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株生长就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 B.植株所有的芽将来都发育成枝条
C.只要水肥充足,植物体就能旺盛生长 D.芽和根尖都具有分生组织,能不断生长
2.当摘除了一朵花中的哪一部分后,这朵花就肯定不会再发育成果实( )
A.雄蕊 B.雌蕊 C.花瓣 D.花药
3.水蜜桃的果肉香甜多汁,如图示中,发育成水蜜桃“果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结构中属于子房的是( )
①子房壁 ②花柱 ③胚珠 ④花药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指花生中的( )
A.外果皮、内果皮、种子 B.外层种皮、内层种皮、种子
C.果皮、种皮、种子 D.果皮、种皮、胚
6.甲乙两地盛产同一品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两地除温度差别外,其他条件基本相同,详见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A.甲地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B.甲地比乙地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
C.甲地昼夜温差大,积累有机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
D.两地甜瓜白天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在光照和黑暗中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能促进植物长高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8.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B.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C.植树造林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9.“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莺,飞上半天。”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
A.凉水 B.热水 C.酒精 D.盐水
10.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cd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进行
1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
C.肠液、胰液、唾液、胆汁 D.消化道和消化腺
12.细细咀嚼米饭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 )
A.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B.米饭中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米饭中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米饭中部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3.人饥饿时,肚子会咕咕叫,这是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而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D.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14.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胃液能够将吃下的大块肥肉乳化成脂肪微粒
B.大肠能够吸收部分维生素 C.胃不能消化淀粉但可以吸收葡萄糖
D.蛋白质在口腔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彻底消化成为氨基酸
15.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请分析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排出尿液 B.排出汗液
C.呼出二氧化碳 D.排出食物残渣
17.如图为泌尿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人体每天都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人体排出的尿液最后经过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19.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肾单位组成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输尿管 D.肾小管
20.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 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
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尿液
21.如图为人体局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③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①、②、③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则②的主要功能是( )
A.过滤作用 B.气体交换 C.吸收养料 D.分泌物质
22.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
A.过滤作用和吸收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吸收作用和分解作用 D.分解葡萄糖
23.如下表数据是取自人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单位:克/100毫升)。则样品②是( )
尿素 葡萄糖 无机盐 蛋白质
样品① 0.03 0.10 0.9 8.00
样品② 0.03 0.10 0.9 0
样品③ 1.8 0 1.1 0
A.血液 B.血浆 C.原尿 D.尿液
24.下列关于排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排泄就是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B.能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C.维持体内的血糖稳定 D.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25.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排泄废物的作用,皮肤中能直接排出废物的结构是( )
A.毛发 B.角质层 C.皮脂腺 D.汗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0分。)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26.气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下表皮,这样有利于气体更好地交换。 (判断对错)
27.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 (判断对错)
28.气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判断对错)
29.合理密植就是各种植物组合种植,越密越好。 (判断对错)
30.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判断对错)
31.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我国是森林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最大的国家。 (判断对错)
32.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够调节。 (判断对错)
33.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判断对错)
34.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一中物质①、②是通过 进出叶片的。
(2)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物质是 ,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
(3)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①代表的物质是 ,物质②产生于叶肉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中;图二中表示一天内光合产物开始积累的时间是 点左右。
(4)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
35.《健康报》报道上海学生营养不良率达24%,而由于营养知识欠缺,饮食行为有误,约40%少女营养不良。如图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位于塔基的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主要含有 等营养成分,这类食物以 为主。
(2)位于宝塔第二层的食物富含 和纤维素。
(3)位于宝塔第三、四层的食物富含蛋白质,有的同学不喜欢摄入这一类食物,为了验证蛋白质类食物对健康生长的重要作用,请你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验证蛋白质类食物对健康生长有重要作用。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康幼年小白鼠,编号为A、B。分别称取它们的体重,测量它们的体长,并记录。
②每天定时定量给A鼠喂蛋白质含量极少的普通饲料,并加入适量蛋白质粉,给B鼠只饲喂等量 ,其他条件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同时分别称取A、B鼠的体重,测量A、B鼠的体长,并记录。
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
a.实验预期结果:A鼠体重和体长的增加量皆 (选填“大于”或“小于”)B鼠。
b.本实验中B鼠起 作用。
实验结论:证明 对健康生长有重要作用。
36.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缓慢地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 (选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主要目的是 。
(3)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血液 B.肺泡 C.组织细胞 D.气管
(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 ,气体被 ;当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 时,气体就被呼出。
37.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②、③、④所指的是心脏各腔,字母A、B、C、D、E、F、G、H所指的是各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图中的编号和字母写出肺循环途径: → → → → 。
(2)在图中,与A血管具有相同结构特点的血管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当血液从D血管流到F血管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
(4)若E血管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食物经过消化后分解成的 等营养物质,会在此处进入到血液中。
(5)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所看到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