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
-----学情分析
授课教师:来 伟 单位:邹城市大束中学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学习本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其思想和方法就为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搭好了阶梯。在上节课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元”和“次”去发现并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本节课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法,学生将通过比较所列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系数特征,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通过代入达到消元的目的,从而领会消元思想,掌握代入消元法。
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这也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枯燥、乏味,加上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强,使得这章内容的教学难度增大,为此,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突破难点。第二,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提高学生解方程组的计算能力,是本节课的重点任务,为此,强化运算步骤和解题格式,灵活组织学生较好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积极思考,跃跃发言,相互交流,小组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疑难问题能在小组内提出,并大部分通过生帮生得到解决。在展示环节,小组代表能大方、条理地汇报合作成果。通过课堂检测,随堂观察也可看出大部分同学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学生能熟练完成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题目,综合能力达到课标要求,还需要一定量的练习,一段时间的训练才可真正落实。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
-----效果分析
授课教师:来 伟 单位:邹城市大束中学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本节课来老师通过环环紧扣的环节,层层展开教学内容。以“肯德基店活动促销”为背景,设计答问题、赢大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导入题目设计上有为下一步探究例题做铺垫。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身边的数学。用“冰激凌和汉堡问题”让学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比较之下,观察对比,讨论得出消元思想和代入法的实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合作、竞争式的课堂学习,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用“冰激凌和汉堡问题”----引言中的问题---例题,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体会、掌握代入消元法解题的步骤和格式,接着以“一展身手,答对有奖”环节,组织学生课堂学习,检验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拿下本节课的重点。过学生合作探究,独立完成,交流展示真正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学生上台板演展示,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的情况很好。通过“作业与检测”环节,加强了课堂训练,注重了计算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另外,来老师教态自然,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能够灵活驾驭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学水平。总之,教学环环递进,步步铺垫。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为切实贯彻这一理念,在课堂上,来老师采用多种形式: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竞赛等。例如:在情境导入的环节中有小组讨论,引入新课例题时进行合作探究。小组间竞赛、汇报展示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总之,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服从指挥,主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大方表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展示、课堂训练,表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做好教师自己的角色。教师是整堂课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做为策划者,来老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选取学生喜好的形式,在题目设计上,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注重分散难点、聚集焦点、直击考点。做为组织者,来老师在课上,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任务,启发式提问、精当的讲解、适时的点拨,推动了教学活动的展开,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发现问题,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评课教师:大束中学数学教研组
组长:刘伯新 记录:孙中平 整理:来维彩
2016年4月20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
-----教学反思
授课教师:来 伟 单位:邹城市大束中学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经过精心备课,深入钻研课标、教材,了解学情,在备课组其他老师帮助下,我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完成录制。回顾整个备课、上课过程,有着成功的经验,也有明显的不足。现总结如下,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
成功的几点做法:
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本节课首先设计情境,导入新课,以“肯德基店活动促销”为背景,设计答问题、赢大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导入题目设计上有为下一步探究例题做铺垫。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身边的数学。用“冰激凌和汉堡问题”让学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比较之下,观察对比,讨论得出消元思想和代入法的实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合作、竞争式的课堂学习,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用“冰激凌和汉堡问题”----引言中的问题---例题,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体会、掌握代入消元法解题的步骤和格式,接着以“一展身手,答对有奖”环节,组织学生课堂学习,检验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拿下本节课的重点。课堂小结中紧抓要点和作业设计中注意学生易出错的地方。总之,教学环节紧紧相扣、环环递进,步步铺垫。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为切实贯彻这一理念,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竞赛等。例如:在情境导入的环节中有小组讨论,引入新课例题时进行合作探究,积学生合力完成新课学习。几个同学的精彩讲解展示,也说明学生用心钻研,积极思考取得良好效果。小组间竞赛、汇报展示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踊跃表现过足主人瘾。
3、做好教师自己的角色。教师是整堂课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课前做好策划者,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选取学生喜好的形式,在题目设计上,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注重分散难点、聚集焦点、直击考点。在课上做好组织者,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任务,通过提问、表扬、启发、点拨等方式推动学习活动的展开。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发现问题,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尝试解决。
不足之处:
1、语言亟待琢磨锤炼。在课堂上,我的语言有几处出现重复、啰嗦,表达不准确、不简练、普通话不标准、不生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刻意去注意、反思,常看看录像视频,从教态到语言,不断纠正我身上的毛病。再着,通过上网观看优秀的教学案例视频,学习名师的风范。
2、驾驭课堂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面对镜头、面对众多的听课专家、老师,学生紧张放不开。此时,需要上课老师做好学生的鼓动引导工作,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突发事件,我在处理得不到位,没能拓展到一定高度。如:课堂小结显得仓促,苍白。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及时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敬请领导、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来 伟
2016年4月20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一课时)代入消元法
授课教师:来 伟 单位:邹城市大束中学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代入消元法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培养数学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是“消元”, 经历从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 教 材 分 析 】 教 学 重 点: 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 学 难 点: 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是“消元”。
【 教 学 方 法 】 自主、合作、探究
【 教 具 准 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 学 过 程 】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意图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 《喜 讯》
炎炎夏日即将来临,想吃汉堡、冰激凌吗?让我们走进肯德基,答问题,赢大奖!同学们赶快挑战吧!
比一比,谁最快!
请把二元一次方程 2y + x = 3 改写成:
1.用含 y 的式子表示 x 的形式,即:
x =3 – 2y
2.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y 的形式,即:
y =
选择谁?更简单!
把二元一次方程 x - 3y = 4 改写(二选一)
1 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y 的形式,
2 用含 y 的式子表示 x 的形式
我选择表示 更简单 ?因为
记住:今后这种变形,我要选 简单的来表示。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
学生讨论哪表示方法种简单。
趣味引入,设置情境。
会用x表示y,或用y表示x,为变形代入打基础。
为选择合适的变形做基础。
2
议一议,谁最棒
(问题)如果一个汉堡比一杯冰激凌多6元,买一杯冰激凌和两个汉堡共需30元,你能算出一杯冰激凌、一个汉堡各多少元吗?
解法一 列一元一次方程
解:设一杯冰激凌为x元,则一个汉堡为(x+6)元,则 x+2(x+6)=30
解法二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设一杯冰激凌为x元,一个汉堡为y元,则
y-x=6
x+2y=30
观察 思考
对比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①未知数的数量②一元一次方程中的(x+6)代替了方程②中的谁的位置?为什么能代替?③ 通过变形代入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了什么样的方程?
1:教师演示代入法的原理(见课件)
2:展示解答过程.(见课件),提示代入法的步骤.
归纳小结: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再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记住:
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如x=或y =),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四个步骤:
变------代--------求--------写
学生分组讨论,先复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再尝试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组讨论:
1:教师演示代入法的原理
2:初步强调解答步骤。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小结,识记消元思想,了解代入消元法的概念。
继续情境,激发兴趣。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
对比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了解代入法的实质,明白消元思想。
初步强调解答步骤。
3
例题分析:
例1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注意格式)
x-y=3 ①
3x-8y=14 ②
解:由 得: 。
把 代入 得:
。
解这个方程得:
把 代入 得: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
议一议:
1:能否用x表示y,试一试。
2:③能否代入①,试一试。
3:把y=-1代入①或②中可以吗?
学生先分析填空。
独立完成解答过程,同位之间交流解答体会。
学生分组讨论。
再次强调解答步骤,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训练计算能力。
通过议一议,让学生加深对代入法的理解。
4
引言中的问题: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 某队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
解:设篮球队胜了x场,负了y场.根据题意得方程组
x+y = 10 ①
2x+y = 16 ②
由①得,y = 10-x ③
把③ 代入② ,得
2x+ (10-x) = 16
解这个方程,得
x=6
把 x=6 代入③ ,得
y = 4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x=6
y = 4
答:这个队胜6场, 负4场.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共同完成新知学习应用,并展示解答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知识,享受收获的快乐。
三次强调解答步骤,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训练计算能力。
5
一展身手,做对有奖
2x – y = 5
3x + 4y =2
学生先观察题目特征,选择合适的变形方法,通过抢答等形式,统一认识。再独立完成解答过程。
学生分两组各做一题,各选一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板演解答过程,并进行评比。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解答是否有错误。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纠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6
课堂小结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方法:
代入消元法的步骤+格式:
畅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细节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
知识梳理,能力提升
7
作业与检测
2、已知(2x+y-4)+∣x+3y-7∣=0
则x= ,y= 。
学生分两组各做一题,各选一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板演解答过程,并进行评比。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解答是否有错误。
第二题为课下作业。
本环节为:
课堂训练,达标测试。
板书设计: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消元法
课件16张PPT。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代入消元法邹城市大束中学 来伟 请把二元一次方程 2y + x = 3 改写成:1.用含 y 的式子表示 x 的形式,即:
x =2.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y 的形式,即:
y =
比一比,谁最快!3 – 2y 把二元一次方程 x - 3y = 4 改写(二选一)
1 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y 的形式,
2 用含 y 的式子表示 x 的形式
我选择表示----更简单 ?因为------
记住:今后这种变形,我要选-----简单的来表示 选择谁?更简单!如果一个汉堡比一杯冰激凌多6元,买一杯冰激凌和两个汉堡共需30元,你能算出一杯冰激凌、一个汉堡各多少元吗?议一议,谁最棒xy = 6x2y= 30+解:设一杯冰激凌为x元,一个汉堡为
y元,则解:设一杯冰激凌为x元,则一个汉堡为(x+6)元,则x+2(x+6)=30 - 观察 对比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 思考:①未知数的数量②一元一次方程中的(x+6)代替了方程②中的谁的位置?为什么能代替?③ 通过变形代入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了什么样的方程?
x + 2 = 30 (x + 6) y – x = 6
x + 2y = 30 y = x + 6x + 2 = 30 y(x +6)解:设一杯冰激凌为x元,一个汉堡为y元,由题意可列:y- x = 6x+2y = 30①②由①得,y = 12(求解)
③(变形)把③ 代入② ,得x+ 2(x+6) = 30(代入)解这个方程,得x=6把 x=6 代入③ ,得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y = x+6x=6y =12(写解)变代求写归纳总结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再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记住:
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如x=或y =),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四个步骤: 例1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注意格式)
x-y=3 ①
3x-8y=14 ② 例题分析解:由 得: 。
解这个方程得: 。把 代入 得:
。把 代入 得: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思考:
能用x表示y吗?把③代入①可以吗?
试一试把y=-1代入①或②中可以吗?①x=y+3 ③y=-13 (y+3) -8y=14y=-1③x=2②③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 某队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引言中的问题解:设篮球队胜了x场,负了y场.根据题意得方程组x+y = 102x+y = 16①②由①得,y = 10-x③把③ 代入② ,得2x+ (10-x) = 16解这个方程,得x=6把 x=6 代入③ ,得y = 4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6y = 4.答:这个队胜6场, 负4场.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将________式中的_________表示为__________,
再代入__________ ①xX=6-5y②①②①②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将_____式中的_________表示为__________,
再代入__________ ①yy=2x-5②一展身手,做对有奖①②①②一展身手,做对有奖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格式:课堂小结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作业与检测再见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法
---------教材分析
授课教师:来 伟 单位:邹城市大束中学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本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也为今后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函数等奠定基础。通过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数学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解题时的规范、细心等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是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是在8.1一节认识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等概念基础上,研究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材从引言中的“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 某队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实际问题中引出所列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思考、观察认识消元思想和代入法的概念。以例1为例,学习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代入消元法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培养数学计算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是“消元”, 经历从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是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是“消元”。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在教学中采取了首先设计情境,导入新课,以“肯德基店活动促销”为背景,设计答问题、赢大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导入题目设计上有为下一步探究例题做铺垫。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身边的数学。用“冰激凌和汉堡问题”让学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比较之下,观察对比,讨论得出消元思想和代入法的实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合作、竞争式的课堂学习,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用“冰激凌和汉堡问题”----引言中的问题---例题,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体会、掌握代入消元法解题的步骤和格式,接着以“一展身手,答对有奖”环节,组织学生课堂学习,检验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拿下本节课的重点。课堂小结中紧抓要点和作业设计中注意学生易出错的地方。总之,教学环节紧紧相扣、环环递进,步步铺垫。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
-----课堂观察
授课教师:来 伟 单位:邹城市大束中学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课堂观察量表一
执教者
姓名
来 伟
单位
邹城市大束中学
观察者
姓名
沈 方 刘伯新 孙中平 来维彩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观察中心
教 师 活 动
观察记录
观 察 视 角
记 录 分 析 与 评 价
1. 能否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来老师通过设置情境,分组探究等教学活动、类似情况共3处。有效调控气氛。
2. 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导入和由浅入深的题目设计激发了学习兴趣。
3. 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讲解是否有效?
课堂语言生动有趣,讲解到位。
4. 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呈现是否合理,效果怎么样?
来老师表情自然、亲切,课堂气氛融洽,活泼。
5. 是否指导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有效?
来老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共计5次,大约27分钟,能有效发挥学生能动性。
6. 是否倾听学生发言,是否作出即评价?
能够倾听学生发言,对学生回答能及时给予表扬,出现问题能及时引导、启发补充
7. 能否通过恰当问题(如评价等)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能否通过恰当问题情境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8. 媒体(板书, 课件等)呈现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课件制作简练、明快、美观、协调,突出主题。
9. 教态是否自然,沉稳、愉快?
教态自然、稳重、亲切,对学生有亲和力。
?
10. 教学机智表现如何?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视野。
效果分析
? 本节课来老师通过环环紧扣的环节,层层展开教学内容。设置情境,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领悟本节课内容。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独立完成,交流展示真正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学生上台板演展示,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的情况很好。通过“作业与检测”环节,加强了课堂训练,注重了计算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另外,来老师教态自然,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能够灵活驾驭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学水平。
课堂观察量表二
一
执教者
姓名
来 伟?
单位
邹城市大束中学?
观察者
姓名
孙国玲 孙中平 崔维军 崔 浩 王沂光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观察中心
学 生 活 动
观察记录
学 生 表 现
达 成 情 况 记 录
1. 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完成《同步学习》本节课预习部分。完成情况80﹪
2. 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昂。
?
3. 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服从指挥,主动自主学习。
4. 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能够倾听同学发言,纠正补充他人发言4人次。
5.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回答提问18人次。齐答5次。能较准确、完整回答提问。
6.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全班分六组,讨论探究。共5次合作,大约26分钟。
7.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
学生通过独立做题,合作讨论,小组交流等自主学习形式,有效地完成学习。
8.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能够提出质疑,纠正补充他人发言4人次。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学习中,能够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 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
达成度较好,通过课堂展示、课堂训练。?
效果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服从指挥,主动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大方表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展示、课堂训练,表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观察量表三
执教者
姓名
来 伟?
单位
邹城市大束中学?
观察者
姓名
刘伯新 孙召祥 崔 浩 来维彩?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观察中心
师 生 互 动
观察记录
观 察 内 容
类型
效 果 分 析
教师提问类型
1. 描述性问题.
本节课师生、生生活动充分。教师的提问,推动了教学活动的展开,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语言、教态亲切自然。生生互动,合作交流探究,学生既主动积极,又团结竞争,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主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 启发性问题.
√
3. 论证性问题.
学生提问类型
4. 理解性疑惑.
√
5. 判断性疑惑.
√
6. 实证性疑惑.
互动
类型
7. 师生互动.
√
8. 生生互动.
√
9. 师班互动.
√
教师对
互动
过程
的推进
10. 以问题推进互动.
√
11. 以评价推进互动.
√
12. 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言语互
动过程
记时
13. 30秒以下.
8次
14. 30秒以上.
18次
师对生
提问
的态度
15. 热情.
√
16. 冷漠.
17. 忽视.
互动
管理
18. 有效调控.
√
19. 放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
-----评测练习
授课教师:来 伟 单位:邹城市大束中学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预备题:
1:请把二元一次方程 2y + x = 3 改写成:
(1).用含 y 的式子表示 x 的形式,即:
x =3 – 2y
(2).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y 的形式,即:
y =
2:把二元一次方程 x - 3y = 4 改写(二选一)
(1) 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y 的形式,
(2) 用含 y 的式子表示 x 的形式,我选择表示 更简单 ?因为
记住:今后这种变形,我要选 简单的来表示。
情景问题:
如果一个汉堡比一杯冰激凌多6元,买一杯冰激凌和两个汉堡共需30元,你能算出一杯冰激凌、一个汉堡各多少元吗?
例题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注意格式)
x-y=3 ①
3x-8y=14 ②
解:由 得: 。
把 代入 得:
。
解这个方程得:
把 代入 得: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
引言中的问题: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 某队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
一展身手,做对有奖
2x – y = 5
3x + 4y =2
作业与检测
2、已知(2x+y-4)+∣x+3y-7∣=0,则x= ,y=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
-----课标分析
授课教师:来 伟 单位:邹城市大束中学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8日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有明确要求: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②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节课是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学习代入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掌并握代入消元法,实现《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 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密切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计算能力。更好地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