轮 PCR 扩增的大引物。 如图表示利用大引物 PCR对基因M进行定点诱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轮 PCR 中,至少需要2个循环才能获得相应的大引物模板
B. 第二轮 PCR 所用的引物是第一轮 PCR 的产物 DNA 的两条链
C. 扩增的定点诱变产物通常需具备起始密码、终止密码等结构才能进行转录
D. 可在引物的 3' 端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有利于目的基因插入载体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2分)
17( 11分)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将陆地种植和鱼塘养殖结合,实现了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 泥培桑的有机整合,其能量流动部分过程如图(能量单位:MJ/hm2)。回答下列问题:
(1)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除了图示内容外,还有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鱼和蚕是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的第 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由上一营养级到该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为 %(保留一位小数)。与肉食性鱼相比,食草鱼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3)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 为基础,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该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生
态效益,请从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原因 (答两点)。
18(10分)合成塑料是一种非天然的石油基塑料,由于分子量过大而难以通过生物膜被微生物降解。研究发现,某 些昆虫的肠道内存在 PE(一种合成塑料)降解细菌。现欲从昆虫的肠道中筛选能够降解 PE的菌株,过程如下图所示。
(1)选择培养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中应加入 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 . 划线纯化过程中, 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连续划线的目的是 。
(2)某研究团队从昆虫肠道中筛选出能够降解 PE 的两种细菌(YT1 和 YP1) ,将其分别在加入 PE薄膜的培养液中培 养,培养液中细胞数目变化及 PE失重率变化如下图。(注:PE失重率指在一定条件下,PE 材料失去的重量与其原 始重量的比值。)
据图可知,两种细菌中降解 PE能力较强的是 ,理由是 .
(3)除降解塑料的微生物菌株的分离提纯应用外,开发新的塑料替代品也是解决 “ 白色污染” 的重要途径。羟基脂 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且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 用于制造无污染的 “ 绿色塑料” 。由于嗜盐细菌能够在高 pH、高 NaCl 浓度下正常生长,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 要灭菌的发酵系统,该系统不需灭菌的原因是 .
19(7分)高抗癌活性药物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方法生产紫杉 醇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保护濒危植物红豆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 ( 填 “ 初生 ” 或 “ 次生 ” )代谢物,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紫 杉醇的过程 ( 填 “ 体现” 或 “ 未体现” )细胞的全能性。
(2)过去普遍认为紫杉醇通过抑制有丝分裂来发挥抗癌作用。研 究人员用标准剂量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患者后对患者的乳腺癌细 胞进行研究,结果如图。
(注:有丝分裂指数代表细胞增殖的活跃程度。)
以上实验结果 (填 “ 支持” 或 “ 不支持” )紫杉醇通过抑制有丝分裂抗癌的机制,请说明理由 。
(3)为了进一步探明紫杉醇抗癌原理,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四组实验,并得出如下图结果。 组 1 :适量生理盐水 +一定数量的正常纺锤体乳腺癌细胞
组 2 :等量紫杉醇 +等量的正常纺锤体乳腺癌细胞
组 3 :适量紫杉醇 +一定数量的正常纺锤体乳腺癌细胞 组 4:等量紫杉醇+等量的多极纺锤体乳腺癌细胞
(注:正常纺锤体是指固定于细胞两极的纺锤体,多极纺锤体是指固定于细胞三、四或者更多个极的纺锤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紫杉醇抗癌机制是 。
20( 12分)中科院的研究团队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只有双母亲来源的孤雌小鼠和 双父亲来源的孤雄小鼠,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同性繁殖,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卵母细胞和精子时,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 。
(2)卵母细胞去核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去核的卵母细胞与 ahESC融合的方法通常是 。不考虑致死情况, 得到的孤雄小鼠性染色体组成为 。利用胚胎分割的方法对乙进行处理得到了多只孤雄小鼠,这些孤雄小鼠作 实验材料进行医学研究的优点是 。
(3)CRISPR/CAS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由具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功能的CAS蛋白和一条人为重组的 一段目的基因的单链向导 RNA(sgRNA)组成,sgRNA 可以指导 CAS蛋白对靶基因进行敲除、插入和突变修饰。 sgRNA 可识别特异性结合目标 DNA序列,二者结合所遵循的原则是 。
(4)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可通过改变 的碱基序列,从而可以任意编辑基因组上的各种靶序列。常用的 sgRNA 长度为 20bp左右,某 SgRNA因细胞内其他DNA序列也含有与其相对应的序列,造成该 SgRNA错误结合而脱靶,解
决的具体措施是 。
21( 12分)为了培育既抗除草剂(草甘膦),又抗冻的烟草植株,科学家将抗草甘膦基因(Aro基因,存在 EcoRI 酶切位点)和抗冻基因(Cor 基因,存在 Bell 酶切位点)采用融合 PCR技术(原理如下图所示)连接起来构建为 Aro-Cor 融合基因并进行了扩增,再将融合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培育既抗除草剂又抗冻的转基因烟草,过程如下。请 分析回答:
(1) 在将 Aro基因和 Cor 基因融合的过程中,起到搭桥作用的引物 2和引物 3的碱基序列 (填 “ 相同” 或 “ 不 相同” ),变性后形成的杂交分子在补齐为双链等长的融合基因时的延伸过程, (需要/不需要)添加 引物,其原因是 。 为保证构建的 Aro-Cor 融合基因能正确插入载体中,应该分别在引物 1和引物 4侧连接 的限制酶识别序列。
(2)上述培育转基因烟草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细胞采用的方法是 ,将农杆菌和烟草细胞按比例充分混 匀,3天后转入含有潮霉素而不是四环素抗性基因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抗性愈伤组织,原因是 。
(3)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 的微量有机物。在培育转基因烟草 植株的过程中,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据此分析,在初次进行实验时, 可以尝试调整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 来观察其对细胞发育的影响。
2023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答案
1-5 :BBCAD 6-10:CDBBD 11-15:ACBCC 16:A
17 :【答案】(1) 分解者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
(2) 二 16.9 食草鱼摄入有机物含大量纤维素,不易消化吸收,大 量能量随粪便排出
(3) 自组织和自我调节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做到物质的循环再生利
用,无废弃物;动物的粪便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节约成本,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 发展:
18【答案】(1) PE 提高降解 PE的微生物的比例 将聚集的菌种逐
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获得单菌落
(2) YP1 YP1组细胞数目较少, PE失重率较高
(3) 杂菌在高 pH、高 NaCl 浓度下难以生存,但该菌可持续发酵。 19【答案】(1) 次生 未体现
(2) 不支持 紫杉醇处理后患者的有丝分裂指数高于对照组,说明紫杉 醇并未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3)紫杉醇能提高肿瘤中多极纺锤体癌细胞比例并诱导其死亡
20 :【答案】(1)清除代谢物,防止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2) 显微操作法 电融合法(或 PEG、或灭活的病毒) XX、XY 和
YY 遗传物质相同,可以排除由于基因不同导致的个体差异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 SgRNA的引导序列 适当增加SgRNA的长度,提高其与靶基因识别 的特异性
21:【答案】(1) 不相同 不需要 两条母链均存在端,使 DNA聚合
酶能从母链的 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BamHⅠ 和 MunⅠ
(2) 农杆菌转化法 潮霉素抗性基因随农杆菌的 T-DNA进入并整合到植 物细胞的染色体 DNA上,所以只有选择潮霉素筛选抗性愈伤组织才能筛出成功 导入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
(3) 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浓度和比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