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函数的表示法 (教学课件)——高中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2函数的表示法 (教学课件)——高中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7 19: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章 函数
2.2.2 函数的表示法
北师大版
必修第一册
学习目标
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2.能结合实际情景选取合适的方法表示函数.
3.会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函数解析式.
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
【1】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y=2x+3
【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图象法,就是画出函数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函数呢?
用列表法,不用计算,看表就知道函数值
用解析法,便于研究函数性质
用图象法,容易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函数的表示法
函数的表示法
x/本 1 2 3 4
y/元 5 10 15 20
定义域
值域
列表法:列出表格,表示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
函数的表示法
图象法:用图象表示2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定义域:图象在 x 轴上的投影
值域:图象在 y 轴上的投影
函数的表示法
解析式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定义域: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
值域:因变量 y 轴的取值范围 ()
函数的表示法
例题巩固
例题巩固
描点法做函数图象步骤
[1] 取自变量的若干个值,求出相应函数值,列表;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相应的点;
[3] 用平滑的曲线将描出的点连接起来,得到函数图象.
作函数图像的注意事项
[1] 应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在定义域内作图;
[2] 图象是实线或实点,定义域外的部分有时可用虚线来衬托整个图象;
[3] 要标出某些关键点.例如,图象的顶点、端点、与坐标轴的交点等,注意分清这些关键的点是实心点还是空心点.
换元法和配凑法求解析式
【换元法】由题意令 ,则
所以

【配凑法】
因为
所以
方程组法求解析式
【解】在已知等式中,将 换成 ,得
与已知方程联立,得
,消去

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解】设 f (x)=kx+b(k≠0),
则 f ( f (x))=k(kx+b)+b=k2x+kb+b=9x+4.
∴k2=9,kb+b=4. 解得 k=3,b=1 或 k=-3,b=-2.
∴f(x)=3x+1 或 f(x)=-3x-2.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1] 换元法:设 t=g(x),解出 x,代入 f (g(x)),求 f (t) 的解析式即可.
[2] 配凑法:对 f (g(x)) 的解析式进行配凑变形,使它能用 g(x) 表示出 来 ,再用 x 代替两边所有的“g(x)”即可.
[3] 待定系数法:若已知 f(x) 的解析式的类型,设出它的一般形式,根据特殊值确定相关的系数即可.
[4] 方程组法(或消元法):当同一个对应关系中有互为相反数或互为倒数关系时,可构造方程组求解.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