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第一都分自然地理
专题5地表形态的塑造
题组
用时:
易塔记亲:
(2024·广东卷)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
3.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被
①化学溶蚀②重力崩塌③冰川刨蚀④风
海冰或冰川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
力吹蚀⑤流水侵蚀
冰覆盖。如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
A.①②③
B.①②⑤
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据此完成
C.①④⑤
D.③④⑤
下面小题。
4.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
(
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
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
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
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
(2023·新课标卷)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
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
1.与甲地对比,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发育的主要原
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如图)。广西某溶洞
因是乙地
(
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
A.冬季白昼的时长更长
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受到了暖流增温影响
C.经历了更强的构造运动
D.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更大
2.研究发现,极地气候峡湾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积
速率往往较温带气候峡湾低,主要是因为极地气
候峡湾区
()
5.形成莲花盆需要
(
①植被覆盖度更低②人海的径流更少③海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
水的盐度更低④波浪的动力更小
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
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A.①③
B.①④
(2024·广东卷)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
C.②③
D.②④
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
6.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
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
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
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
层)。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
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
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
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
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
三共岩
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如图示意该段河床纵
W石乳
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识秋
2800
第1燬
小第川段
司义化层
粉砂饭弑:
2700
③术来可能稳定状奋纵剖而
E26M0
②现状纵剖面
溪流
索2500
2400
状河床纵剂面
推测的惊始河床纵剂面①)20们年车纵剂而
23
0
10
203040506070
问卜游离(km)
27五年高考真题分美集训
地理
水(主)管道,便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
第(2)题,对比表中内陆三角洲上游的马西纳和下游的
(2)保障海水淡化厂(蒸汽和高温水所需的)能源供应,
迪雷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数据可知,尼日尔河流
进而保障海水淡化厂生产的连续和供应淡水的稳定:降
经内陆三角洲前径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大,流经内陆三
低海水淡化厂进口煤炭的生产成本:避免对国外煤炭的
角洲后径流量和含沙量减少。进一步分析可推测,内陆
依赖,提高自给率,维护国家安全;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三角洲的调节作用会使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原因主
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天然气发
要从内陆三角洲地区河湖的调节作用、蒸发、泥沙沉积
电厂废弃物的排放。
等方面分析。第(3)题,结合图表可知,迪雷一洛科贾河
(3)缓解以色列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满足以色列
段的尼亚美水文站上游河流流经地区年降水量较少,蒸
中东部内陆地区的用水需求:调节淡化水量,提高水资
发旺盛且支流少,因此径流量不断减少;河流流经尼亚
源利用率,避免“弃水”:提高海水淡化厂的经济效益。
美水文站之后,流域内降水量增加,汇入的支流增多,河
(4)通过增加淡水需求,扩大海水淡化产业的规模:延长
流的径流量不断增加。由表中统计数据可知,迪雷一洛
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大海水淡化产业的利润:改善生态
科贾河段揄沙量不断增加。第(4)题,在描述河口三角
环境,提高海水淡化产业的生态价值:便于海水淡化产
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时,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降水
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取得持续发展:为海水淡化产
和气温)、河流水文特征以及自然带等方面描述。由图
业提供可靠的淡水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中信息可知,在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韩
11.解析:本大题以非洲部分区域略图及该区拔莱河附近两
度低,水热充足,河流含沙量大,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
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为材料,涉及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
为主。
河流的特征、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主要交道运输方式
答案:(1)年降水量大:地势高;流域面积较大。
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
(2)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
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读图可知,巴马科位
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
于①河上游,年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圣路易位
小,泥沙沉积。
于①河下游,年降水量较少,冬季河流有断流现豪,说明
(3)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
①河丁城上游支流多常年河,下游多季节性时令河:两
(4)地形为低平原,河网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
地降水均集中在夏季,结合韩度位置可知,两地为热带
多雨;径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草原气候,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巴马科韩度较
专题5地表形态的塑造
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所以雨季较长,河
流下游地区纬度较高,雨季较短。第(2)题,读图可知,
题组一
甲、乙、丙三地随者纬度的降低,土壤厚度逐渐增加,主
1.B由材料信息“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
要原因是韩度越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越强,雨季
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年被海冰或冰川覆
更长,水分条件更优越,植物生产活动更活跃,气候湿
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可知,两种
润、荚热的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普遍而强烈,
类型的峡湾地貌在成因及形成过程等方面基本一致,但
岩石矿物被强烈分解,形成较厚的风化壳,增加了土壤
在景规上差异明显。综上,可推测导致甲、乙两地景观差
厚度。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
异的关键在于峡湾内的温度,构造运动强度、海平面上升
运费低,连续性好的优势,矿产资源适合采用铁路运输
幅度对两地温度的影响较小,不是影响两地发育不同类
方式,而且矿产资源产地与港口有铁路相连,基础设施
型峡湾地貌的主要因素,C、D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两
较为完善,图示地区河流下游经流量小,多为时令河,所
地纬度相近且均在北极图以内,冬季均会出现极夜现象,
以不适合水路运输。
即使处于非极夜时期,昼长相差也不大,昼长并非两地发
答案:(1)常年时令以雨水补给为主;丁城以上河段
育不同类型峡湾地貌的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由所学
雨季较长,以下河段雨季较短。
知识可知,甲地受东格陵兰寒流影响,温度较低:乙地受
(2)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生产力
北大西洋暖流彩响,温度较高,因此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
增加,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发有,B正确
(3)铁路。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
2.A具体分析如下
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序号
分析
结论
12.解析:第(1)题,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的
原因主要从富塔贾隆高原对尼日尔河水源补给量大的
植被是有机碳的重要来源。极地气侯
角度分析,在分析富塔赏隆高原对尼日尔河补给量大的
峡湾区由于温度较低,植被生长缓慢
原因时主要从气候(年降水量)、地形和流战面积等角度
植被覆盖度较低,这意味着峡湾沿岸陆
分析。由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于
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生产和供应能力
正确
1500mm,丰沛的降水为尼日尔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较弱,输入峡湾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数量
富塔贾隆高原位于尼日尔河的上游,地势落差大,河流
少,因此极地气候唤湾沉积物中有机碳
流途快,形成“水塔”:富塔贾隆高原河段支流众多,流域
的累积速率低
面积较大,集水区域广,为尼日尔河提供充足的水源。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