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码》五年真题分类集训 专题十七 机械振动&机械波(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解码》五年真题分类集训 专题十七 机械振动&机械波(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7 16:28:39

文档简介


详解答案
可知接触弹簧过程所用时间与速度无关,即接触弹簧过程时
解得r=
a
间保持不变,故小球的初逢度为号时,其运动周期应小于
故中间无空缺,故选C
2T,D错误:故远B.
5.BA.用复色光投射同样能看到条纹,A错误;
5.CD由题可知波速=分=1ms,经6.0s,两波沿传播方
B.双缝干涉实验中,明暗相问条纹是两列光在屏上叠加的结
采,B正确;
向传播6m,而M点离左、右两波源距离均为7m,所以此时
P点未振动,A项错误:8.0s时,两波均经过M点,M点到
C由条纹间距公式△=二入知,把光屏前移成后移,改变了
两波源距离相等,M点是振动加强点,即振幅为2cm,仍做
L,从而改变了条纹间距,但还能看到明暗相问条纹,C错误:
简谐运动,B项错误;10.0s时,两波均经过P点,P点到两
波源的路程差6m=号1,P点为振动减弱点,P点始终处于
D.由条纹间距公式△r=子入知,且Xg<,剥蓝光千涉条
纹的间距比红光的小,D错误.故选B.
平衡位置,则10.0s后P点位移始终为0.C正确:10,5s
6.D设光线在介质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由全反射临
时,仅有S1时,Q点位于平衡位置且将要向下振动,仅有S
时,Q点位于波峰处且将要向下振动,故10.5s时Q的振动
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可得sma=员,由图根据几何关系及折
方向竖直向下,D正确
射定律可知,光线经多次全反射后从右端射出时,有
6.解析(「)如图所示,设距点最近的
sin
振幅极大的点为d点,“与d的距离为
,联主两式可得n=√/1十sin20,D正确
r1,b与d的距离为r2d与(的距离为
d
sim(2-a
s,波长为入.则2一r=入
7.D由题中的材料可知,点波源发出的电磁波经一负折射率
由几何关系有r1=l一s

介质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应位于法线的同侧,则A、B错
r22=(n1sin60)2+(1-r1cos60)2③
误;又要求在介质平板另一侧成实像,而光线3所成的像是
联主①②③式并代入題给数据得λ=
从介质中折射出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与SO的交点,该像应

是虚像,所以C错误;由题意可知折射光线4符合题意,D
4.
正确
(ⅱ)泼的频率为f,设波的传播速度为v,有v=f入
8,C设P点到O点的距离为x,光线从P点垂直入射,在圆
联主④⑤式得0=
4
形界面发主全反射,可知血C-青=当入射角为60时,
答案(1)十!(1)只
光线从玻璃砖圆形表面出射后恰好与入射光平行,说明光线
从圆形表面中点射出,设光线从P点射入发生折射后的折射
专题十八光学
角为g,由几何知识可知,sna=
二,由折射定律有
题组一
Vx2+R
1.C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上、下玻璃上表面的反射
n=sin60
,解得工=Rn=5,AB项错误.临界角C
光在上玻璃上表面发生千涉,形成千涉条纹,光程差为两块
sin a
3
玻璃距离的两倍,根据光的干涉知识可知,同一条干涉条纹
住置处光的波程差相等,即滚珠:的直径与滚珠b的相等
arcsin
3,则临界角不是30°,D项错误.又由=二得0=
即滚珠b合格,不同的干涉条纹位置处光的波程差不同,则
滚珠a的直径与滚珠c的不相等,即滚珠c不合格,C正确。
3
2
,C项正确
2.A双缝千净中相年两亮条纹的间距△r=兰,族月更粗的
9,A由题意可知最终没有进入该
材料的光的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
15
头发丝,d增大,△x减小,八正骑;掩用红色激光照双缝,入增
k2倍,而这部分光经过了两次反
大,△x增大,B错误;增大纸板与持面的距离,L增大,△x增
射,第2次折射进入材料的光必
大,C错误;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对产生的亮条纹间距无
影响,D错误。
定在该材料的右侧界面发生了全
3.A当温度升高时,由于C的膨胀系数小于G的膨胀系数,
反射,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假设
所以石英板与C之间的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增大,BD错误;由
光在材料中的折射角为,则折射
于干涉条纹与空气薄膜的厚度一一对应,所以干涉条纹向左
率n=sin45
,在右侧界面n=
sin r
移动,A正确,C错误,
4.C灯带发出的光从水面射出时发生全反射临界角的正弦值
nC于n90方整理可解得n二,A正确,B、C,D
sin C=1=3
4
错误。
3
10.解(1)设光在三棱镜中的折射角为a,则根据新射定律有
则tanC=
n=sin 0
sin a
灯带上的一个点发出的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如图1所示
根搭几何关系可得a=30
代入数据解得sin0=0.75
(2)作出单色光线第一次到达半
圆孤AMB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
路图如图,则由几何关系可知FE
上从P点到E点以O角入射的单
=0.9
色光线第一次到达半圆弧AMB
图1
图2
都可以发生全反射,根据全反射
0
7
临界角公式有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htan C-一0X
万m=0.3m
3
sin C=1
则一个点发出的光在水面上能看到的r=0.3m的圆,光射
出的水面形状边缘为蔬形,如图2所示
设P点到FG的距离为1,则根据
2a21
几何关系有l=Rsin C
腰直角三角形发光体的内切圆丰径,满足
(a+a+
又e=R动
2a)r'
201可
详解答案
9.解析结合题意所求的距离近似等于孤长,则d=360X2π
故C正确,D错误:
X80.0cm=6.98cm,结合题中保留1位小数和摆动最大角
根据振动减弱的条件可得合=2d
度小于5°可知不能填7.0,应填6.9.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
解得λ=60cm
故AB错误】
2元亿可知,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即Tc,
故选C.
又由题意可知旧单摆周期与斯单摆周期之比为10:11,则
4,BD该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原理:插入水中的族子希起来折
10
80.0cm,解得1=96.8cm.
断了是光的折射造成的,与该问题的物理原理不相符;阳光
下的肥皂膜呈现彩色条蚊,是由于光从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
答案6.996.8
光叠加造成的干涉现象,与该问题的物理原理相符:驶近站
10.ABD木棒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由图可知,当x
台的火车汽苗音调变高是多普勒现象造成的,与该问題的物
0.1m,0.3m、0.5m时,木棒处于平衡位置,所以当x从
理原理不相符;振动音又的周国声音忽高忽低,是声音的叠
0.05m到0.15m的过程中,木棒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
加造成的干涉现象,与该问题的物理原理相符】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A正确;x=0.21m到0.25m的过程
故选BD.
中,浮力不断增大但一直小于重力,所以木棒的合力不断减
5.AC由坐标原点的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T=123,设原点
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棒的加速度经直向下,且大小
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票十9),则10=20sin9,
不断减小,B正确;x=0.35m到0,45m的过程中,始终在
平衡位置上方,且在波谷两侧,故竖直方向上的遠度大小相
解得g=名.在1=7s时刻为=20sn(经×7+答)
等,方向相反,同时木棒沿河水流动方向具有相同的速度
中,故棒在上述两位置的速度方向并非相反,C错误:设木
-105cm≈-17.3cm,因78=2T+2T,则在1=7s时
捧运动过程中,浸入水中的最大长度为L1,最小长度为L2,
刻质点在y轴负向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判断若波向右
则有L1一L2=2A,由浮力公式有F1=PgSL1,F2=PgSL2,
传播,则波形为C所示:若波向左传播,则波形如A所示.
解得A=尸,二E,D正确:木棒在竖直方向数简请运动,水
2oSg
6,D=子时,质点P向动能增大的
流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并非沿x轴方向传播的机械横
方向运动,即质点P向平衡位置运
波,E错误.
动,运动方向向下,根据“同侧法”
11.ACE由題图(a)知,波长=10m,由題图(b)知,波传播的
可知,该波沿x轴向负方向传播,A
周期T=4s别波建=产=2.5m8演波从A点传播到
错误;由题图可知,=
时质点Q位于成谷,递度为农小于
B点所需时间为4sA正确:1=6s=2了,故1=6s时B
质点P的速度B错误;=3T时,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此
处质点处于波谷,B错误:t=8s时波传播了8×2.5m=
时质点Q住于波峰Q'处,质点P在平衡位置下方P‘处,根据
20m,四C点到波源的距离为10√5m,则距离波源
“同侧法”可知,质点P向y轴正方向运动,C错误,D正确.
(10/5一20)m≈2.4m处的波形传格到C点,由题图(a)
知,t=0时距离波源2.4m处质点由平衡位置向波峰振动,
7.C1=T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到平衡位置,其速
则t=8s时,C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整直向上,C正确:t
方向沿y抽正方向,选项A错误:根据简谐横波的传播特点
10s时,波传播的距离为x=1=25m=2以十合w
可知,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不沿传播方向迁移,
选项B错试:=T时,质点(运动到平病位置,所受合外力
10√2m≈14m,故此时的D处质点的波形与t=0时刻x
4
9m处质点的波形相同,由題图()加,该点所受回复力方向
竖直向下,D错误:E处质点起振后,12s内经过的路程s
为零,加速度为家,选项C正确:=?时,质点日运功到正向
六×4A=是×4X1cm=12cm,E正确.
最大位移处,位移为5cm,选项D错误.
题组二
8.解析①设凌的表达式为y=Asm(受:十p)
1.A根据反射信号图像可知,超声波的传播周期T=2×
由题知A=2cm,波图像过点(0,w2)和(1.5,0),代入表达式
10一7s,文波速u=6300ms,则超声波在机翼材料中的波长
有y=2sin(受x+于)(cm)
入=vT=1.26×10-“m,结合题图(b)和题图(c)可知,两个反
射信号传播到探头处的时间差为△=1,5×10-6s,故两个反
即λ=4m
射信号的路程差2d=a1=9.45×10-m=51,解得d=
@由于拨凌的凌建=2m,则f=是=子h=0.5Hz
4.725×10-3m,且两个反射信号在探头处振动减弱,A
③由于该波的波速u=2m's,则T=入=2s
正确
由于题图为=0时刻的波形图,则=2s时刻振动形式和零
2.C根据题意可知,紫外光笔的光点在纸面上沿x轴方向做
时刻相同,根据“上坡、下坡”法可知质点A向下运动
简谐运动,可求解u=2红=2m=0,4πrad1,26rads,A、
T
答案40.5向下运动
9,解析由题意x=6m处的质点在0到0.1s时间内的运动
B错说;T==5s,由杆长0.1m可知振幅A=0.1m,户
方向不变,知该质点在该时间内振动的时间小于半个周期,
=2.5,则运动路程s=2.5×4×0.1m=1.0m,C正确,D
结合波形图可知该时间应为】个周期,显然该时间内工
4
错误。
3.C分析可知A、B两管等长时,声波的振动加强,将A管拉
6m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由波的传播方向以及质
长d=15cm后,两声波在O点减弱,根据题意设声波加强时
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可判断,该简诺横波沿x抽负方向传播:
振幅为20,声波减弱时振幅为10,则A1十A2=20
又由T=0.18得T=0.48;由波速与波长、周期的关系得
A1-A2=10
可得两声流的系福之比会-吕
v=÷=04m8=10m8
4
答案0.410负方向
199五年高考真题分类集训
物理
专题十七
机械振动
机械波
题组
用时:
易错记录:
一、选择题
4.(2023·新课标卷)(多选)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
1.(2024·山东卷)(多选)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
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
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均为2m/s。
水中传播时的
()
t=0时刻二者在x=2m处相遇,波形图如图所
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
示。关于平衡位置在x=2m处的质点P,下列
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
说法正确的是
5.(2022·浙江6月)(多选)位于x=0.25m的波
Ay/cm
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
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2.0s时波源停止振
动,t=2.1s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
P:
的平衡位置xa=1.75m,质点b的平衡位置x6
x/m
=一0.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Y/cm
-1
x/m
A.t=0.5s时,P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
41.25
-0.75-0.250.250.751.2511.75
B.t=0.5s时,P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一2cm
15
C.t=1.0s时,P向y轴正方向运动
D.t=1.0s时,P向y轴负方向运动
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发生干涉
2.(2024·湖南卷)如图,健身者在公园以每分钟
B.t=0.42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
C.t=2.25s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
60次的频率上下抖动长绳的一端,长绳自右向
D.在0到2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2.55m
左呈现波浪状起伏,可近似为单向传播的简谐横
6.(2021·浙江卷)将
波。长绳上A、B两点平衡位置相距6m,to时刻
一端固定在墙上的
A点位于波谷,B点位于波峰,两者之间还有一
轻质绳在中点位置
个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叉成相同的两股
细绳,它们处于同一
孙叉点
水平面上.在离分叉
A.波长为3m
点相同长度处用左、
B.波速为12ms
右手在身体两侧分
C.to十0.25s时刻,B点速度为0
别握住直细绳的一端,同时用相同频率和振幅上
D.to+0.50s时刻,A点速度为0
下持续振动,产生的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细绳传
3.(2023·山东卷)(多选)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
播.因开始振动时的情况不同,分别得到了如图
简谐振动的质点,依次通过相距L的A、B两点。
甲和乙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质点在A点的位移大小为振幅的一半,B点
A.甲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并不相同
位移大小是A点的√3倍,质点经过A点时开始
B.甲图中绳子的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
计时,时刻第二次经过B点,该振动的振幅和
C.乙图中绳子分叉点右侧始终见不到明显的
周期可能是
)
波形
D.乙图只表示细绳上两列波刚传到分叉点时的
波形
4.、2
73
B.2L.
87,4
二、非选择题
7.(2023·全国甲卷34·(2)分别沿x轴正向和
C.2L.12
负向传播的两列简谐横波P,Q的振动方向相同
3+1'5

振幅均为5cm,波长均为8m,波速均为4ms.t
124五年高考真题分美集训
物理
14.解(1)设B室增大△V,获得加速度a,增大的浮力为
△F=PgAV
41,若计时时A向左运动,则由时问的对称性得吕T=1,解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解得△V=Ma
T=吕,B正确,A错民。
4.A声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振源决定,故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
由号-解得△m-℃
中传橘的周期和频率均相同,但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波
PgV
速不同,根据波速与波长关系=λf可知,波长也不同.故A
(2)鱼静止于水面下H处时,压强p=%十PgH,B室内气
正确,BCD错误.故选A.
体体积为V
5.BDA.波从波源发出后,向x轴正负方向传播,向相反方向
鱼静止于水面下H1处时,压强=o十PgH
传播的波不会相遇,不会发生干涉,故A错误;
鱼所处深度改变了,但所受浮力不变,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B.由图可知,波的波长λ=1m
海PP
=C和m=V可知,T不变时,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压
由题意可知0.18内波传播四分之一液长,可得
4=0.1s
、强之北故V=,解得m一
解得T=0.4s
P十gHm.
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源的振动方向向上,t=0.428,即Tt<
15.解析(1)A中细沙的质量大于B中细沙的质量,重新平衡
5T
时,波源向上振动,位移为正,故B正确:
后,汽缸A的活塞下降的距离更大,外界对汽缸A内气体
4
做的功更多,文因为汽缸绝热,所以汽缸A内气体的内能大
于汽缸B内气体的内能;重新平衡后汽缸B中气体的温度
C,波的波速0=子=2.5ms
较低,曲线①袁示汽缸B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
答案大于①
波源停止振动,到质点口停止振动的时间1=L75,一0.25。
2.5
(2)解(「)由题意可知夹层中的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
=0.6s>0.25s
即质点a还在继续振动,t=2.1s到t=2.25s经过时间t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T Ta
0.15s,即工2<于,结合因像可知质点4位移为正且向y
代入数据解得p2=3.1×103Pa.
轴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
(ⅱ)当保温杯外层出现裂隙后,静置足够长时间,则夹层压
强和大气压强相等,设夹层体积为V,以静置后的所有气俗
D.波传到6点所需的时间t2=2石=0,3s
为研究对象,有pV=pV
在0到2s内,质点b振动的时间为
解得V1=100v
3
4=28-0.3s=1.7s=197
则增加的室气体积为△V=V,-V=y
质点b运动总路程s=17A=17×0.15m=2.25m
故D正确.故选BD.
所以增加的空气质量与原有空气质量之比为
6.CAB.甲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相同,则甲图中分叉
点是板动加强的位置,所以AB错误:CD.乙图中两手开始振
动时的方向恰好相反,则乙图中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
专题十七机械振动机械波
则在分叉点的右侧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所以C正确:D错
题组一
误;故选C.
1.BC由于两波的波速均为2ms,则t=0.5s时,题图所示
7.解析(i)根据△x=t得△x=42.5m=10m
平衡位置在x=1m处和x=3m处两质点的振动形式传到
可知t=2.58时P波刚好传播到x=10m处,Q波刚好传播
P点处,则由波的叠加可知,1=0.5s时,P偏离平衡位置的
到x=0处,根据上坡下坡法可得波形图如图所示
位移为一2cm,A错误,B正确;与AB项分析同理,t=1s
+/cm
时,题图所示平衡位置在x=0处和x=4m处两质点的振动
形式(均向y轴正方向运动)传到P点处,根据波的叠加可
知,t=1s时,P向y轴正方向运动,C正确,D错误。
0
6
80m
2.D由题意知A,B的平衡住置之间的距离x=多X=6m,解
-5
(ⅱ)根据题意可知,P、Q两波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反,
得入=4mA错误:波源的振动频率为了0Hz=1H2,则
两波叠加时,振动加强点的条件为到两波源的距离差△x
波速=1f=4m/s,B错误;质点的振动周期T=1s,0,25s
(21十1)2(m=0,1,2…)
、7
,B点在10十0.25s时刻运动至平衡位置,位移为0,速
解得振幅最大的平衡位置有x=3m、x=7m
振动减弱的条件为△x=nλ(n=0,1,2…)
度最大,C错误:0.508=子,A点在10十0.508时刻运功至
解得扳幅最小的平衡住置有x=1m,x=5m,x=9m
波峰,位移最大,速度为0,D正确。
答案()
3.BC从平街位置开始计时,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
y/cm
y
从平衡位置到A点,2A=Asim1,从平衡位置到B点,
号A=Asno解得=日T山=2I,若年商位置在A,B
2
/8
,10m
5/
、、
之间,则A+
A=L,解得振格A=2L,由时间的对称
(")见解析
2
/3+1
8.解析因周期T=0,8s,波速为=5ms,则波长为入=T
性得31十2=,解得T=号,C正确,D错误:若平衡位置
=4m
因两波源到P点的距离之差为零,且两振源振动方向相同,
在A点左侧,则号A-子A=L,解得A=
2L振幅,若开始
则P点的振动是加强的;
3-1
因S1P=10m=2.5λ,则当S1恰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
计时时A向右运动,则由时问的对称性得T=1,解得T
平衡位置在P点的质点向下振动
答案4加强向下
198五年高考真题分美集训
物理
题组三
6,BAB.由乙图可知质点L的振动情况,该时刻质点L向y
1.D
轴正方向振动,根据上下坡法或者平移法可知,该横波沿x
割,出位服坛
轴正方向传搭,质点N该时谢向y轴负方向运动,故A错
点,小求全于高江,
误,故B正确:
C.质点L只在平衡位置附近y轴方向上下振动,波传播时,
加洗生方的说姿湖向平份芳,兑
赵恶光花有故冷湖可知
1时点光返的加滋度向下,洁悦
疾上号子何位无正处
质点不会沿x轴正方向移动,故C错误:
D.该时刻质点K与M的速度为零,质点K加遠度为一y方
的上的层大位移,代
小珠
光京
向,质点M加速度为十y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1
Ix可
杆符9=科.
7,A由振动因像可知1=号时=0处的质点位子手商位置
、红入,计彩千的危移酒
51,1fm
且振动方向整直向下,由质点的振动方向以及波的传播方向
可知,1=了时的凌形向线应为A,A正确,B.C,D错误。
制实小
小与光游污深动产说返担
及,出影?足光凉汉日游完
8.解析经过半个周期,波向右传橘半个波长,而M点只在平
波小球退浩无衣可上留的
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恰好运动到最低点P点:
千,故游子小涑的说动少河
波遠是由介质决定的,与频率无关,波的频率增大,而波速度
蓝及智刊.邯时点小点与予
仍保持不变。
答案P不变
2.BD波在介质I中传播时,波的频率f=
元,波由介质I进
题组四
1,BC由波源的振动图像可知T=0.2s,A=0,2m,波源起派
入介质Ⅱ频率不变,故介质Ⅱ中液的频率为只,A错送:因示
方向向上,A错误,B正确;波源第2次处于波谷位置的时间
时刻S点住于波峰时,P点也恰好位于波峰,OP=4入,故此
4=1T=0.35s,波速为==10m8,C正确:设时
时0点也位于波峰,别OS=2=②=2,故S点的坐标为
f
刻发传播到Q69=045s4=-4=0.1s=号北
U
(0,一√2入),B正确:由于S位于波峰,且波传到介质Ⅱ中,其
时P正好振动半个周期,处于平街位置向下振动,D错误。
速度为√2,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轴和y轴
分别交于R和S点,则R也为波峰,故P到R比P到O多
2.B由图可知简谐波的波长为入=2m,所以周期为T=入
一个凌峰,则PR=5A,OR=3x,由于M0-PM≠2n·

品25
(2m十1D含(n=01.2),故M点不是减弱点.C错误:由C
当1=1s时,x=1.5m处的质,点运动半个周期到达波峰处,
故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m。故选B。
项分析知PR=5以,设入射角为i,由几何关系得sin=号,由
3.Aa6之间的距高为4x=智cm十100cm=号入
3
此时b点的位移4cm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令此时b点的相
折射定律得sini=2sina,共中=
,联立解
位为的,则有4=8sin9
得sna=号瓦,D正确。
解得9=
吾或=西(含去,向下振功)
3.ABE由图a可知波长为4m,由图b可知波的周期为2s,
则波选为=产=合m8=2ms,故A正确:由图乙可知/
由ab之间的距离关系可知P。-p=号·2r=子无
5
三0时,P点向下运动,根据“上下坡”法可知波向左传播,故
则9a=6π,可知a点此时的位移为y=8sin。=4cm
B正确:由图a可知波的振幅为5cm,故C错误;极据图a可
且向下振动,即此时的波形图为
知t=0时x=3m处的质点位于波谷处,由于t=7s=3T十
2T,可知在=78时质点住于泼峰处:质点P运动的路程
为s=3X4A十号X4A=70cm,故D错误,E正确:故
故选A.
选ABE
4.BA.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它在运动中所受回复力与
4.C极据波速的计算公式v=会,代入数值得凌速为1m',
位移成正比,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可知小球在杆中点
到接触弹簧过程,所受合力为雾,此过程做匀递直线运动,故
A错送:波源C距离D点最近,C点报动最先到达D点,根
小球不是做简谐运动,A错误;
据t=计算得1=3s时D处质点开始振动,B错误:由勾股
BC,假设杆中点为O,小球向右压缩弹簧至最大压缩量时的
位置为A,小球向左压缩弹簧至最大压缩量时的住置为B,
定理可知AD和BD的长度均为5m,波速为1m/s,A,B两
可知小球做周期为T的往复运动过程为
处的振动需要5s才能到达D处,因此4.5s时只有C处的
A-0-B-0
振动传递到D处,并且已经在D处振动了1.5s,根据题图
根据对称性可知小球从O+A+O与O+B→O,这两个过程
(b)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C正
的动能变化完全一致,两根弹簧的总弹性势能的变化完全
确:t=6s时,A、B两处的振动已经传递到D处,并且已经在
D处振动了1s,由题图(b)可知此处为正向最大值叠加,而C
致,故小球动能的支化周期为子,两根弹簧的总弹性势能的
处振动传递到此处已经振动了3s,振动为负向最大值,因此
最终叠加后的结果为距离平衡位置2cm,D错误.
变化周期为了,B正确,C错误:
5.D根据题意有1=0时刻,=于入处质点在波峰,周为波沿
D,小球的初速度为号时,可知小球在匀速阶段的时间变为
x轴负方向传指,所以1=子T时制=子入处发点在平衡
原来的2倍,接融弹簧过程,根据弹簧子周期公式T。
位置并且向上振动,选项D正确.
2xk
2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