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新初二-物理-讲义+出门测-第10讲 光学总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新初二-物理-讲义+出门测-第10讲 光学总复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8 09:10:16

文档简介

第十讲光学总复习
重点难点
复习巩固
1.光学作图
2.
物体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
3.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规律
4.凸透镜成像规律
题型一:光学作图(10*2=20分)
例戏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甲图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光路图(0
为眼晴)
题2(1)如图所示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
光线;
空气
¥1
(②)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例3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请在如图中画出物体B所对应的像AB'
B
(2)如图所示是小强在纸杯上蒙上一层塑料膜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焰(用B表示)
在塑料膜上成的像(用箭头AB表示)及光路图:
小飛
塑料膜
(3)如图所示,在平面镜前站立有A、B两位同学,请画出B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A同学的光路图。
B
777777777777777777
(4)如图所杀,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径迹(请保留作图
痕迹¥名
玻璃砖
(5)如图所示!
二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
和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0°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6)如图所示,A是放在凸透镜前的一支蜡烛,A'是蜡烛A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蜡烛A的
焰发出的这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题型二:小孔成像、影子(20分)
例4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最小,对紫
光的偏折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太阳光
光屏
A.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
B.
将光屏靠近三棱镜,光屏上的彩色光带会变宽
C.太阳光是由红光、绿光和蓝光这三种色光组成的
D.该现象可以解释彩虹的形成
例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B.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
C.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D.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
例6同学们在课下的实践中是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7”形孔,让太阳垂直照射
到“口”形孔上,去观察地面上的光斑?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A、“了”形
B、“A”形
C、圆形
D、无法判定
例7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喑室里用红光照射放在白色瓷盘中的黄色香
蕉,站在旁边的人将看到瓷盘呈1色,香蕉呈

例8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包敬
现象: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用
红墨水染红了一块,则该被染红的区域在放映过程中将反射红色光
(选填“红色光”或“各
种颜色的光”)。
例9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
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士要是光的自修活。如果将“小
兔”靠近灯光,那么屏幕上小兔的影了将及大一(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10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面积约为0.5m的三角形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
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灯抱状的光斑。向下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
废小。
0
117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复习巩固
光学作图
物体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题型一:光学作图 (10*2=20分)
戏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甲图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光路图(O为眼睛)。
(1)如图所示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请在如图中画出物体AB 所对应的像
(2)如图所示是小强在纸杯上蒙上一层塑料膜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焰(用AB表示)在塑料膜上成的像(用箭头表示)及光路图;
(3)如图所示,在平面镜前站立有A、B两位同学,请画出B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A 同学的光路图。
(4)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径迹(请保留作图痕迹)。
(5)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6)如图所示,A是放在凸透镜前的一支蜡烛,A'是蜡烛A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蜡烛A 的烛焰发出的这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题型二:小孔成像、影子 (20分)
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最小,对紫光的偏折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 B.将光屏靠近三棱镜,光屏上的彩色光带会变宽
C.太阳光是由红光、绿光和蓝光这三种色光组成的 D.该现象可以解释彩虹的形成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B.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
C.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D.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
同学们在课下的实践中是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垂直照射到“▽”形孔上,去观察地面上的光斑?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Δ”形 C、圆形 D、无法判定
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放在白色瓷盘中的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人将看到瓷盘呈 色,香蕉呈 色。
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用红墨水染红了一块,则该被染红的区域在放映过程中将反射 (选填“红色光”或“各种颜色的光”)。
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小兔”靠近灯光,那么屏幕上小兔的影子将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面积约为0.5mm2的三角形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状的光斑。向下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如图1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蜡烛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填选“有”或“无”)关。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________(选填“远”“近”),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________(填选“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________(选填“像”或“影子”)。
(4)小明测出了树荫下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m。
题型三: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20分)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入射光线,玻璃在    (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则此时( )
A.入射角增大了5°反射角增大了5° B.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1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5°
小明从远处走近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
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
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望镜。现在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观察到的像是
B. C. D.
小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像与他的距离为 m。当他向左转头时,镜中的像向 (选填“左”或“右”)转。若他在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12小时制)。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
后的像,如图1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2)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点燃蜡烛 (填“A”或“B”),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5)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2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她的距离是 m。
小明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明在选择器材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选填“观察”或“确定”)像的位置;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便于比较 关系。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若此时发现棋子A成像不够清晰,可以将手电筒对着 (选填序号)照射。
A.棋子A B.棋子A的像 C.棋子B D.平面镜
(3)为验证“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棋子B的位置, (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白卡片,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像是虚像。
(4)同桌的小华用“字母F”的右侧正对玻璃板代替棋子进行实验,那么“字母F”在玻璃板中的像是 _________(选填序号)。
题型四: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20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光学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C.“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对此做法解释正确的光路图是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下面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
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C.阳光通过凸透镜可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来矫正近视的
如图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要使画面变大些,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投影片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投影片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投影片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投影片间的距离
如图(a)所示,圆柱形玻璃瓶里装满水,一名学生站在玻璃瓶的左侧,小明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校服上校徽的像。此时玻璃瓶相当于图(b)的透镜 (选填甲/乙);
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根据你在课堂上探究得到的实验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B.当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C.当时,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D.蜡烛从距透镜12cm处移到18cm处,像变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
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②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
③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
④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小明的操作方案如图所示,他的方案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2)小明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案,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若在测量的过程中,白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最亮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L,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或“小于”)L。
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透镜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所示,太阳光经过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判断,该透镜可以制作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2)小明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眼镜片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他把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出现了蜡烛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像是倒立 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4)如图乙所示,若透镜不动,把蜡烛往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成再次成清晰的像,则光屏要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5)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丙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保持蜡烛和
光屏不动,只需将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本节课未设置出门测,
取课上练习总得分为本节课出门测得分,填空题一空一分,选择题一题两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