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写作·怎样选材
怎样选材
写作指导
有人说,做一道佳肴,最重要的是食材,好食材才有好味道。写一
篇文章也是如此,必须得有素材,好的素材承载着文章的写作意图。
写作主题是选材的“指挥棒”。选材是按照一定的写作主题,对材料
进行鉴别、挑选的过程。写作主题,即作者想向读者传达的思想、情感
和价值观。选用什么素材,是由写作主题决定的。写作时,要紧扣主题,
选择与之匹配的材料,否则就会出现偏题甚至跑题的问题。
怎样选择合适的素材?
一、选材要围绕中心
简单地说,选择材料就是从积累的素材中提取作文所需的部分。写
作时,我们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素材来凸显作文的主旨,并对素材进行恰
当的剪裁,使主题更加鲜明。
二、选材要真实可信
所谓“真实可信”,就是要写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或周围令自己有感触
的事。作文是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最忌胡编乱造。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选择的素材首先要能说服自己。
三、选材要贴近生活
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材料入文,可使作文独具一格,让
读者耳目一新。同学们应当多观察生活,把校园生活、市井生活中的趣
事和自己的感受写进作文。
四、选材要小而精
我们常说,写作文要“以小见大”,这里的“小”,指的是生活中发生
的小事、不起眼的物件等;而“大”指的是从这件小事、从这个小物件出
发感受到的深刻道理。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做
到“小”,还要做到“精”,要有意义。
专题训练
1.如果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准备如何选择反映街道
特点的材料?仔细思考,写出你准备表达的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
并注明详略安排。
2.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承载着我们对她的思念或思考。故
乡,是一本书,读她、悟她、写她,都会给予我们成长的力量。它可以
是一条街、一个广场、一处房舍、一个雕塑,也可以是一棵树、一座桥、
一条河、一条船、一堆石子,还可以是一种气候特点,更可以是特色文
化……请以“故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3.生活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影响你;一本好书、一幅好画会启发
你;老师的批评教育会鞭策你……这种力量就像一束光,时刻照亮你,
指引你前行。
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思想健康;
②内容充实,选材恰当;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00字。
素材积累
【精彩片段】
(一)
那是一个秋日,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片白云。爸爸下班回家,推着
自行车一进院子,就连声喊道:“这下够了! 够了!”什么够了? 我和
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料足够给你做一个书架了!”
爸爸兴奋地说道。原来,爸爸利用下班时间,去包装厂丢弃的废料中挑
拣出这些能用的木料。看到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
地等待着,我的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我仿佛看见了书架款款而
来……
爸爸准备好钢锯、钉子、油漆等工具和材料后,就开始用砂纸一点
一点地打磨起那些木料……那天放学后,我一溜烟地跑回家,蹲在院子
里,眼巴巴地盯着爸爸在木屑中忙活。“爸爸,爸爸,什么时候能做好?
什么时候才能做好啊……”
天蓝蓝的,阳光暖暖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
掰着手指过。小小的书架终于做成了!
(节选自季羡林《少年书架》)
(二)
最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人在街上走,
感觉到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墙也是
热的,人在街上走,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
类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
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因为炎
热而忘了文明礼貌,一味地追求通风,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
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
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
蒋门神的精彩部分,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节选自苏童《夏天的一条街道》)
【习作示例】
(一)我为故乡而痴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
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读着席慕蓉的《乡愁》,那缕缕乡情似为
风所携,幽幽萦绕我心头。
故乡的黄昏总是最迷人的。
走在村东头的小路上,我看到夕阳下的村庄如油画一般典雅。一幢
幢伫立的房屋全都穿上了镀金的衣服,静悄悄地站在白杨树旁,温柔而
又羞怯。村边的小河如泛起金光的绸带,连鸭子也不舍得下河嬉戏了。
那条单调而简陋的公路,也仿佛铺了一地金子。落日楼头,渔歌唱晚,
袅袅炊烟起。故乡的黄昏缱绻而缠绵。
回忆里的故乡总在演奏四季的交响曲。谁能不为故乡痴迷呢?
春风吹,春雨下,鼓动得万事万物竞相生长。田野里涌动着岁月绵
长、人间静好的气氛。漫步其间,闻着太阳烘焙的花香,与杨树做伴,
岂不快哉!夏悄然而至,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好个“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汪池水,铺满了睡莲的圆叶,亭亭玉立的荷花仙
子,有的紧闭红瓣,午寐方酣;有的轻展红唇,娇娆柔美;有的淡妆浓
抹,风情万种……我与蜻蜓相伴,徜徉于这幅山水画中,如痴如醉。
秋天,阳光渲染了大地,黄灿灿,沉甸甸。果树上缀满红灯笼似的
柿子、橘子,田野里弥散着熟透的稻子的清香。棉花挣开了棉铃的枷锁,
吐出朵朵白棉,如雪一般耀眼。我总爱穿梭其中,与庄稼起舞,感受这
一季故乡的繁华与苍凉,徜徉其间,俯仰啸歌,尽情挥洒少年的痴狂。
冬天,天空干净得似一块缥白过的丝绸。旷野中,一片苍茫的空寂。
阳光从空中倾洒下来,整片田野似乎都闪动起来了。 一排排杨树的叶子
全掉光了,只剩下遒劲的枝干迎着寒风摆动,让我大受感动,是啊,生
命当如此迎风傲立!
离开故乡,那萦绕在心间的是乡情。几回回梦里回故乡,醒来,不
知身是城市客。这份痴念,如一根风筝线,拽着我,一面向前奔赴,一
面回望故乡。
点评 这篇文章运用画面组合法,选取了让作者痴迷的故乡黄昏图
以及一年四季的美景图进行写作。选材典型、精准,叙述有详有略,结
构整齐,点题恰当。
(二)有一束光照亮我
“你怎么老是学不会呢?”书法老师连连叹气,将字帖放在一旁,走
出了教室。教室里昏暗的灯光下,只剩我一人痴痴地坐着。
望着地上的字帖,它仿佛也在埋怨我殃及池鱼:老师已经手把手地
教了我一个下午!转过身,桌面上一个个木偶般的字,躺在白纸上,好
像一头头巨兽,张开大口,一点一点地吞噬我的信心,摧毁我学下去的
信念。我双手一甩,将毛笔扔在纸上,墨汁在纸上渐渐晕染开去,就像
窗外雨水激起的水花。
我走到窗边,外面的雨滴滴答答,好似为我而叹息。雨中,一切仿
佛被蒙上了一层雾,走不出,挣不脱,让人感觉莫名地压抑。忽然,一
抹亮色映入了我的眼帘,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株小花。雨点打在它娇嫩
的花瓣上,我的心也跟着微微颤抖。可它旋即直起纤细的茎,依旧坚强
地挺立着。过了一会儿,它似乎要低下头了,可转眼间又仰起头绽放笑
颜。雨愈下愈大,它小小的身子,怎么经得住这么摧残?可它在颤抖中
坚持着,我被这小小的生命震撼,好像有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内心,驱
走了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和力量。
转过身,拾起笔,拿起纸,对着字帖,我又写了起来。练一手好字,
是我梦寐以求的,当初央求妈妈让我学书法时说过的话还在耳畔,我又
有什么理由放弃?一笔又一笔,一张又一张。不知不觉,路灯亮了起来,
我才感觉右手如同上了刑,酸痛万分,肩膀也在敲打着罢工的鼓点。我
咬咬牙,坚持写完最后一页。
终于——
纸上的字不再毫无生气,它们如一个又一个欢快的精灵,在纸上翩
翩起舞。那一笔一画,如丝线一般,绣出了我的坚持。望着自己的成果,
笑终于在脸上绽放。
站在窗前,看着沾满水珠的那朵花,路灯打在花上,折射出一束束
炫目的光芒。
点评 本文选材巧妙,文章开头的特写镜头,一下子将读者带入“我”
无助、失措的情景;对雨中景的描绘渲染出压抑的气氛。照亮“我”心灵
的那朵花,就在此时闪耀登场。作者聚焦在这一刻,生动、细腻地刻画
了花的坚持和自己内心的波澜。结尾再次写花,呼应前文,照应文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