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升初数学易错题强化训练:表内除法(含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24 龙泉市)已知●+□=29,●×□=100,那么下列算式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100﹣●﹣□=71 B.4800÷●÷□=48
C.●□50 D.●×10%+□×10%=2.9
2.(2023 梁子湖区)湖面上有若干条船,总共坐了24人,而且每条船上不是坐4人就是坐3人,下面的几种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
A.湖面上有6条船 B.湖面上有7条船
C.湖面上有8条船 D.湖面上有9条船
3.(2023 苍南县)已知◎×△=★(三个图形均不为0),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 )
A.◎=★÷△ B.△=★÷◎
C.(◎×8)×(△×8)=★ D.(◎÷2)×(△×2)=★
4.(2022 福清市)根据☆×◇=〇,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
A.☆=〇÷◇ B.◇=〇÷☆
C.(☆÷5)×(◇÷5)=〇 D.(☆×3)×(◇÷3)=〇
5.(2019 鄞州区)已知口×△=☆,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口 B.△×☆=口 C.△÷☆=口 D.口÷△=☆
6.(2017 长沙)如果A是B的12倍,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A×12=B B.B÷A=12 C.A÷12=B
7.(2011 顺德区模拟)小明在计算乘法时,不小心将一个因数24错写成42,那么计算结果比正确答案多( )
A. B. C. D.
8.(2010 恭城县)已知×=,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07 银州区)在0、1、2、3、4、5、6、7、8、9这10个数中,乘自己和除自己都与它本身相等的数字有( )个.
A.1个 B.2个 C.3个 D.没有
二.填空题(共25小题)
10.(2024 崇川区)□.□□是一个两位小数,列竖式计算□.□□×2.4时,笔算过程如图所示,则□.□□×2.4的积是 。
11.(2024 东城区)56÷8=
12.(2023 拱墅区)根据151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13.(2022 腾冲市)小红的爷爷今年63岁,小红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红的 倍。
14.(2022 腾冲市)72÷8= ,读作 ,用口诀 求商.
15.(2022 揭东区) =
16.(2021 五指山)一个数除以12,小马虎把12看成了15,结果商是24.正确的商是 .
17.(2021 灵寿县) =1.25× =0.875× 0.75。
18.(2021 洋县)某电视台举行歌唱比赛,7位评委给某选手打分如下(单位:分)8、2、8.5、8.5、9、10、8,这位选手的最终的合理得分是 分。
19.(2021 栾川县)12÷ = ÷8=0.6。
20.(2020 双峰县)一个不为0的数与它本身相加、相减、相除,所得的和、差、商相加的总和是21,这个数是 。
21.(2019 岳麓区) = =1.
22.(2019 岳麓区)小马虎在计算乘法时,把一个因数12看成了21,他计算的结果是1995,正确的积应是 .
23.(2018 郑州)除数和商都是29,则被除数是 .
24.(2017 长沙县)除数和商都是30,则被除数是 .
25.(2015 上海) =1.
26.(2013 大庆) = 1.
27.(2013 石家庄)一名学生在计算一道除数是两位数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错把被除数百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得商383,余17,这商比正确的商大21,那么这道题的除数是 .
28.(2012 西陵区)已知四个数A、B、C、D满足式子:A×1B×0.05=C÷1D÷10,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9.(2011 东莞市)在一道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和商相乘的积是0.01,那么被除数是 .
30.(2010 西藏)扎西把一个数除以错算成一个数乘,得出的结果是15,正确结果应该是 .
31.(2009 西藏)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20×5÷ ×0.2=120;
( ).
32.(2008 大同)根据x÷y=4,你能想到① ;② .
33.(2007 武汉)若[(32)÷△﹣0.8]×116,则△= .
34.(2006 宜兴市)已知: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华氏98.6度相当于摄氏 度,摄氏50度相当于华氏 度.
三.应用题(共1小题)
35.(2024 东城区)小红有36本书,她打算将这些书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多少本书?
四.判断题(共3小题)
36.(2022 腾冲市)把16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 (判断对错)
37.(2020 汉寿县)乘数×乘数=积。 (判断对错)
38.(2012 丰润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判断对错)
五.解答题(共2小题)
39.(2010 乐清市)
(1)15÷4=; (2)3.6; (3); (4)0.8÷0.02=;
(5)6.7+3=; (6)12; (7)4.8﹣3.09=; (8)53+47=;
(9)35×0.2=; (10)0.22=; (11)1212÷12=; (12)0.5﹣0.5÷10=
40.(2010 厦门)算式中的( )和( )各代表一个数.已知( )×0.3=4.2,( )÷0.4=12.那么这两个数分别是 , .
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D C C A C A A A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24 龙泉市)已知●+□=29,●×□=100,那么下列算式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100﹣●﹣□=71 B.4800÷●÷□=48
C.●□50 D.●×10%+□×10%=2.9
【答案】C
【分析】根据“●+□=29,●×□=100”可知●=4,□=25或●=25,□=4,据此代入选项中的算式计算解答。
【解答】解:A.100﹣4﹣25=71,计算正确;
B.4800÷4÷25=48,计算正确;
C.425,原题计算错误;
D.4×10%+25×10%=2.9,计算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2.(2023 梁子湖区)湖面上有若干条船,总共坐了24人,而且每条船上不是坐4人就是坐3人,下面的几种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
A.湖面上有6条船 B.湖面上有7条船
C.湖面上有8条船 D.湖面上有9条船
【答案】D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湖面上有若干条船,总共坐了24人,而且每条船上不是坐4人就是坐3人;
A.湖面上有6条船,全部为4人船时,乘坐人数为:6×4=24(人);
B.湖面上有7条船,当4人船为3条时,3人船为4条时,乘坐人数为:4×3+3×4=24(人);
C.湖面上有8条船,全部为3人船时,乘坐人数为:8×3=24(人);
D.湖面上有9条船,全部为3人船时,乘坐人数为:9×3=27(人)。
据此求解即可。
【解答】解:A.湖面上有6条船,全部为4人船时,乘坐人数为:6×4=24(人);
B.湖面上有7条船,当4人船为3条时,3人船为4条时,乘坐人数为:4×3+3×4=24(人);
C.湖面上有8条船,全部为3人船时,乘坐人数为:8×3=24(人);
D.湖面上有9条船,全部为3人船时,乘坐人数为:9×3=27(人)。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每条船必须是坐满4人或者3人的。
3.(2023 苍南县)已知◎×△=★(三个图形均不为0),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 )
A.◎=★÷△ B.△=★÷◎
C.(◎×8)×(△×8)=★ D.(◎÷2)×(△×2)=★
【答案】C
【分析】根据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已知◎×△=★(三个图形均不为0),算式(◎×8)×(△×8)=★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2022 福清市)根据☆×◇=〇,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
A.☆=〇÷◇ B.◇=〇÷☆
C.(☆÷5)×(◇÷5)=〇 D.(☆×3)×(◇÷3)=〇
【答案】C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根据☆×◇=〇,下面算式错误的是(☆÷5)×(◇÷5)=〇。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的灵活运用。
5.(2019 鄞州区)已知口×△=☆,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口 B.△×☆=口 C.△÷☆=口 D.口÷△=☆
【答案】A
【分析】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口×△=☆,
所以☆÷△=口,☆÷口=△.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因数、因数和积的关系: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要熟练掌握.
6.(2017 长沙)如果A是B的12倍,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A×12=B B.B÷A=12 C.A÷12=B
【答案】C
【分析】根据A是B的12倍,可得:A、B都不等于0,再根据乘法与除法的意义可知,A与B有如下关系:
B×12=A,A÷B=12,A÷12=B.
【解答】解:因为A是B的12倍,
所以A、B都不等于0,
所以B×12=A,A÷B=12,A÷12=B.
故选:C。
【点评】根据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解答即可.
7.(2011 顺德区模拟)小明在计算乘法时,不小心将一个因数24错写成42,那么计算结果比正确答案多( )
A. B. C. D.
【答案】A
【分析】一个因数24错写成42,42÷24,即使正确答案扩大了倍,正确答案为单位“1”,那么计算结果比正确答案多1.
【解答】解:设确答案为“1”,则计算结果比正确答案多:
(42÷24)﹣1
1
;
故选:A.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是求“计算结果比正确答案多正确答案得几分之几”,而不是求“计算结果是正确答案的多少”.
8.(2010 恭城县)已知×=,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那么可以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写出这些算式,然后在选项中找出即可.
【解答】解:由×=可知:
×=;
÷=;
÷=;
选项中只有A和第三个算式相同,正确;其它选项都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因数×因数=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积÷其中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2007 银州区)在0、1、2、3、4、5、6、7、8、9这10个数中,乘自己和除自己都与它本身相等的数字有( )个.
A.1个 B.2个 C.3个 D.没有
【答案】A
【分析】算出这10个数与它本身的商和积,比较即可.
【解答】解:0×0=0;0不能做除数,不能写出0÷0的商;
1×1=1;1÷1=1;乘自己和除自己都与它本身相等;
2×2=4,2÷2=1;积和商不相等;
3×3=9,3÷3=1;积和商不相等;
…
其它数字计算后积和商不相等;
乘自己和除自己都与它本身相等的数字只有1,1个;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0和1的计算,0不能做除数;任何数和1的积都是它本身;一个非0的数,除以它本身商是1.
二.填空题(共25小题)
10.(2024 崇川区)□.□□是一个两位小数,列竖式计算□.□□×2.4时,笔算过程如图所示,则□.□□×2.4的积是 6.192 。
【答案】6.192。
【分析】竖式中的1032是4与第一个乘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相乘的结果,可以求出第一个乘数是1032÷4=258(不看小数点),据此可求出这个式子的积是2.58×2.4=6.192。
【解答】解:1032÷4=258
2.58×2.4=6.192。
答:□.□□×2.4的积是6.192。
故答案为:6.192。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1.(2024 东城区)56÷8= 7
【答案】7。
【分析】根据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计算结果。
【解答】解:56÷8=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12.(2023 拱墅区)根据151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10÷15 , 1015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乘法与除法的意义可知,乘法与除法具有互逆关系,所以由1510可得:10÷15,1015.
【解答】解:由1510可得:
10÷15,1015.
故填:10÷15,1015.
【点评】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可知:两个数的积÷其中的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13.(2022 腾冲市)小红的爷爷今年63岁,小红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红的 9 倍。
【答案】9。
【分析】用小红爷爷的年龄除以小红的年龄,可以计算出爷爷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
【解答】解:63÷7=9
答:爷爷的年龄是小红的9倍。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考查倍数问题的解题方法,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14.(2022 腾冲市)72÷8= 9 ,读作 72除以8等于9 ,用口诀 八九七十二 求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8乘几得72,利用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得出商,再根据除法算式的读法读出这个算式.
【解答】解:72÷8=9,读作:72除以8等于9,用口诀八九七十二求商.
故答案为:9,72除以8等于9,八九七十二.
【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15.(2022 揭东区) =
【答案】;;;。
【分析】假设这个等式的结果都等于1,再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除数=商×除数,列式计算。
【解答】解: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假设这个等式的结果都等于1,再根据乘与除、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列式计算。
16.(2021 五指山)一个数除以12,小马虎把12看成了15,结果商是24.正确的商是 30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假设除数就是15,那么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求得被除数,然后再利用求得的被除数去除以12,即可求得正确的商.
【解答】解:15×24÷12
=360÷12
=30
答:正确的商是30.
故答案为:30.
【点评】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先将错就错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得被除数,然后再利用正确的除数进行计算得出商.
17.(2021 灵寿县) =1.25× =0.875× 0.75。
【答案】;;。
【分析】根据乘数=积÷乘数,先计算出0.75的商作为前面算式是积,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0.75=1
1÷0.875
1÷1.25
1
1.250.8750.75。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18.(2021 洋县)某电视台举行歌唱比赛,7位评委给某选手打分如下(单位:分)8、2、8.5、8.5、9、10、8,这位选手的最终的合理得分是 8.4 分。
【答案】8.4。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出剩下5个数平均数即可。
【解答】解:(8+8.5+8.5+9+8)÷5
=42÷5
=8.4(分)
答:这位选手的最终的合理得分是8.4分。
故答案为:8.4。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9.(2021 栾川县)12÷ 20 = 4.8 ÷8=0.6。
【答案】20,4.8。
【分析】已知商是0.6,根据除数=被除数÷商,以及被除数=除数×商求解。
【解答】解:12÷0.6=20
8×0.6=4.8
即:12÷20=4.8÷8=0.6。
故答案为:20,4.8。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
20.(2020 双峰县)一个不为0的数与它本身相加、相减、相除,所得的和、差、商相加的总和是21,这个数是 10 。
【答案】10。
【分析】一个自然数与它本身相加得它的2倍,相减结果为0,相除结果为1,所以这个数为(21﹣1)÷2,计算即可。
【解答】解:(21﹣1)÷2
=20÷2
=10
答:这个数是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要弄清: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与它本身相加、相减、相除所得的和、差、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21.(2019 岳麓区) = =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据此代数计算得解.
【解答】解:1,
1,
;
所以1.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加减法的关系、乘除法的关系的灵活运用.
22.(2019 岳麓区)小马虎在计算乘法时,把一个因数12看成了21,他计算的结果是1995,正确的积应是 1140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用积1995除以其中一个因数21,即可得另一个因数,再乘12即可.
【解答】解:1995÷21=95,95×12=1140,
即正确的积是1140.
故答案为:1140.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乘除的互逆关系掌握的熟练程度.
23.(2018 郑州)除数和商都是29,则被除数是 841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29×29=841;
答:被除数是841.
故答案为:841.
【点评】此题应根据被除数、除数和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24.(2017 长沙县)除数和商都是30,则被除数是 900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30×30=900,
答:被除数是900.
故答案为:900.
【点评】此题应根据被除数、除数和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25.(2015 上海) =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结果是1,利用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以及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进行求解.
【解答】解:1
1
1
即:1.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知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26.(2013 大庆) = 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运算的结果是1,根据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求解.
【解答】解:(1)1;
(2)1;
(3)1;
(4)1;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加减乘除算式中的关系:因数=积÷另一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
27.(2013 石家庄)一名学生在计算一道除数是两位数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错把被除数百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得商383,余17,这商比正确的商大21,那么这道题的除数是 23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错把被除数百位上的3看成了8意思就是看错的数字比原来的数多了500,结果导致商多了21还有余下17,并且原来没有余数,由此可得:多出来的被除数部分÷除数=多出来的商的部分…余数,500÷除数=21…17,可以算出除数是23,正确的商是383﹣21=362,没有余数,就可以算得被除数是362×23=8326.
【解答】解:由于错把被除数百位上的3看成了8,
则被除数比原来多出(8﹣3)×100=500;
结果得商383,余17,这商比正确的商大21,
由于多出来的被除数部分÷除数=多出来的商的部分…余数,
则500÷除数=21…17,
所以除数为:(500﹣17)÷21=23,
由于正确的商是383﹣21=362,没有余数,
所以被除数是362×23=8326.
故答案为:23.
【点评】在求出被除数比原来多出500的基础上根据多出来的被除数部分÷除数=多出来的商的部分…余数求出除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8.(2012 西陵区)已知四个数A、B、C、D满足式子:A×1B×0.05=C÷1D÷10,其中最大的数是 B ,最小的数是 A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于c÷1C,D÷10=D.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在积相同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个因数越小,则另一个因数就越大,0.05,则1,所以B>D>C>A.即其中最大的数是B,最小的数是A.
【解答】解:已知四个数A、B、C、D满足式子:A×1B×0.05=C÷1D÷10,其中最大的数是 B,最小的数是 A;
故答案为:B,A.
【点评】将题目中算式统一变为乘法算式后,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分析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9.(2011 东莞市)在一道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和商相乘的积是0.01,那么被除数是 0.1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被除数×除数×商=0.01,又除数×商=被除数,说明两个被除数相乘,积是0.01,即可求得被除数的数值.
【解答】解:被除数×除数×商=0.01
被除数×(除数×商)=0.01
被除数×被除数=0.01
因为0.12=0.01,所以被除数=0.1.
故答案为:0.1.
【点评】此题考查在除法算式里,除数×商=被除数的灵活运用.
30.(2010 西藏)扎西把一个数除以错算成一个数乘,得出的结果是15,正确结果应该是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用得出的结果15除以求出原来算式中的被除数,进而用被除数除以除数,求得正确的结果即可
【解答】解:被除数:15,
正确的结果:;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乘与除的互逆关系的灵活运用,明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31.(2009 西藏)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20×5÷ ×0.2=120;
(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先求出20×5的积,进而把100÷□看作一个整体,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出100÷□的值,进而根据除数=被除数÷商,解答即可;
(2)把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看作一个整体,先根据:除数=被除数÷商,求出两个加数的和,进而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加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1)100÷(120÷0.2),
=100÷600,
;
(2),
,
;
故答案为:,.
【点评】明确乘法中因数、因数与积之间的关系及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及加数、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2008 大同)根据x÷y=4,你能想到① x=4y ;② y=x÷4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x÷y=4,x是被除数,y是除数,4是商,那么x就是4与y的积,y就是x除以4.
【解答】解:根据x÷y=4,可知:
x=4y,
y=x÷4;
故答案为:x=4y,y=x÷4.
【点评】本题根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求解: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33.(2007 武汉)若[(32)÷△﹣0.8]×116,则△=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首先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计算先括号里面的,把中括号里面的看再一个整体,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出中括号里面的,再根据被减数=减数+差,除数=被除数÷商,即可求出△等于多少.
【解答】解:[(32)÷△﹣0.8]×116,
先计算先括号里面的,[5△﹣0.8]6,
66;
;
5;
所以△.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乘与除的互逆关系以及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34.(2006 宜兴市)已知: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华氏98.6度相当于摄氏 37 度,摄氏50度相当于华氏 122 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华氏度与摄氏度的换算公式是:华氏度=摄氏度×1.8+32,摄氏度=(华氏度﹣32)÷1.8,利用换算公式,分别把华氏98.6度和摄氏50度代入公式,分别求得对应的摄氏度和华氏度即可.
【解答】解:摄氏度:(98.6﹣32)÷1.8,
=66.6÷1.8,
=37(度);
华氏度:50×1.8+32,
=90+32,
=122(度);
故答案为:37,122.
【点评】此题考查华氏度与摄氏度的换算,记住换算公式,利用公式把数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三.应用题(共1小题)
35.(2024 东城区)小红有36本书,她打算将这些书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多少本书?
【答案】4本。
【分析】小红有36本书,她打算将这些书平均分给9个同学,求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多少本书,就是把36平均分成9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列式解答。
【解答】解:36÷9=4(本)
答:每个同学可以分到4本书。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分的除法问题。
四.判断题(共3小题)
36.(2022 腾冲市)把16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把16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本题没有强调“平均分”,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平均分”的意义可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的意义和平均分知识,据此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37.(2020 汉寿县)乘数×乘数=积。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根据“乘数×乘数=积”解答即可。
【解答】解:乘数×乘数=积,符合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8.(2012 丰润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与乘、除法的互逆关系,直接进行判断.
【解答】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掌握.
五.解答题(共2小题)
39.(2010 乐清市)
(1)15÷4=; (2)3.6; (3); (4)0.8÷0.02=;
(5)6.7+3=; (6)12; (7)4.8﹣3.09=; (8)53+47=;
(9)35×0.2=; (10)0.22=; (11)1212÷12=; (12)0.5﹣0.5÷10=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即可进行计算解答.
【解答】
解:(1)15÷4=3.75; (2)3.60.4; (3); (4)0.8÷0.02=40;
(5)6.7+3=9.7; (6)1214; (7)4.8﹣3.09=1.71; (8)53+47=100;
(9)35×0.2=7; (10)0.22=0.04; (11)1212÷12=101; (12)0.5﹣0.5÷10=0.45.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仔细计算即可解答,属于基础题.
40.(2010 厦门)算式中的( )和( )各代表一个数.已知( )×0.3=4.2,( )÷0.4=12.那么这两个数分别是 14 , 4.8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此题是根据算式填括号,要利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解答】解:( )×0.3=4.2,根据因数=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可得:
4.2÷0.3=14,
所以,( )里填14.
( )÷0.4=12,根据被除数=商乘除数可得:
0.4×12=4.8,
所以( )里填4.8,
答:这两个数分别是14,4.8.
故答案为:14,4.8.
【点评】此题是利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第1页(共1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