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新初二-物理-讲义+出门测-第6讲 透镜基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新初二-物理-讲义+出门测-第6讲 透镜基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8 09:06:56

文档简介

第六讲透镜基础
学习目标
1.认识透镜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
2.掌握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学会透镜作图
3.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难
1.熟练掌握透镜作图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熟练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肉容一以识及特殊光线
知识解析
透镜的种类
透镜可分为以下两类: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0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典例精练
例1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E
(①属于凸透镜的是丹BD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亨
(2)属于凹透镜的是C飞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园通的也月
例2一块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其形状如图所示,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一能使光
会聚的是
例3)
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
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份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例4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大
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
B.b
C.c
D.d
例5
在如图的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例6一束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A.一定是平行光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会聚于焦点
D.可能是发散光束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例7玻璃砖中有一气泡,其剖面如图所示,图中的平行光线经过玻璃砖后将会(
A.平行射出
C.发散
气泡
B.会聚
D.全部反射回来
例8小明利用大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0C
空纸
白纸
例9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内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识解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火柴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典例精练
例10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00
T巾中T印
吓两i饰中可平
(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00cn: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实验前,在光具座上依次插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它们的高
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且一面度。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的话,应该将光屏向上(选填
“上”或“下”)调节:
)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乐小(选填“放大”或
“缩小”)的实像;
④接着将蜡烛向右移动10 此时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嘶倒立、等大
(选填“放
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⑤)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0处,调节光屏,不北选填“能”或“不能”)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
因为此时成的是血像(选填“虚”或“实像”)。
例将一只点燃的蜡烛立于凸透镜的一侧,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一个烛焰的像,
若用一不透光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光屏上0(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C.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例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
是图中的0乃
例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用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晴如图A的情形,物
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土<生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
条件是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1.认识透镜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
2.掌握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学会透镜作图
3.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熟练掌握透镜作图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熟练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透镜的种类
透镜可分为以下两类: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每个透镜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它是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用字母“O”表示,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都不改变传播方向.通过光心O和透镜任意一个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即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原来入射光线沿原方向传播后更加向主光轴靠拢,使它的光束变窄.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即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原来入射光线沿原方向传播后更加远离主光轴,使它的光束变宽.
注: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不一定都能交于一点,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也并不一定都是散开的.如图所示,甲图对光也是起会聚作用,乙图对光也是起发散作用.
凸透镜会聚太阳光把纸点燃冬捕仪式上利用冰凸透镜取火 野外生存用水凸透镜取火
透镜的基本概念
1.焦点:通过上述透镜对光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如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也是光斑最小、最亮的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且关于光心对称,用字母“F”表示.
2.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相交于主光轴一点.由于这一交点F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点,因此我们把它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3.焦距: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与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2)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3)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5.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与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2)延长线经过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3)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A B C D E
(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
(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
一块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其形状如图所示,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_________,能使光线
会聚的是_________
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 B.b C.c D.d
在如图的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一束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会聚于焦点 D.可能是发散光束
玻璃砖中有一气泡,其剖面如图所示,图中的平行光线经过玻璃砖后将会()
A.平行射出
C.发散
B.会聚
D.全部反射回来
小明利用大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1.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到右按顺序固定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并调节好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点燃蜡烛,把蜡烛移到最左端,光屏移到最右端,把凸透镜往光屏方向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即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即为f;
3.把凸透镜移到中间,并移动蜡烛和光屏:
(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发现在光屏上能找到一个清晰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想一想为什么是实像 );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上,移动光屏位置,发现在光屏上能找到一个清晰的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
(3)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发现在光屏上能找到一个清晰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4)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上,移动光屏位置,发现在光屏上不能得到像;
(5)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之内,移动光屏位置,发现在光屏上找不到一个清晰的像,而从光屏一侧,对着凸透镜看,能发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想一想为什么是虚像 ).
注意:若是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则得到的像不在光屏中心,若像呈现在光屏上方,需要把蜡烛往上移动;若像呈现在光屏下方,需要把蜡烛往下移动,直到像呈现在光屏中心.
凸透镜成像规律
根据上面的实验,填写下列表格:
物距(u) 像距(v) u与v大小关系比较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u=2f
fu=f
u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实验前,在光具座上依次插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的话,应该将光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接着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此时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5)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调节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因为此时成的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像”)。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立于凸透镜的一侧,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一个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光屏上()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C.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B.
D.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
A.等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现在把发光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焦点5cm处,能成的像是()
A.放大的像 B.缩小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大于30cm B.小于15cm C.等于30cm D.大于15cm,小于30cm
小强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发光物体放在距凸透镜50厘米处时,能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厘米 B.30厘米 C.40厘米 D.50厘米
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6cm处得到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8cm B.10cm C.16cm D.32cm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A.8cm20cm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烛焰的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光屏远离透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清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
A.远离凸透镜,变大 B.远离凸透镜,变小 C.靠近凸透镜,变大 D.靠近凸透镜,变小
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下面的光学元件中可以实现的有()
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cm B.6cm C.7cm D.12cm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C.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
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实像
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0,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烛焰与透镜距离为25cm,左右移动光屏到恰当的位置时,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实像,这个像是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若烛焰与透镜距离调整为10cm,像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图中H点为凸透镜二倍焦距处,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的实像。
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利用平行光粗测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cm;
(2)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填“放大”或“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的两个透镜( )
A.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
B.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
C.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
D.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
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反射而失去光泽
B.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C.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下列对两透镜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甲透镜 乙透镜
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
C.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D.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乙透镜是凸透镜
小明同学模拟投影仪成像原理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让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小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向右移动少许
B.蜡烛向左移动多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少一点
C.蜡烛向左移动少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多一点
D.只需要将蜡烛向左移动
小强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发光物体放在距凸透镜50厘米处时,能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厘米 B.30厘米 C.40厘米 D.50厘米
完成光路图。
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光源发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凸透镜的焦距f=_____
cm;小华将光源由图示位置缓慢向右移到35cm处,观察到光屏上光斑_____(填字母)。
A.缓慢变大 B.缓慢变小 C.大小不变 D.逐渐消失
(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处时,移动光屏,
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小华用不透明纸将透镜遮去一半,发现光屏上像的大小_____(填“变小”或“不变”)、亮度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小华将光屏取走,那么_____(填字母)。
A.不可能再看到像 B.烛焰不再成像
C.烛焰经凸透镜成虚像 D.烛焰仍成实像且像仍在原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