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宣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27 16:35:52

文档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北通涿郡(今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今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此材料高
度赞扬了隋朝大运河
A.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
B.加强隋朝对地方的中央集权统治
C.有力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
D.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提供便利
2.《贞观政要》记载:“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
稼,此则富矣。”唐太宗在贞观时期践行上述治国理念的关键举措是
A.修订法律,减轻刑罚条目
B.整顿官僚体系,削减冗余官员
C.广纳谏言,勤于处理政务
D.减轻赋税徭役,推动农业发展
3.唐代徐来军在《调笑令》中写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该诗生动描绘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用于播种的楼车
B.改进后的耕地工具曲辕犁
C.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简车
D.适用于插秧的秧马
4.观察以下四幅图片:含嘉仓示意图、弘法大师行状绘词、雨中耕作图、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为其选择最契合的主题
含嘉仓示意图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雨中耕作图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A.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B.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与开放包容
C.民族关系发展演变与社会变迁
D.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历程
5.他的诗歌犹如记录历史的鲜活画卷,真实反映社会现实,被赞誉为“诗史”,他本人也因高尚
的品格和卓越的诗歌成就被尊称为“诗圣”。这位诗人是
A.飘逸豪放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B.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C.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白居易
D.诗画俱佳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6.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盛赞中国古代一项测量活动为“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即对地球
子午线长度的精确测量。主持完成这一伟大科学实践的是
A.制定《大衍历》的僧一行
B.著有《千金方》的孙思邈
C.撰写《梦溪笔淡》的沈括
D.编制《授时历》的郭守敬
C七年级历史试卷(自选卷)第1页(共6页)
7.史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众多政权的开国君主,如后梁建立者曾任宣武节度使,后晋建立者
曾任河东节度使。这一现象充分表明
A.当时全国已实现政治大一统
B.中原地区王朝统治秩序稳定有序
C.南方各政权率先完成局部统一
D.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8.宋朝时期,伴随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
彩。当时东京城内出现了集娱乐与商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被称为
A.供传递信息官员休息的驿站
B.热闹非凡的娱乐商业场所瓦子
C.瓦子中专门表演节目的勾栏
D.供客商住宿存货的邸店
9.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
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这段史料直观反
映出北宋
A,政府大力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城市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C.商业活动突破传统时间限制
D.文学艺术取得辉煌成就
10.国学大师陈寅格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
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11.史书记载“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北宋与辽、西夏虽处于对峙状态,但双方之间的商业
贸易往来从未间断。榷场的持续存在
A,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军事冲突
B.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与交融
C.使民族隔阂得到彻底消除
D.大幅增加了普通民众生活负担
12.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下列评论与该著作不符合的是
A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B.以史为鉴,服务政治
C.史家绝唱,无韵离骚
D.总结经验,言语精炼
13.回族的前身“回回”形成于
A.民族交融频繁的唐朝
B.商业繁荣的宋朝
C.疆域辽阔、民族交融的元朝
D.强化中央集权的明朝
14.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的表述,准确
无误的是
A.均以实现富国强兵为根本出发点B.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性质转变
C.无一例外触动守旧势力利益引发反对D.都包含对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
15.秦朝实施“焚书坑儒”、汉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需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以及清朝大
兴“文字狱”,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A,残酷镇压人民反抗起义活动
B.严格控制知识分子思想言论
C.大力加强文化领域专制统治
D.稳固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秩序
C七年级历史试卷(自选卷)第2页(共6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C D C B B A D B C A B C C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C D A C A A B D A D C D
二、辨析改错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26?【×】“韩愈 ”改为“柳宗元 ”
27?【×】“靖难之役 ”改为“靖康之变”
28?【×】“《西游记》”改为“《大唐西域记》”
29?【√】
30?【×】“澶渊之盟”改为“隆庆和议 ”
三、材料解析题(第31题12分,32题14分,共26分)
31?(1)科举制特点:①政府主导招生;②自由报考(不论贵贱);③考试内容广泛(涉及国计民
生);④以文章优劣决定录取。(任答一点1分,答对2点得2分)影响:打破贵族垄断,
选拔寒门士子入朝;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对人才的控制,巩固集权。(任意一点2
分)
(2)答案:行省制度(2分)
措施: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设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设立宣
政院/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西藏。(任答一条得2分)
(3)答案:规模宏大,字数众多;药物记载种类丰富;药方收录数量多;图文并茂,兼具科学
性与实用性 。(每点1分答对2点得2分)
答案: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合理的制度能选拔人才、加强管理;科技文化发展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可提高生产力,文化成果丰富人类精神世界,我们应
重视制度创新与科技文化发展 。(答对1点得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C七年级历史(自选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32?(1)答案:(1)分类:史料①:(壁画)属于实物史料(1分)史料②:(《旧唐书》)属于文献史
料。(1分)
共同印证: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或唐蕃和亲)。(2分)
(2)答案:荷兰。(2分)历史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
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分)
(3)其他措施: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了历世达赖和
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
条》,明确规定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还规定
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等;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每点2分,答对2点可得4分)
(4)答案:台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政府重视对边疆
地区的管理与开发;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答对
2点得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四、活动探究题(14分)
33?(1)答案:机构:市舶司(2分)
原因:经济繁荣;政府鼓励;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任答两点得2分)
(2)答案:C(2分)
(3)答案:郑和下西洋。(2分)原因:它提高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同时推动了
中外贸易发展;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
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言之有理即可,2分)
(4)答案:变化:由主动开放到闭关锁国。(2分)认识:闭关自守只会带来落后,只有积极
开放才能发展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C七年级历史(自选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