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2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2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01 15:29:47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我所任班级基础较好,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他们希望有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但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归纳。因此,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适时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效果分析: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课后学生的评测练习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比较扎实,基本掌握了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效果很好。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可以让学生讨论的更热烈一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很多东西,可以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可能会更牢固。
第2课时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出示目标:
1. 通过探究,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加减消元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温故而知新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
3、解实际问题
王老师昨天在水果批发市场买了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花了13元,李老师以同样的价格买了1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共花了10元,苹果和梨每千克售价分别是多少元?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梨每千克Y元,根据题意列方程组.
答:苹果每千克4元,雪梨每千克3元。
同学们: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合作探究:
活动1 提高问题,引发讨论
我们知道,对于方程组可以用代入消元法求解.
这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有什么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你能发现新的消元方法吗?
活动2 导入知识,解释疑难
1.问题的解决
上面的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的系数相同,②-①可消去未知数y,得(2x+y)-(x+y)=40-22即x=18,把x=18代入①得y=4.另外,由①-②也能消去未知数y,得(x+y)-(2x+y)=22-40.即-x=-18,x=18,把x=18代入①得y=4.
2.想一想: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应怎样解方程组
分析:这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因此由①+②可消去未知数y,从而求出未知数x的值.
解:由①+②得7x=14,x=2.
把x=2代入①得y=,
∴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3.加减消元法的概念
从上面两个方程组的解法可以发现,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活动3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解方程组
教师点拔: 对于当方程组中两方程不具备上述特点时,必须用等式性质来改变方程组中方程的形式,即得到与原方程组同解的且某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的新的方程组,从而为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创造条件.
解:①×3得,6x+9y=36,③
②×2得,6x+8y=34,④
③-④得,y=2.
把y=2代入①得,x=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归纳:用加减法解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不相等,且不成整数倍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把一个(或两个)方程的两边乘以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从而化为第一类型方程组求解.
练习
课件22张PPT。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邹城市大束中学 李建渭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加减消元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重点难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思想:消元: 二元一元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温故而知新: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3、解实际问题 王老师昨天在水果批发市场买了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花了13元,李老师以同样的价格买了1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共花了10元,苹果和梨每千克售价分别是多少元?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梨每千克Y元,根据题意列方程组。答:苹果每千克4元,雪梨每千克3元。同学们: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①②温故而知新: x+3y=13 ①
x+2y=10 ② 观察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未知数x的系数相等。把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减,就可以消去未知数x,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分析:解方程组①②解:把①-②得:把 y=3代入①得:方程组的解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解:由①+②得: 把x=2代入①,得:
y=3 x=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第二站—— 探究之旅5x=10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由①+②得: 5x=10 2x-5y=7 ①
2x+3y=-1 ②由 ②-①得:8y=-8第三站——感悟之旅小试牛刀一、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 类比应用、闯关练习②②??分别相加y1.已知方程组x+3y=172x-3y=6 两个方程就可以消去未知数分别相减2.已知方程组25x-7y=1625x+6y=10两个方程就可以消去未知数x二.填空题:只要两边只要两边②②三.选择题B2.方程组3x+2y=133x-2y=5消去y后所得的方程是( )B A.6x=8B.6x=18C.6x=5D.x=18② 四.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是否有错误步骤,并给予订正:7x-4y=4
5x-4y=-4
解:①-②,得
  2x=4-4,
   x=0
①①②②3x-4y=14
5x+4y=2
解 ①-②,得
  -2x=12
   x =-6解: ①-②,得
  2x=4+4,
   x=4解: ①+②,得
  8x=16
   x =2看看你掌握了吗?挑战:做一做:用加减法解方程组:①②解: ①×2得: 4x - 6y =8 ③ ③ + ②得:7x =14 动动脑筋!x =2 把x =1代入①,得:y =0∴原方程组的解是用加减法解方程组:练习①②思考:解方程组解:① ×3 得: 19x = 114 把x = 6代入①得原方程组的解为 即 x = 618 + 4y = 169x+ 12y = 48 ② ×2 得:10x - 12y = 66 ③ + ④ 得:即 y = ④ ③①②点悟:
当未知数的系数没有倍数关系,则应将两个方程同时变形,同时选择系数比较小的未知数消元。挑战新高度:3x+4y=165x-6y=33二





组15x+20y=8015x-18y=9938y=-19y= x=6解得y代入3x+4y=16②×3使未知数x系数相等①×5两式相减消
x解得x——挑战新高度:
2、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时,在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
①相同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可以直接把这两个方程中的两边分别(    ),消去这个未知数;
② 相同未知数系数相等,则可以直接把这两个方程中的两边分别(    ) ,消去这个未知数 。
相加相减1、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前提条件:相同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同(                  )填一填: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解: ①×3得: 6x + 15y =21 ③ ③ - ④得:11y =11 解得: x=1将y =1代入①得:y =1∴原方程组的解是知识应用拓展升华②×2得: 6x + 4y =10 ④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练习:①②解:基本思想:前提条件:加减消元: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基本思想是什么?前提条件是什么?相同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同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作业:1、必做题:
P98, 习题8.2第3题(1)(2);P111, 复习题8第2题。
2、选做题: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代人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消元”是核心,化归是目标,因此本节课再学习加减消元法就有了理论基础。
观评记录:
刘连廷老师:李老师这节课处理得当,安排合理,内容丰富。首先从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组,先用代入法解,再引导分析尝试用加减法解方程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基本掌握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法。
孔德明老师:这节课学生积极主动,再加上基础不错,整节课清晰流畅,很有节奏,学生通过课堂上层层深入的探究,逐步掌握了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学生学习气氛浓厚,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牢固。
冯振富老师:李老师对本节课的处理比较成功,学生能主动交流,通过小组探索知识,学生基本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最后,老师又归纳了三种方程组的不同解决方法,使整节课脉络清晰,知识系统。
评测练习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加减消元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