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7 12:17:14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2025·龙华模拟)小华在绿道上骑行,感觉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A.耸立的高楼 B.路旁的树木
C.地面 D.自己的自行车
【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C、以高楼和地面为参照物,路旁树木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C错误;
B、选择参照物时,不能选择自身为参照物,判断树木的运动状态,不能选择相同树木为参照物,故B错误;
D、若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和自行车之间有位置变化,路旁树木向后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先确定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改变,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2.(2025·龙华模拟)图为公园的噪声监测装置,显示的“65.6dB”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65.6dB”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声音响度的单位为dB,即强度。
3.(2025·龙华模拟)周末开车外出游玩,打开空调一会后车窗起雾了。雾的形成属于
A.液化现象 B.汽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答案】A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汽车内开空调后,车窗起雾了,雾是液态的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雾是液化形成的。
4.(2025·龙华模拟)如图所示,智能快递车正在运送包裹,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取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快递车刹车时惯性变小
B.地面出现快递车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工作
D.人脸识别时,人通过摄像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快递车刹车时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A错误;
B.快递车的影子的形成原理为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
CD.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是凸透镜,原理为光的折射,人脸识别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5.(2025·龙华模拟)图是公园设置的闸机出入口,旅客可通过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件识别(相当于闭合开关S1或S2)让电动机M启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件识别时,电动机M启动,闸门打开放行。所以两个开关是并联的,电动机位于干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6.(2025·龙华模拟)安全用电是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时,手不能触碰到笔尾金属体
B.电动自行车可以在相对密闭的楼道中充电
C.了解家庭电路中总开关位置,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断开总开关
D.手机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可一直插在通电的插座上
【答案】C
【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使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触碰到笔尖金属体,故A错误,
B、电动自行车不可以在相对密闭的楼道中充电,易发生电火灾,故B错误
C、在电路发生紧急情况下,先断开总开关,我们要了解家庭电路中总开关的位置,故C正确:
D、手机充电结束后,充电器插在插座上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和插座断开,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不能在相对封闭的楼道中充电;了解家庭电路中的总开关位置,便于紧急情况下断开电源;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应该从插座上拔下来。
7.(2025·龙华模拟)图为某款低空飞行汽车,其外壳采用的碳纤维材料具有硬度大和   小的物理属性,能确保车身的坚固性和轻量化;外观设计成流线型,可以减小高速飞行时受到的阻力,并获得一定的升力,这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
【答案】密度;小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低空飞行汽车外壳采用的碳纤维材料具有密度小的物理属性,确保车身的轻量化。
气飞行汽车的外观为流线型,满足上凸下平,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从而使汽车获得向上的升力。
【分析】1、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8.(2025·龙华模拟)图甲是修建地铁时常用的起重设备“龙门吊”,图乙是其工作原理的简化图。某次工作时卷扬机输出功率为1200W,将一个重为4800N的重物,以0.2m/s的速度竖直提升了10m。该过程中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
【答案】48000;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结合做功公式计算可知4800N的重物上升10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重物 以0.2m/s的速度竖直提升了10m ,所以时间为,根据功率公式计算总功为,结合效率公式计算机械效率。
【分析】功的计算:总功为W=Fs,总功包括两部分,有用功和额外功,其中有用功就本题目来说是克服重力做功即W有=Gh,额外功的计算包括总功和有用功的差,机械效率: 。
9.(2025·龙华模拟) 2025年3月20日,我国科研人员在中国和南非之间建立了远距离量子密钥传输,用到了多颗低成本量子微纳卫星。量子通讯是以光信号为载体,光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目前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   大的特点。
【答案】能;热值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是因为氢燃料热值大,消耗相同质量,放出的热量多。故第1空填:能;第2空填:热值。
【分析】光能在真空中传播。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热值大的特点。
10.(2025·龙华模拟)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
次数 ∠i ∠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为了显示光路,应选用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纸板;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在光的反射中,   ;
(3)把纸板NOF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内;
(4)让光线逆着从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答案】(1)粗糙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同一平面内
(4)可逆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1)为了显示光路,选择较粗糙的纸板,使光线在其上发生漫反射。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3)将纸板沿ON向前折或向后折,看不到反射光了,说明反射光线应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让光线逆着从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分析】1、探究反射定律试验:实验仪器由纸板(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平面镜,量角器(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
实验步骤: 1、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两张在同一平面内的硬纸板 E 和 F 竖直放在平面 镜上 ;2、 让一束光贴着纸板 E 沿 AO 方向入射,可观察到反射光线出现在 纸板 ;3、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实验中为了显示光路,应选用较粗糙的纸板,使光线在其上发生漫反射。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且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3)将纸板沿ON向前折或向后折,看不到反射光了,说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而此时纸板E和纸板F也不是一个平面上,说明反射光线应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让光线逆着从FO的方向射向镜面,即光线沿原反射光线射入,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即由原入射光线射出,说明光的反射现象,光路是可逆的。
11.(2025·龙华模拟)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将玻璃板和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匀速运动,共进行了4 次操作,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木块A、B完全一样,每次运动的速度大小相同。
(1)比较第1次和第2次操作,可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   有关;
(2)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可以比较   两次操作;
(3)实验改进:将木块叠放在木板上,用细线将木块与拉力传感器连接,如图乙所示。向右拉动木板,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细线拉力的大小;
①实验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请在图乙中画出木块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③小华认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映的是木板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答案】(1)接触面粗糙程度
(2)3、4
(3)不需要;;同一根细线上的力大小相等,故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细线对拉力传感器的拉力,由于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映的是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故小华的想法不正确。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比较第1次和第2次操作,变量为接触面粗糙程度,且两次操作中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变量为接触面积,应选择可以比较3、4两次操作。
(3)实验过程中,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木块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图如下:
小华的想法不正确。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细线对拉力传感器的拉力,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映的是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丁图中用力水平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 不需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原因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 无关,且可以稳定读数。
3、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在研究单一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时,要保持非研究因素的相同。
(1)比较第1次和第2次操作,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第2次操作中测力计示数较大,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应只改变接触面积,其它因素保持相同,则应选择可以比较3、4两次操作。
(3)[1]实验过程中,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力平衡,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2]木块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力平衡,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图如下:
[3]同一根细线上的力大小相等,故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细线对拉力传感器的拉力,由于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映的是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故小华的想法不正确。
12.(2025·龙华模拟)图甲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输出电压恒为3V,三个学习小组分别用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和规格相同的滑动变阻器进行探究,并记录了如下实验过程:
【问题】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流与电压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1)除电压外,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_;
【证据】
(2)请用笔画线代替缺少的 2 根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滑片P 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________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路和________;
(4)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某小组发现此时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的故障是________;
(5)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老师将各小组测得数据汇总如表所示。请根据第一组测量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图上画出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________
组别 第一组(R1=5Ω) 第二组(R2=10Ω) 第三组 (R3=15Ω)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U/V 0.8 1.2 1.8 2.0 2.4 2.8 1.2 1.8 2.2 2.6 1.5 1.8 2.1 2.4
I/A 0.16 0.24 0.36 0.4 0.48 0.56 0.12 0.18 0.22 0.26 0.1 0.12 0.14 0.16
【解释】
(6)根据数据及图像,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________;
【交流】
(7)汇总多个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________;
(8)分析表格中实验次数为________的三组数据还可以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9)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有两次记录数据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是在某一侧的端点,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________Ω。
【答案】(1) 电阻
(2)
(3) 改变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4) 定值电阻断路
(5)
(6)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7) 寻求普遍规律
(8) 3、8、12
(9) 15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可知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电阻。
(2)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电流表、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应串联,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滑片P 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所以变阻器应选择左下接线柱串联到电路中,作图如下:
(3)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为了多次试验,寻找普遍规律,要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寻求普遍规律。
(4)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的两端与电源相通,则可能的故障是定值电阻断路。
(5)根据第一组测量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图上描点连线画出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下:
(6)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为正比例函数图象,可得: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7)本实验是探究类实验,汇总多个小组的数据目的是寻求普遍规律。
(8)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无关变量为电压,变量为电阻,所以可以分析表格中实验次数为3、8、12的三组数据。
(9)第11次实验时,电流最小为0.1A,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此时定值电阻阻值为,电压为1.5V,电源输出电压恒为3V,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等于定值电阻阻值为15Ω。
【分析】1、欧姆定律:公式为U=IR,所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2、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
3、试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得出结论,为了得出准确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确保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和普遍性。
4、电路的故障分析: 题目中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到满偏刻度外 ,表明电压表接入电路,所以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
5、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13.(2025·龙华模拟)2024年12月27日,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下水,如题27图所示,它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坦克等装备,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最大航速可达32节(1节=1海里/小时,即lnmi/h,1海里=1.852千米),最大吃水深度超过9米。(g=10N/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1)若四川舰某次训练时排开水的质量为,它受到的浮力多大?
(2)四川舰水面下9米深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大?
(3)若四川舰在某次训练中以30节的平均航速通过长度为120海里的海域,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解:受到的浮力
(2)解:水面下9米深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3)解:1节=1海里/小时,所以30节即30海里/小时,则时间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
(2)根据压强公式计算水面下9米深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3)1节=1海里/小时,所以30节即30海里/小时,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行时间。
(1)受到的浮力
(2)水面下9米深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3)1节=1海里/小时,所以30节即30海里/小时,则时间为
14.(2025·龙华模拟)图甲为一款设有高、中、低三个调温挡的电热暖身毯,部分参数如表所示。暖身毯里面嵌有多条发热体,其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
电源电压/V 5 电池容量/A·h 10
低温挡功率/W 4 高温挡功率/W 10
(1)当均闭合时,电路处于   温挡;当闭合、断开时,电路处于   温挡(均选填“高”“中”或“低”);
(2)R1的阻值为多少?
(3)中温挡的功率为多少?
(4)充满电的电池可供暖身毯以高温挡持续工作多长时间?
【答案】(1)高;低
(2)解:电源电压为5V,低温挡的功率是4W,根据计算R1的阻值为;
(3)解:当开关 断开、闭合时,电路只有R2,为中温挡,高温挡总功率为10W,低温挡R1单独工作的电功率为4W,则中温挡的功率为
(4)解:根据表格数据结合电功公式充满电的电池存储的电能为;根据功率公式计算可供暖身毯以高温挡持续工作的时间为
【知识点】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解答】(1)据乙图可知,均闭合时,电路为两电阻并联,根据电阻的并联分析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根据电功率公式可知,电压一定,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挡。当开关 闭合、断开时,电路只有R1,由于,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根据可知,电压一定,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为低温挡。
【分析】(1)均闭合时,电路为两电阻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支路的电阻,所以此时电阻最小,结合电功率公式计算可知,此时为高温挡;当开关 闭合、断开时,电路只有R1,由于,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结合电功率公式计算可知此时为低温挡位。
(2)电源电压为5V,低温挡的功率是4W,根据计算R1的阻值;
(3)当开关 断开、闭合时,电路只有R2,为中温挡,高温挡总功率为10W,低温挡R1单独工作的电功率为4W,则中温挡的功率为;
(4)结合电功W=UIt计算充满电的电池存储的电能;根据功率公式W=Pt计算可供暖身毯以高温挡持续工作的时间。
(1)[1]据乙图可知,均闭合时,电路为两电阻并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根据可知,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挡。
[2]当开关 闭合、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由于,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根据可知,电功率最小为低温挡。
(2)已知电源电压为5V,低温挡的功率是4W,则R1的阻值为
(3)当开关 断开、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为中温挡,已知高温挡两电阻并联后的总功率为10W,低温挡R1单独工作的电功率为4W,则中温挡的功率为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充满电的电池存储的电能为
可供暖身毯以高温挡持续工作的时间为
15.(2025·龙华模拟)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质量的关系,设计了两种改变瓶内液体质量的方案:方案一,相同体积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的体积。
经查阅资料得知: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他们决定采用方案一,并用图甲装置和有关测量工具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可乐瓶作为水火箭内胆,瓶内装入体积为 V 的水,将其放置在已固定角度的发射架上;
②用打气筒给水火箭打气,直至瓶内气压为p;
③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
④测出水火箭的射程,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⑤用食盐和水配制A、B、C三种密度不同的溶液,均量取体积为V的溶液替换水,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
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   ;
(2)下图汽油机冲程中与步骤③能量转化相同的是________;
A. B.
C. D.
(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请分析方案二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答案】(1)卷尺
(2)B
(3)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有关。方案二,变量有液体的体积,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所以不合理。
【知识点】热机;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卷尺。
(2)步骤③中,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能量转化为气体内能转化为水火箭的机械能。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做功冲程的特点为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B正确;
A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是吸气冲程。A错误;
C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错误;
D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是排气冲程,D错误。
故选B。
(3)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根据,质量越大。由图乙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射程越远。所以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有关。方案二,变量有液体的体积,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所以不合理。
【分析】1、吸气冲程特点:进气后打开,排气口关闭,活塞下移;压缩冲程:进气后关闭,排气口关闭,活塞上移,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缸内空气内能增加;做功冲程:进气后关闭,排气口关闭,火花塞点燃,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下移,气体内能减小,能量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进气后关闭,排气口打开,活塞上移,排除废气。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3、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在研究单一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时,要保持非研究因素的相同。
(1)水火箭射程比较远,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卷尺。
(2)步骤③中,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是吸气冲程;B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是排气冲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根据,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由图乙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射程越远。所以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的体积,没有控制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不变,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所以不合理。
16.(2025·龙华模拟)在劳动中,同样重的物体,用手提起体积大的要更吃力一些,为了弄清其中的物理原理,同学们开展了“人体中的杠杆”跨学科实践活动。
(一)探索人体中的杠杆
(1)用手提起重物,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肘关节转动,如题30图甲所示。桡骨可以简化为杠杆,该杠杆的支点在   ,为   (选填“省力” “费力”或“等臂”)杠杆。同样重的物体,用手提起体积大的要更吃力一些,是因为物体体积越大,物体的重心离身体更远,相当于阻力臂变   ;
(2)如图乙所示,当人单脚踮起时,可以看成杠杆OAB,O为支点。人的重力作用在 B点,小腿肌肉群产生的动力F作用在A点,B是OA中点。若F的大小为300N,则人的质量为   kg。 (g=10N/ kg)
(3)如图丙所示,头颈部可以看成一个颈椎支撑的杠杆。为了更好地保护颈椎,请写出一条有效的办法:   ;
(二)探讨人形机器人对杠杆的应用
2025年春晚,《秧BOT》舞蹈中,人形机器人与演员共舞秧歌,如图丁所示。人转手绢时速度是由慢到快,但人形机器人却能在短时间使手绢高速旋转,秘密就在于它的关节扭矩大。扭矩(T)等于力(F)与力臂(l)的乘积,即。人形机器人单脚关节扭矩可达360N·m, 单只手臂关节扭矩可达75N·m。
(4)电动机是机器人各关节的核心动力装置,下列图中能说明其工作原理的是   ;
(5)不同关节的电动机之间是   联连接(选填“串”或“并”);
(6)人形机器人的前臂相当于一根杠杆 OA,简化图如图戊所示,测得 OA 长0.3m。人形机器人用单手运某货物,前臂OA 从水平位置。绕O 点顺时针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转动过程中,阻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手臂关节扭矩大小与阻力扭矩大小保持相等,且其中某一位置关节扭矩达到最大值(忽略前臂的重力、关节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前臂转动至图戊位置时,阻力的扭矩(T)为   。
【答案】肘关节;费力;大;60;为了更好地保护颈椎,低头时间长了要抬头休息;B;并;3.75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1)杠杆绕肘关节转动,所以肘关节是支点。用手提起重物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重力,所以为费力杠杆。物体体积越大,重心离身体更远,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用手提起体积大的要更吃力一些。
(2)图中重力的力臂与动力F的力臂之比等于OB与OA之比,,解得,根据重力公式G=mg计算则人的质量为;
(3)头越低,阻力力臂越大,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颈椎受到的压力越大,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颈椎,低头时间长了要抬头休息。
(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因此B符合题意。
(5)不同关节的电动机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属于并联的。
(6)已知单只手臂关节扭矩可达75N·m,当前臂转动 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力变为原来的一半,的扭矩为。
【分析】1、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天平的调平;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实例有:电动机;
3、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2025·龙华模拟)小华在绿道上骑行,感觉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A.耸立的高楼 B.路旁的树木
C.地面 D.自己的自行车
2.(2025·龙华模拟)图为公园的噪声监测装置,显示的“65.6dB”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2025·龙华模拟)周末开车外出游玩,打开空调一会后车窗起雾了。雾的形成属于
A.液化现象 B.汽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4.(2025·龙华模拟)如图所示,智能快递车正在运送包裹,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取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快递车刹车时惯性变小
B.地面出现快递车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工作
D.人脸识别时,人通过摄像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2025·龙华模拟)图是公园设置的闸机出入口,旅客可通过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件识别(相当于闭合开关S1或S2)让电动机M启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6.(2025·龙华模拟)安全用电是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时,手不能触碰到笔尾金属体
B.电动自行车可以在相对密闭的楼道中充电
C.了解家庭电路中总开关位置,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断开总开关
D.手机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可一直插在通电的插座上
7.(2025·龙华模拟)图为某款低空飞行汽车,其外壳采用的碳纤维材料具有硬度大和   小的物理属性,能确保车身的坚固性和轻量化;外观设计成流线型,可以减小高速飞行时受到的阻力,并获得一定的升力,这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
8.(2025·龙华模拟)图甲是修建地铁时常用的起重设备“龙门吊”,图乙是其工作原理的简化图。某次工作时卷扬机输出功率为1200W,将一个重为4800N的重物,以0.2m/s的速度竖直提升了10m。该过程中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
9.(2025·龙华模拟) 2025年3月20日,我国科研人员在中国和南非之间建立了远距离量子密钥传输,用到了多颗低成本量子微纳卫星。量子通讯是以光信号为载体,光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目前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   大的特点。
10.(2025·龙华模拟)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
次数 ∠i ∠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为了显示光路,应选用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纸板;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在光的反射中,   ;
(3)把纸板NOF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内;
(4)让光线逆着从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11.(2025·龙华模拟)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将玻璃板和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匀速运动,共进行了4 次操作,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木块A、B完全一样,每次运动的速度大小相同。
(1)比较第1次和第2次操作,可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   有关;
(2)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可以比较   两次操作;
(3)实验改进:将木块叠放在木板上,用细线将木块与拉力传感器连接,如图乙所示。向右拉动木板,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细线拉力的大小;
①实验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请在图乙中画出木块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③小华认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映的是木板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12.(2025·龙华模拟)图甲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输出电压恒为3V,三个学习小组分别用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和规格相同的滑动变阻器进行探究,并记录了如下实验过程:
【问题】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流与电压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1)除电压外,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_;
【证据】
(2)请用笔画线代替缺少的 2 根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滑片P 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________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路和________;
(4)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某小组发现此时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的故障是________;
(5)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老师将各小组测得数据汇总如表所示。请根据第一组测量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图上画出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________
组别 第一组(R1=5Ω) 第二组(R2=10Ω) 第三组 (R3=15Ω)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U/V 0.8 1.2 1.8 2.0 2.4 2.8 1.2 1.8 2.2 2.6 1.5 1.8 2.1 2.4
I/A 0.16 0.24 0.36 0.4 0.48 0.56 0.12 0.18 0.22 0.26 0.1 0.12 0.14 0.16
【解释】
(6)根据数据及图像,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________;
【交流】
(7)汇总多个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________;
(8)分析表格中实验次数为________的三组数据还可以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9)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有两次记录数据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是在某一侧的端点,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________Ω。
13.(2025·龙华模拟)2024年12月27日,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下水,如题27图所示,它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坦克等装备,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最大航速可达32节(1节=1海里/小时,即lnmi/h,1海里=1.852千米),最大吃水深度超过9米。(g=10N/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1)若四川舰某次训练时排开水的质量为,它受到的浮力多大?
(2)四川舰水面下9米深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大?
(3)若四川舰在某次训练中以30节的平均航速通过长度为120海里的海域,需要多长时间?
14.(2025·龙华模拟)图甲为一款设有高、中、低三个调温挡的电热暖身毯,部分参数如表所示。暖身毯里面嵌有多条发热体,其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
电源电压/V 5 电池容量/A·h 10
低温挡功率/W 4 高温挡功率/W 10
(1)当均闭合时,电路处于   温挡;当闭合、断开时,电路处于   温挡(均选填“高”“中”或“低”);
(2)R1的阻值为多少?
(3)中温挡的功率为多少?
(4)充满电的电池可供暖身毯以高温挡持续工作多长时间?
15.(2025·龙华模拟)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质量的关系,设计了两种改变瓶内液体质量的方案:方案一,相同体积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的体积。
经查阅资料得知: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他们决定采用方案一,并用图甲装置和有关测量工具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可乐瓶作为水火箭内胆,瓶内装入体积为 V 的水,将其放置在已固定角度的发射架上;
②用打气筒给水火箭打气,直至瓶内气压为p;
③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
④测出水火箭的射程,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⑤用食盐和水配制A、B、C三种密度不同的溶液,均量取体积为V的溶液替换水,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
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   ;
(2)下图汽油机冲程中与步骤③能量转化相同的是________;
A. B.
C. D.
(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请分析方案二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16.(2025·龙华模拟)在劳动中,同样重的物体,用手提起体积大的要更吃力一些,为了弄清其中的物理原理,同学们开展了“人体中的杠杆”跨学科实践活动。
(一)探索人体中的杠杆
(1)用手提起重物,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肘关节转动,如题30图甲所示。桡骨可以简化为杠杆,该杠杆的支点在   ,为   (选填“省力” “费力”或“等臂”)杠杆。同样重的物体,用手提起体积大的要更吃力一些,是因为物体体积越大,物体的重心离身体更远,相当于阻力臂变   ;
(2)如图乙所示,当人单脚踮起时,可以看成杠杆OAB,O为支点。人的重力作用在 B点,小腿肌肉群产生的动力F作用在A点,B是OA中点。若F的大小为300N,则人的质量为   kg。 (g=10N/ kg)
(3)如图丙所示,头颈部可以看成一个颈椎支撑的杠杆。为了更好地保护颈椎,请写出一条有效的办法:   ;
(二)探讨人形机器人对杠杆的应用
2025年春晚,《秧BOT》舞蹈中,人形机器人与演员共舞秧歌,如图丁所示。人转手绢时速度是由慢到快,但人形机器人却能在短时间使手绢高速旋转,秘密就在于它的关节扭矩大。扭矩(T)等于力(F)与力臂(l)的乘积,即。人形机器人单脚关节扭矩可达360N·m, 单只手臂关节扭矩可达75N·m。
(4)电动机是机器人各关节的核心动力装置,下列图中能说明其工作原理的是   ;
(5)不同关节的电动机之间是   联连接(选填“串”或“并”);
(6)人形机器人的前臂相当于一根杠杆 OA,简化图如图戊所示,测得 OA 长0.3m。人形机器人用单手运某货物,前臂OA 从水平位置。绕O 点顺时针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转动过程中,阻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手臂关节扭矩大小与阻力扭矩大小保持相等,且其中某一位置关节扭矩达到最大值(忽略前臂的重力、关节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前臂转动至图戊位置时,阻力的扭矩(T)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C、以高楼和地面为参照物,路旁树木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C错误;
B、选择参照物时,不能选择自身为参照物,判断树木的运动状态,不能选择相同树木为参照物,故B错误;
D、若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和自行车之间有位置变化,路旁树木向后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先确定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改变,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2.【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65.6dB”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声音响度的单位为dB,即强度。
3.【答案】A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汽车内开空调后,车窗起雾了,雾是液态的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雾是液化形成的。
4.【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快递车刹车时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A错误;
B.快递车的影子的形成原理为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
CD.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是凸透镜,原理为光的折射,人脸识别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5.【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件识别时,电动机M启动,闸门打开放行。所以两个开关是并联的,电动机位于干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6.【答案】C
【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使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触碰到笔尖金属体,故A错误,
B、电动自行车不可以在相对密闭的楼道中充电,易发生电火灾,故B错误
C、在电路发生紧急情况下,先断开总开关,我们要了解家庭电路中总开关的位置,故C正确:
D、手机充电结束后,充电器插在插座上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和插座断开,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不能在相对封闭的楼道中充电;了解家庭电路中的总开关位置,便于紧急情况下断开电源;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应该从插座上拔下来。
7.【答案】密度;小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低空飞行汽车外壳采用的碳纤维材料具有密度小的物理属性,确保车身的轻量化。
气飞行汽车的外观为流线型,满足上凸下平,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从而使汽车获得向上的升力。
【分析】1、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8.【答案】48000;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结合做功公式计算可知4800N的重物上升10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重物 以0.2m/s的速度竖直提升了10m ,所以时间为,根据功率公式计算总功为,结合效率公式计算机械效率。
【分析】功的计算:总功为W=Fs,总功包括两部分,有用功和额外功,其中有用功就本题目来说是克服重力做功即W有=Gh,额外功的计算包括总功和有用功的差,机械效率: 。
9.【答案】能;热值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是因为氢燃料热值大,消耗相同质量,放出的热量多。故第1空填:能;第2空填:热值。
【分析】光能在真空中传播。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热值大的特点。
10.【答案】(1)粗糙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同一平面内
(4)可逆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1)为了显示光路,选择较粗糙的纸板,使光线在其上发生漫反射。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3)将纸板沿ON向前折或向后折,看不到反射光了,说明反射光线应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让光线逆着从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分析】1、探究反射定律试验:实验仪器由纸板(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平面镜,量角器(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
实验步骤: 1、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两张在同一平面内的硬纸板 E 和 F 竖直放在平面 镜上 ;2、 让一束光贴着纸板 E 沿 AO 方向入射,可观察到反射光线出现在 纸板 ;3、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实验中为了显示光路,应选用较粗糙的纸板,使光线在其上发生漫反射。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且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3)将纸板沿ON向前折或向后折,看不到反射光了,说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而此时纸板E和纸板F也不是一个平面上,说明反射光线应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让光线逆着从FO的方向射向镜面,即光线沿原反射光线射入,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即由原入射光线射出,说明光的反射现象,光路是可逆的。
11.【答案】(1)接触面粗糙程度
(2)3、4
(3)不需要;;同一根细线上的力大小相等,故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细线对拉力传感器的拉力,由于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映的是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故小华的想法不正确。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比较第1次和第2次操作,变量为接触面粗糙程度,且两次操作中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变量为接触面积,应选择可以比较3、4两次操作。
(3)实验过程中,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木块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图如下:
小华的想法不正确。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细线对拉力传感器的拉力,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映的是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丁图中用力水平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 不需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原因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 无关,且可以稳定读数。
3、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在研究单一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时,要保持非研究因素的相同。
(1)比较第1次和第2次操作,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第2次操作中测力计示数较大,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应只改变接触面积,其它因素保持相同,则应选择可以比较3、4两次操作。
(3)[1]实验过程中,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力平衡,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2]木块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力平衡,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图如下:
[3]同一根细线上的力大小相等,故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细线对拉力传感器的拉力,由于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反映的是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故小华的想法不正确。
12.【答案】(1) 电阻
(2)
(3) 改变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4) 定值电阻断路
(5)
(6)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7) 寻求普遍规律
(8) 3、8、12
(9) 15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可知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电阻。
(2)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电流表、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应串联,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滑片P 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所以变阻器应选择左下接线柱串联到电路中,作图如下:
(3)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为了多次试验,寻找普遍规律,要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寻求普遍规律。
(4)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的两端与电源相通,则可能的故障是定值电阻断路。
(5)根据第一组测量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图上描点连线画出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下:
(6)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为正比例函数图象,可得: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7)本实验是探究类实验,汇总多个小组的数据目的是寻求普遍规律。
(8)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无关变量为电压,变量为电阻,所以可以分析表格中实验次数为3、8、12的三组数据。
(9)第11次实验时,电流最小为0.1A,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此时定值电阻阻值为,电压为1.5V,电源输出电压恒为3V,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等于定值电阻阻值为15Ω。
【分析】1、欧姆定律:公式为U=IR,所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2、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
3、试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得出结论,为了得出准确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确保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和普遍性。
4、电路的故障分析: 题目中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到满偏刻度外 ,表明电压表接入电路,所以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
5、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13.【答案】(1)解:受到的浮力
(2)解:水面下9米深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3)解:1节=1海里/小时,所以30节即30海里/小时,则时间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
(2)根据压强公式计算水面下9米深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3)1节=1海里/小时,所以30节即30海里/小时,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行时间。
(1)受到的浮力
(2)水面下9米深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3)1节=1海里/小时,所以30节即30海里/小时,则时间为
14.【答案】(1)高;低
(2)解:电源电压为5V,低温挡的功率是4W,根据计算R1的阻值为;
(3)解:当开关 断开、闭合时,电路只有R2,为中温挡,高温挡总功率为10W,低温挡R1单独工作的电功率为4W,则中温挡的功率为
(4)解:根据表格数据结合电功公式充满电的电池存储的电能为;根据功率公式计算可供暖身毯以高温挡持续工作的时间为
【知识点】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解答】(1)据乙图可知,均闭合时,电路为两电阻并联,根据电阻的并联分析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根据电功率公式可知,电压一定,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挡。当开关 闭合、断开时,电路只有R1,由于,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根据可知,电压一定,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为低温挡。
【分析】(1)均闭合时,电路为两电阻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支路的电阻,所以此时电阻最小,结合电功率公式计算可知,此时为高温挡;当开关 闭合、断开时,电路只有R1,由于,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结合电功率公式计算可知此时为低温挡位。
(2)电源电压为5V,低温挡的功率是4W,根据计算R1的阻值;
(3)当开关 断开、闭合时,电路只有R2,为中温挡,高温挡总功率为10W,低温挡R1单独工作的电功率为4W,则中温挡的功率为;
(4)结合电功W=UIt计算充满电的电池存储的电能;根据功率公式W=Pt计算可供暖身毯以高温挡持续工作的时间。
(1)[1]据乙图可知,均闭合时,电路为两电阻并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根据可知,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挡。
[2]当开关 闭合、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由于,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根据可知,电功率最小为低温挡。
(2)已知电源电压为5V,低温挡的功率是4W,则R1的阻值为
(3)当开关 断开、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为中温挡,已知高温挡两电阻并联后的总功率为10W,低温挡R1单独工作的电功率为4W,则中温挡的功率为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充满电的电池存储的电能为
可供暖身毯以高温挡持续工作的时间为
15.【答案】(1)卷尺
(2)B
(3)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有关。方案二,变量有液体的体积,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所以不合理。
【知识点】热机;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卷尺。
(2)步骤③中,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能量转化为气体内能转化为水火箭的机械能。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做功冲程的特点为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B正确;
A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是吸气冲程。A错误;
C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错误;
D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是排气冲程,D错误。
故选B。
(3)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根据,质量越大。由图乙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射程越远。所以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有关。方案二,变量有液体的体积,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所以不合理。
【分析】1、吸气冲程特点:进气后打开,排气口关闭,活塞下移;压缩冲程:进气后关闭,排气口关闭,活塞上移,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缸内空气内能增加;做功冲程:进气后关闭,排气口关闭,火花塞点燃,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下移,气体内能减小,能量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进气后关闭,排气口打开,活塞上移,排除废气。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3、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在研究单一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时,要保持非研究因素的相同。
(1)水火箭射程比较远,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卷尺。
(2)步骤③中,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是吸气冲程;B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是排气冲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根据,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由图乙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射程越远。所以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的体积,没有控制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不变,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所以不合理。
16.【答案】肘关节;费力;大;60;为了更好地保护颈椎,低头时间长了要抬头休息;B;并;3.75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1)杠杆绕肘关节转动,所以肘关节是支点。用手提起重物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重力,所以为费力杠杆。物体体积越大,重心离身体更远,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用手提起体积大的要更吃力一些。
(2)图中重力的力臂与动力F的力臂之比等于OB与OA之比,,解得,根据重力公式G=mg计算则人的质量为;
(3)头越低,阻力力臂越大,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颈椎受到的压力越大,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颈椎,低头时间长了要抬头休息。
(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因此B符合题意。
(5)不同关节的电动机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属于并联的。
(6)已知单只手臂关节扭矩可达75N·m,当前臂转动 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力变为原来的一半,的扭矩为。
【分析】1、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天平的调平;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实例有:电动机;
3、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