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30 08:4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抱歉 鞠躬尽悴 B.狂澜 苛捐杂税
C.繁琐 大廷亠众 D.闲瑕 微不足道
2.下列与“秋天来了”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 B.她的眼睛 C.雷声响起 D.发展经济
3.下列各句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为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二、名句名篇默写
4.默写
(1)宣室求贤访逐臣, 。(李商隐《贾生》)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4)韩愈《晚春》中的诗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小王读出了“落花”欲留春驻的浪漫;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两句,小王又读出了“落花”甘愿奉献的深情。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丙】
训子汝舟
尔既奉母弟居金华,务宜体我寸心,常持勤敬与和睦。凡家庭间能守得几分勤敬,未有不兴;能守得几分和睦,未有不发。若不勤不和之家,未有不败者也。尔昔在侯官①,将此四字于族或人家验之,必以吾言为此证也。
(选自《林则徐家书》,有改动)
【注】①侯官:地名,在今福建,林则徐的家乡。
5.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字。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
(2)【丙】文“尔既奉母弟居金华”中“既”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久 B.即,便 C.全 D.已经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7.根据选文填空。
篇目 体裁 作者 内容 主题思想
甲 七绝 (1) 描绘了壮丽的自然之景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乙 寓言 欧阳修 (2) 熟能生巧
丙 家书(“书”即(3) 林则徐 阐明家庭兴旺要则 教育儿子要守(4) “□□”、“□□”四字
8.三篇诗文作者都善于用精当的词语表现人物形象。【甲】诗中的“ ”一词,体现诗人有勇气和决心的变革者形象。【乙】文以“忿然”一词,刻画出一个“ ”的康肃公;【丙】文林则徐以“ ”一字表现了一个对儿子严格要求且殷切期待的父亲形象。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为有不为
①“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②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什么叫“应该”呢?这有点像仁义的“义”字。韩愈给“义”字下的定义是“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应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要想从哲学上从伦理学上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要写上一篇长篇论文,甚至一部大书。我没有这个能力,也认为根本无此必要。我觉得,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③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须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④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⑤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吗呀。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⑥通过上面举的一个小恶的例子和一个大善的例子,我们大概对大小善和大小恶能够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了。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⑦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尝到甜头,又没被人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
⑧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2021年2月23日
9.第⑦段中“打鼓”在文中的意思是 。
1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1.本文语言既精准又生动。结合第⑦段画线句具体分析这两个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哥儿俩
凌叔华
①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特别像小孩子们的表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②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③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④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⑤“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⑥“给野猫吃了!”妈妈的声音非常沉重迟缓。
⑦“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⑧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捉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你哪舍得打它呀?这样偷吃的猫,你还偷偷给它鱼骨头吃呢!”大乖站住了板起脸来像大人一样声容严厉。“我的少爷,我怎会护着它?给它鱼骨头吃,是因为看它饿得太可怜罢了。”厨子笑着道。
⑨“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妈低声吩咐厨子。
⑩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蹓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一只黑色的大猫斜躺在一旁,一只小猫伏在她胸前肚子上吃奶,大猫微微闭着眼睛得意地看着,其余两只爬在一边。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他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他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他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他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哥哥,你瞧他跟他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12.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
小说故事情节 小哥儿俩心理反应
望着七叔叔带来的八哥 (1)
(2) 伤心、气愤
看到纸箱里野猫喂小猫吃奶 (3)
13.在小哥俩没看到猫时,作者用“它”来称呼野猫,文章最后则用“她”和“他们”来称呼猫妈妈和小猫们。这种称呼上的变化作用是
14.下列对小说内容和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人和事表现出了和谐的家庭氛围。
B.文中的小哥儿俩爱憎分明且富有同情。
C.文章表现了对纯真心灵和善良人性的礼赞。
D.小哥儿俩对野猫态度转变表现出动物比人更值得信赖。
15.小哥儿俩的妈妈对儿子们的培养教育符合季羡林先生“有为有不为”的原则,请结合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五、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回答问题
16.在学校举办读经典书籍的活动中,某同学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文段批注和整本书的读书卡片。请你仔细阅读原文及批注,完成下面的题目。以下是这位同学做的文段批注,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批注A B.批注B C.批注C D.批注D
17.以下语段中(A)处应填 (人名),(B)处这项工作指的是创作 (书名)
从这天起,文学创作就以加倍的速度向前推进了。一个月内,(A)写了那么多,连他本人也感到很吃惊。加丽亚满怀同情,积极帮助他工作。她的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响着。遇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她总要念上好几遍,并为他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幢楼房里,她几乎是唯一一个相信他可以完成这项工作(B)的人。其他人都觉得这是徒劳无益的,认为这只是他闲得无聊,在借此消磨时光而已。
18.以上两段文字都体现了小说主人公的“有为”,但是人物的命运却不同,其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80字左右)
六、作文
19.在青春成长的路上,总有那么一个人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思想的“近”……他(她)给你帮助、安慰,为你排忧解惑,陪你成长……
请以“离我最近的那个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多件事(多材料)的文章。
要求: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双袖龙钟泪不干 有约不来过夜半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5. 擅长 D 6.(卖油翁)看见他射出十支箭中了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7. 王安石 叙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 信 勤敬和睦 8. 不畏 傲慢(或:自负、骄傲) 心里不安(或:担心、害怕)
9.心里不安(或:担心、害怕),在文中形容贪污少量财物时心里不安。 10.(1)“应该”;(2)善恶、应该不应该有大小之别;(3)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 1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引用俗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小恶不加以制止会发展成大恶,体现语言的生动性;“往往”“一旦”“终至于”等词语准确地阐述了贪污行为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语言的精准性,两者结合有力地论证了大小善和大小恶有联系的观点。
12. 欢喜(或:高兴、喜爱) 发现八哥被野猫吃了 同情(或:怜悯、喜爱) 13.称呼的变化体现了小哥儿俩对野猫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憎恨到后来的同情喜爱,也表现了他们纯真善良的天性,使文章情感更细腻,主题更突出。 14.D 15.妈妈说“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体现了妈妈的“有不为”,即不主张过度惩罚有孕的野猫,这是一种善良和宽容,符合“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原则,同时也引导孩子学会体谅和尊重生命,符合季羡林先生“有为有不为”中对善的追求。
16.C 17. 保尔·柯察金 《暴风雨所诞生的》 18.祥子的“有为”因黑暗社会压迫而失败,保尔的“有为”因自身坚强意志和他人支持而成功,社会环境和个人意志是主因。(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两方面分析两人命运不同的原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