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培优提分卷(苏教版)
一.计算题(共3小题,共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300÷6= 840÷30= 130×5= 251﹣38﹣62=
50×40= 770﹣11= 720÷8= 5+25×8=
2.用竖式计算。(共8分)
76×138= 430×60= 43×207= 25×360=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共8分)
168×89﹣68×89 360÷15÷2 99×26 89+125+11
二.填空题(共14小题,共26分)
4.2015年6月27日由国务院批复成立南京江北新区,占地245100公顷,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等于______ 万公顷,其中2022年GDP总量262847000000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元。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0°,它的顶角是 °,按角来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6.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度,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 度.
7.小军把10×(口+3)错算成10×口+3,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
8.某种彩纸100张大约厚8毫米,照这样推算,1万张大约厚 毫米, 张大约厚8米。
9.先观察下面各算式,找出规律,然后填数.
37037×3=111111;37037×6=222222;37037×9=333333;
37037× =555555;37037× =888888.
10.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800×40= ×80 94×5= ×2×5
11.如图,,一个长65米,宽45米的长方形鱼塘,如果把它扩建成正方形鱼塘,面积至少增加_______平方米。
12.王大伯将一个边长是4米的菜园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围这个菜园需要增加 米的篱笆,现在菜园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13.钟面上时针从9:00到12:00,旋转了 °;从6时到6时25分,分针旋转了 °。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230×350 2300×35 630÷35÷2 630÷35×2 200×51 200×50+1
15.一列和谐号列车每小时行驶260千米,明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驶200米。
(1)每小时行驶260千米可以写成 。
(2)解答“明明20分钟行驶多少米”用到的数量关系是 。
16.点滴事小,节约为大。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克,14亿中国人一天大约节约水 千克,合 吨。
17.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图,若A表示长万形,B可以表示正方形。在四年级的新知识中,也有这样的关系:若A表示等腰三角形,则B可以表示 ;若B表示梯形,则A可以表示 。
三.选择题(共10小题,共10分)
18.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圆形 B.等腰梯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19.小明的妈妈买了四件衬衫,这四件衬衫中最便宜的是31元,最贵的是57元,请你估一估这四件衣服的总价的范围最为合理的是( )
A.少于150 B.160~180 C.150~210 D.大于210
20.下面三个图形对应底边上的高( )
A.①号的高最长 B.②号的高最长 C.③号的高最长 D.一样长
2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2根5厘米和2根3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两种三角形
B.算式5□□×4□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C.三角形有三条高,平行四边形有两条高
D.方格图中A点的数对是(4,5),向下平移了三格后数对是(1,5)
22.计算器上数字键“8”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634﹣198,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 )
A.633﹣197 B.635﹣199 C.634﹣200+2 D.634﹣200﹣2
23.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 )
A.周长变长 B.周长变短 C.周长没有变化 D.面积没有变化
24.在以下回收、节电、节水、绿色食品四个标志中,( )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25.图中,圈内信息表示( )
A.2860 B.28600 C.286000 D.28600.00
26.三位同学买同样的笔记本,想解决小宇的问题,可以选择下面条件中的( )
①小宇比小雅多用了10元。 ②王乐买了4支笔记本。
③小雅用了15元。 ④小宇买了5本笔记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16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A.40 B.32 C.32或40
四.操作题(共1小题,共4分)
28.按照要求作图并填空。
(1)作三角形ABC对应底边上的高。
(2)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BC边上的高其实就就是过A点作线段BC的 。
五.应用题(共6小题,共36分)
29.姐妹两人一共有90元零花钱,如果姐姐给妹妹12元,那么两人的钱数正好相等。原来姐姐有多少元?妹妹有多少元?
30.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分别从隧道的一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甲队每天开凿46米,乙队每天开凿52米,经过12天正好凿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31.某快递公司的一个智能机器人平均每小时可以分拣428件快递。照这样计算,它15个小时能分拣多少件快递?
32.上海到南京的距离大约是270千米。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南京开往上海,甲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当甲车到达上海时,乙车距离上海多少千米?
33.为了增强体质,学校倡导同学们步行上学。小启和小智同时从学校出发,小启的速度是75米/分,小智的速度是80米/分,两人沿着笔直的马路同向而行,30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34.李师傅要加工320个零件,前8天平均每天加工25件,剩下的每天准备加工30件,还要加工多少天?(继续把条件和问题填入表中,再解答)
零件一共 个 前8天 每天 件
还要加工 天 每天 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计算题(共3小题,共24分)
1.50;28;650;151;2000;759;90;205。
【解析】根据千以内加减法,一位数除多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和末尾有0的乘除法算式的计算方法,依次口算结果。
【解答】解:
300÷6=50 840÷30=28 130×5=650 251﹣38﹣62=151
50×40=2000 770﹣11=759 720÷8=90 5+25×8=205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千以内加减法,一位数除多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和末尾有0的乘除法算式的计算方法。
2.10488;25800;8901;9000。
【解析】两位数乘多位数,先用这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再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然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据此计算。
【解答】解:76×138=10488
430×60=25800
43×207=8901
25×360=9000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法则,列竖式时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3.8900;12;2574;225。
【解析】(1)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2)按照除法的性质计算;
(3)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4)按照加法交换律计算。
【解答】解:(1)168×89﹣68×89
=89×(168﹣68)
=89×100
=8900
(2)360÷15÷2
=360÷(15×2)
=360÷30
=12
(3)99×26
=(100﹣1)×26
=100×26﹣26
=2600﹣26
=2574
(4)89+125+11
=89+11+125
=100+125
=225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填空题(共14小题,共26分)
4.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数的改写就是直接在原数的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改写的小数后面写上“万”字,数的大小不变。
【解答】解:245100≈25万
262847000000=2628.47
故答案为:25,2628.47。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要求学生掌握。
5.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用180度减去两个底角的度数和就是顶角的度数;再根据最大角的度数给三角形分类即可.
【解答】解:180°﹣40°×2
=180°﹣80°
=100°
所以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答:它的顶角是100度,这是个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100°,钝角.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内角是180度.
6.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180度,不管三角形是大还是小,它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故答案为:180.
【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7.27。
【解析】10×(口+3)表示10个口加上10个3,即10×(口+3)=10×口+30,错算成10×口+3,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30﹣3,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10×(口+3)
=10×口+3×10
=10×口+30
10×口+3比10×口+30少加了30﹣3=27。
答: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27。
故答案为:27。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10×(口+3)表示10个口加上10个3。
8.800;100000。
【解析】1万=10000,先用除法计算出每张纸的大约厚度,再用每张纸的大约厚度乘10000,即可计算出1万张大约厚多少毫米;8米=8000毫米,用8000毫米除以每张纸的大约厚度,即可计算出多少张大约厚8米。
【解答】解:1万=10000
8÷100=0.08(毫米)
0.08×10000=800(毫米)
8米=8000毫米
8000÷0.08=100000(张)
答:1万张大约厚800毫米,100000张大约厚8米。
故答案为:800;100000。
【点评】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
9.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由所给算式得出: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同时,积扩大几倍,第二个因数就扩大几倍.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得出:37037×3=111111;37037×6=222222;37037×9=333333;
37037×15=555555;37037×24=888888.
故答案为:15;24.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算式得出规律,再根据规律解答.
10.400,47。
【解析】第1、2题先算出已知算式的积,再根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来解答。
【解答】解:800×40=32000,32000÷80=400;
2×5=10,470÷10=47。
800×40=400×80 94×5=47×2×5
故答案为:400,4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求近似数以及学生对整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要注意计算的灵活性。
11.1300。
【解析】把这个长方形鱼塘扩建成正方形鱼塘,要使增加的面积最少,也就是把原来的宽增加到与原来的长相等。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差即可。
【解答】解:65×65﹣65×45
=4225﹣2925
=1300(平方米)
答:面积至少增加1300平方米。
故答案为:13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2.32;9。
【解析】先求出扩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用扩大后的周长减去原来的周长,就是增加的长度;用扩大后的面积除以原来的面积,就是扩大的倍数,据此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4×3=12(米)
12×4=48(米)
4×4=16(米)
48﹣16=32(米)
12×12÷(4×4)
=144÷16
=9
答:围这个菜园需要增加32米的篱笆,现在菜园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故答案为:32;9。
【点评】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90;150。
【解析】9:00到12:00时针从9走到了12,共走了3个大格,每个大格对应的圆心角是360°÷12=30°,据此解答;
又由于从6时到6时25分经过了25分钟,分针走了5个大格,形成的角是5×30°=150°;据此解答。
【解答】解:3×30°=90°
5×30°=150°
答:钟面上时针从9:00到12:00,旋转了90°;从6时到6时25分,分针旋转了150°。
故答案为:90;150。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算出时针、方针走的格子数,然后根据每个格子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求出角度。
14.=;<;>。
【解析】230乘10得2300,350除以10得35,据此比较;
根据除法的性质,630÷35÷2=630÷(35×2),据此比较;
200×51=200×(50+1)=200×50+200×1,据此比较。
【解答】解:230×350=2300×35
630÷35÷2<630÷35×2
200×51>200×50+1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灵活解答。
15.(1)260千米/小时;(2)速度×时间=路程。
【解析】(1)根据行程问题的知识可知,每小时行驶260千米可以写成260千米/小时。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解答“明明20分钟行驶多少米”用到的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每小时行驶260千米可以写成260千米/小时。
(2)解答“明明20分钟行驶多少米”用到的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
故答案为:260千米/小时;速度×时间=路程。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6.14000000;14000。
【解析】根据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1400000000×10=14000000000(克)
14000000000克=14000000千克
14000000千克=14000吨
答:14亿中国人一天大约节约水14000000千克,合14000吨。
故答案为:14000000;14000。
【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等边三角形,四边形。
【解析】等腰三角形有2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有3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梯形也是四边形,据此解答。
【解答】解: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图,若A表示长万形,B可以表示正方形。在四年级的新知识中,也有这样的关系:若A表示等腰三角形,则B可以表示等边三角形;若B表示梯形,则A可以表示四边形。
故答案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按边分类的方法及梯形的特征。
三.选择题(共10小题,共10分)
18.C
【解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能否找出对称轴,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
【解答】解:分析可知,圆形、等腰梯形、长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辨认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C
【解析】根据题意,这四件衬衫中最便宜的是31元,最贵的是57元,可以把31估成30,把57估成60,计算即可。
【解答】解:31≈30,57≈60。
30×3+60
=90+60
=150(元)
60×3+30
=180+30
=210(元)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要求学生掌握。
20.D
【解析】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可知,三个图形对应底边上的高一样长,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分析可知,三个图形对应底边上的高一样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的知识点,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1.A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根据三角形有三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解答即可;
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点A(4,5)的位置是第4列第5行,向下平移3格,列数不变,行数减3,变成第5﹣3=2行,现在的位置是第4列第2行,即(4,2),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利用2根5厘米和2根3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5厘米、5厘米、3厘米和5厘米、3厘米、3厘米的两种三角形,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算式5□□×4□的积只是四位数,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三角形有三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点A(4,5)的位置是第4列第5行,向下平移3格,列数不变,行数减3,变成第5﹣3=2行,现在的位置是第4列第2行,即(4,2),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特征、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三角形有三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以及数对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2.C
【解析】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1,它们的差不变;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1,它们的差不变;
可以把198看成200﹣2,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
【解答】解:分析可知,计算器上数字键“8”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634﹣198,算式634﹣200+2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计算器的应用以及加减法运算知识,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算式中的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23.C
【解析】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不变,所以周长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没有变化。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四边形周长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D
【解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回收、节电、节水、绿色食品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辨识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5.C
【解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286千=286000
故选:C。
【点评】此题是考查整数的写法,分级写即可快速、正确地写出。
26.C
【解析】根据题意,想求每本笔记本多少元,可以选择下面条件中的:①小宇比小雅多用了10元,③小雅用了15元,④小宇买了5本笔记本。根据③小雅用了15元,①小宇比小雅多用了10元,可以求出小宇用了15+10=25(元),然后根据④小宇买了5本笔记本,结合总价÷数量=单价,用25÷5=5(元),解答即可。
【解答】解:分析可知,三位同学买同样的笔记本,想解决“每本笔记本多少元”的问题,可以选择下面条件中的:①小宇比小雅多用了10元,③小雅用了15元,④小宇买了5本笔记本。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7.A
【解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第三条边如果是8厘米,8+8=16(厘米),8厘米、8厘米、16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是16厘米,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相加就是它的周长。
【解答】解:8+16+16
=24+16
=40(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40厘米。
故选:A。
【点评】熟记三角形三边关系和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四.操作题(共1小题,共4分)
28.(1)
(2)垂线。
【解析】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如图:
(2)BC边上的高其实就就是过A点作线段BC的垂线。
故答案为:垂线。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三角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
五.应用题(共6小题,共36分)
29.57元,33元。
【解析】如图:,姐姐给妹妹12元,那么两人的钱数正好相等,就是把姐姐比妹妹多的钱数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给妹妹,姐姐比妹妹多(12×2)元零花钱。(和﹣差)÷2=小数,姐妹两人零花钱总数减去姐姐比妹妹多的零花钱数再除以2即可算出妹妹有零花钱多少元,姐妹两人零花钱总数减去妹妹的零花钱数即可算出姐姐有多少元零花钱。
【解答】解:12×2=24(元)
(90﹣24)÷2
=66÷2
=33(元)
90﹣33=57(元)
答:姐姐有57元,妹妹有33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和差问题,(和﹣差)÷2=小数,解题关键是理解“如果姐姐给妹妹12元,那么两人的钱数正好相等,则姐姐比妹妹多2个12元”。
30.1176米。
【解析】先算出甲和乙一天共开凿的长度,再乘天数即可。
【解答】解:46+52=98(米)
98×12=1176(米)
答:这条隧道长1176米。
【点评】做题关键在于理解题目数量关系式,总量等于工作效率乘时间。
31.6420件。
【解析】平均每小时可分拣428件快递,要算15个小时分拣的数量,只需用428乘15即可。
【解答】解:428×15=6420(件)
答:它15个小时能分拣6420件快递。
【点评】总数量=每小时分拣的数量×时间,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2.30千米。
【解析】用上海到南京的距离除以甲车的速度,求出甲车到达上海所需的时间,用这个时间乘乙车的速度求出这段时间内乙车行驶的路程,最后用总路程减去乙车行驶的路程,就可以得出乙车距离上海的距离。
【解答】解:270﹣270÷90×80
=270﹣3×80
=270﹣240
=30(千米)
答:当甲车到达上海时,乙车距离上海30千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33.150米。
【解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两人的路程,再相减,据此解答。
【解答】解:80×30﹣75×30
=(80﹣75)×30
=5×30
=150(米)
答:30分钟后两人相距150米。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知道路程=速度×时间是解答关键。
34.320;25;4;30;4天。
【解析】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25乘8,求出8天加工的零件个数;再用320减去8天加工的零件个数,求出剩下的零件个数;最后用剩下的零件个数除以30,即可求出还要加工多少天。
【解答】解:
零件一共 320个 前8天 每天 25件
还要加工 4天 每天 30件
(320﹣25×8)÷30
=120÷30
=4(天)
答:还要加工4天。
故答案为:320;25;4;30。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