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2025年5月19日下午,华为全球首发折叠屏笔记本,展开后屏幕达18英寸,折叠后收缩至13英寸便携形态,搭载鸿蒙5系统,集成小艺AI助手。该AI助手基于海量数据训练,支持实时语音转文字、会议速记等智能办公功能。根据阅读材料,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文本都是结构化的数据
B.语音只有进行数字化后才能被计算机处理
C.材料中的“18”,即使脱离语境,也是有意义的
D.不同格式的数据必须保存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中
2.2025年5月19日下午,华为全球首发折叠屏笔记本,展开后屏幕达18英寸,折叠后收缩至13英寸便携形态,搭载鸿蒙5系统,集成小艺AI助手。该AI助手基于海量数据训练,支持实时语音转文字、会议速记等智能办公功能。下列关于“小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手工构造知识库+推理引擎”的专家系统
B.发音是否标准不会影响它的识别率
C.语音转文字功能属于联结主义人工智能
D.它可以取代人类部分工作岗位,应该禁止其发展
3.2025年5月19日下午,华为全球首发折叠屏笔记本,展开后屏幕达18英寸,折叠后收缩至13英寸便携形态,搭载鸿蒙5系统,集成小艺AI助手。该AI助手基于海量数据训练,支持实时语音转文字、会议速记等智能办公功能。若某电脑门店收到1000位顾客对该款笔记本的预定需求。为实现对顾客信息的管理,门店拟采用二进制对每位顾客进行不同编码登记,则所需的二进制位数最少是( )
A.7 B.8 C.9 D.10
4.某停车场启用无人收费系统,利用进出口摄像头自动识别车牌,记录车辆入场时间和出场时间,进而计算停车费用。车主扫描二维码并输入车牌,即可完成费用结算,结算后系统自动抬杠放行。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停车费用在用户手机上完成计算
B.该系统具有数据输出功能,但不具备数据输入功能
C.车辆入场时间和出场时间存储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D.断电时该系统无法提供服务,说明该系统本身具有安全隐患
5.某停车场启用无人收费系统,利用进出口摄像头自动识别车牌,记录车辆入场时间和出场时间,进而计算停车费用。车主扫描二维码并输入车牌,即可完成费用结算,结算后系统自动抬杠放行。下列关于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的网络资源是指数据资源
B.该系统进行数据传输需遵循TCP/IP协议
C.车主手机必须与该系统的服务器在同一局域网
D.该系统搭建完成后无需进行网络连通性的测试
6.某停车场启用无人收费系统,利用进出口摄像头自动识别车牌,记录车辆入场时间和出场时间,进而计算停车费用。车主扫描二维码并输入车牌,即可完成费用结算,结算后系统自动抬杠放行。为提高该系统信息安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为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同的权限 B.对数据进行加密后再存储
C.定时更新杀毒软件,开启防火墙 D.在不同的地域建立备用系统
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完该部分流程图后,输出的结果可能是( )
A.1 13 B.4 6 C.9 3 D.16 2
8.栈初始为空,经入栈出栈操作后,栈又为空。若入栈顺序是“琴”“棋”“书”“画”,则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中,以“画”为第三个出栈的序列个数是( )
A.4 B.5 C.6 D.7
9.用一维数组表示某二叉树,如图所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E F G H
下列关于该二叉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度为2的节点有4个
B.节点G的父节点是F
C.节点E在中序遍历序列与在后序遍历序列的位置序号相同
D.若补全成高度为4的满二叉树,则需增加5个节点
10.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nums=[[3,7,5,8,2],[16,14,2,1,13]]
result=[-1]* len(nums)
for i in range(len(nums)):
left=0
total= sum(nums[i]) #求和
for j in range(len(nums[i])):
if 2*left == total-nums[i][j]:
result[i]=j
break left+= nums[i][j]
print(result)
执行该程序段后,result的值是( )
A.[2,1] B.[1,2] C.[1,-1] D.[-1,-1]
11.学校正在举办一场网络安全竞赛,包含一道字符串加密的挑战题目,以下是实现该加密功能的Python程序段:
import random
s="study"*2
k= random.randint(1,3)
for i in range(k):
s=s[-1]+s[:-1]
s=s[:k]+s[-k:]+s[k:-k]
该程序段执行后,变量s的值不可能是( )
A.udyyststud B.ydstudystu C.dytustudys D.tudyudysst
12.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d=[[None,2],[8,3],[1,5],[9,4],[7,-1],[5,1]]
head=0; start=2; end=4
p= pre= head
for i in range(start):
pre=p
p=d[p][1]
last=-1; cur=p
for i in range(end-start+1):
nxt=d[cur][1]
d[cur][1]= last
last= cur
cur= nxt
d[pre][1]= last;d[p][1]= cur
t=d[head][1]
while d[t][1] != -1:
print(d[t][0],end='→')
t=d[t][1]
print(d[t][0])
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A.1→9→8→5→7 B.7→9→8→5→1 C.1→5→8→9→7 D.7→1→9→8→5
二、操作题
13.数组的度的定义是数组中任一元素出现次数的最大值。现给定一个非空数组a,计算a的度并求出拥有相同度的最短连续子数组的长度。
如:a=[1,2,3,2,1],元素1和元素2的出现次数最大,均为2次,故该数组的度为2。拥有相同度的最短连续子数组为[2,3,2],所以返回长度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a=[1,2,2,3,1,2,4],则拥有相同度的最短连续子数组的长度是
(2)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获取非空整数数组a,代码略
d={}; maxcnt=0
for i in range(len(a)):
if a[i] not in d:
①
else:
d[a[i]].append(i)
if len(d[a[i]])> maxcnt:
②
minlen= len(a)
for i in d:
if len(d[i]) == maxcnt:
curlen=③
if curlen < minlen:
minlen= curlen
print("拥有相同度的最短连续子数组长度为:",minlen)
14.某设备装配涉及n道工序,工序编号为0到n-1,且工序之间不存在回路。工序作业需遵循以下规则:
①每道工序可具有0个或多个后续工序,同时也可具有0个或多个前置工序。
②对于任意一道工序,仅当其所有前置工序均已完成时,方可启动该工序的作业。
③在不违背前述两条规则的前提下,不同工序之间可同步作业。
(1)完成所有工序即代表该设备装配完成。如图a所示,完成图a设备的装配,至少需要21(9+4+8)小时。现结合图b,请问图b设备完成装配至少需要 小时(填数字)。
(2)定义init_data(n,data)函数,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参数n为工序数量,参数data存储了工序编号、后续工序以及该工序耗时(单位:小时),如data=[[0,1,2],[0,6,2],[1,3,3],[2,5,9],[3,4,2],[4,5,1],[5,7,4],[6,7,5],[7,-1,8]]。请在划线处补充代码。
def init data(n,data):
nexts=[[] for i in range(n)] #各工序后续工序列表
pres_num=[0]*n #各工序前置工序数量
times=[0]*n #工序耗时列表
for item in data:
times[item[0]]= item[2]
if item[1] != -1:
nexts[item[0]].append(item[1])
return pres num,nexts,times
(3)实现计算各道工序最早完成时间的Python程序如下,运行结果如图c所示,请在划线处补充代码。
def calc_times(n,pres_num,nexts,times):
p_times=[0]*n;f=[0]*n
que=[-1]*n; head=0; tail=0
for i in range(n):
if ① :
f[i]= times[i]
que[tail]=i
tail +=1
while head < tail:
②
head+=1
print("当前工序:",pid,"耗时(仅本工序):",times[pid],"本工序最早完成时间:",f[pid])
for j in nexts[pid]:
if p_times[j] < f[pid]:
p_times[j]=f[pid]
pres_num[j]-=1
if pres_num[j] == 0:
f[j]=③
que[tail]=j
tail+=1
n=8
data=[[0,1,2],[0,6,2],[1,3,3],[2,5,9],[3,4,2],[4,5,1],[5,7,4],[6,7,5],[7,-1,8]]
pres_num,nexts,times= init_data(n,data)
calc_times(n,pres_num,nexts,times)
三、综合题
15.某小组为探究降雨量对室内湿度的影响,搭建智能监测系统:在5个典型住宅各设1个监测点,智能终端获取雨量、湿度、水位等传感器数据,通过IoT模块传输至Web服务器,服务器据此判断是否启动预警并通过智能终端控制执行器。预警机制为:当室内湿度超过设定阈值,触发Ⅰ级预警,预警指示灯亮;当室内湿度连续3小时超过设定阈值,触发Ⅱ级预警,启动通风系统;当降雨量超50mm且检测到积水,触发Ⅲ级预警,启动声光报警。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系统中,传感器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单选,填字母:A.只能由传感器到智能终端/B.只能由智能终端到传感器/C.既可以由传感器到智能终端也可以由智能终端到传感器)。
(2)该系统实施双模式数据采集策略。其中,基础模式设定为每3小时采集一次室内湿度数据;触发模式则在降雨量累计增加5mm时即时启动,此时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缩短至1小时。则控制时间间隔的代码应在 (单选,填字母:A.传感器/B.智能终端/C.服务器)的程序代码中。
(3)系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若loT模块发生故障(假设系统内没有其他故障),以下现象中,可能会出现的是 (多选,填字母)。
A.无法通过浏览器打开任何系统页面
B.可以打开历史数据页面,但是某时刻后接收到的数据异常
C.可以打开历史数据页面,但是缺失某时刻之后的数据
D.服务器能实时接收到最新数据,据此判断是否启动预警
E.现场观察到应启动Ⅲ级预警,但未触发声光报警
(4)针对系统的Ⅲ级预警,仅启动声光报警的响应力度不足,请再补充两种应对措施。
(5)研究小组将系统中近3年各监测点的数据导出到文件" data.xlsx"中,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现要由高到低输出2024年各监测点的总降雨量(如图b所示),再用总降雨量最高监测点的2024年的湿度数据绘制柱形图(如图c所示)。
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选择合适的代码填入划线处(填字母)。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 pd.read_excel(" data.xlsx")
df1=①
df2=②
df2=③
print(df2)
uid=df2.at[df2.index[0],"监测点"]
df3=④
plt.bar(df3.月份,df3.湿度) #绘制柱形图
#设置绘图参数,并显示如图c所示的柱形图,代码略
①②③④处可选代码有:
A.df1.groupby("监测点",as_index= False).降雨量.sum()
B.df1.groupby("监测点",as_index= False).降雨量.count()
C.df[df.年份==2024]
D.df[df.监测点== uid]
E.df1[df1.监测点== uid]
F.df1.sor_values("降雨量",ascending= False) #降序排序
G.df2.sort_values("降雨量",ascending= False)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B A C B C A
题号 11 12
答案 D A
13. 5 d[a[i]]=[i] maxcnt= len(d[a[i]]) d[i][-1]-d[i][0]+1
14. 16 pres_num[item[1]]+=1 pres_num[i]==0 pid= que[head] p_times[j]+ times[j]
15. A B CE 1.自动启动屋顶排水泵 2.以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发送通知 3.自动开启除湿机 4.自动关闭全屋门窗;或其他合理答案 C A G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