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高斯智断瓶中线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5 高斯智断瓶中线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4 13:50:29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高斯智断瓶中线对题质疑,归纳问题1、高斯是怎样断瓶中线的?
2、高斯的智慧表现在哪里,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初读感知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一枚 困境 聚焦 沁出
恭恭敬敬 炎炎烈日
聪明才智 风马牛不相及词语积累重点探究 解决问题 1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高斯还是皱着眉,眯着眼,紧盯着那个玻璃瓶,没想出什么办法。重点探究 解决问题 高斯紧张地思考着,他的额头不断沁出汗珠来。一颗晶莹的汗滴跟其他几颗汇成一大滴,沿着高斯高高隆起的额头往下淌,啪嗒一下落在高斯身前的石板路上。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具体)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一位戴老花镜的老人,心疼地走近高斯,撑起自己手中的黑色布伞,举到高斯头顶上,安慰他说:“别着急,小伙子,慢慢想,你会想出办法的。”细节描写对后文起铺 垫作用重点探究、解决问题 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
1、读 认真读第6、7自然段。
2、画 用“——”画出描写高斯断瓶中线的句子;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思 高斯断瓶中线得有哪些必备条件?你还有其它的解决办法吗?
4、议 高斯的智慧表现在哪里?这对你有什么启发?重点探究、解决问题 高斯朝那位慈祥的老人笑了笑,感激他的关心。突然,高斯想起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可以不打开瓶塞,弄断瓶中那段棉线。他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了句话。那老人连连点头,把自己的老花镜摘下来,递给高斯。
高斯在那个玻璃瓶前蹲下来。他举起老花镜,让太阳光聚焦在玻璃瓶里的棉线上。不一会儿,大家看到玻璃瓶里突然冒起一缕青烟。接着“叮当”一声响,那枚用棉线系着的银币落到了瓶底。高斯解决了难题。
重点探究,解决问题 高斯朝那位慈祥的老人笑了笑,感激他的关心。突然,高斯想起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可以不打开瓶塞,弄断瓶中那段棉线。他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了句话。那老人连连点头,把自己的老花镜摘下来,递给高斯。
高斯在那个玻璃瓶前蹲下来。他举起老花镜,让太阳光聚焦在玻璃瓶里的棉线上。不一会儿,大家看到玻璃瓶里突然冒起一缕青烟。接着“叮当”一声响,那枚用棉线系着的银币落到了瓶底。高斯解决了难题。联系生活,拓展问题 在学习或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运用智慧解决难题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反馈训练 巩固提高 请同学们当回小老师,根据我们本节课所学内容,向同学们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各位小老师,快来参加吧!反馈训练 巩固提高下面这段话写得具体吗?怎样把它写得具体生动呢?
上课铃响了,随后进来一位女教师,她说她姓李,是我们的班主任,教语文。随后就讲了学校纪律和学习要求,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提示:抓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等,对人物的言行举动做细致描写,写出感受)高斯的故事
高斯3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
当高斯9岁时候,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为(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但是据更为精细的数学史书记载,高斯所解的并不止1加到100那么简单,而是81297+81495+......+100899(公差198,项数100)的一个等差数列。
当高斯12岁时,已经开始怀疑元素几何学中的基础证明。当他16岁时,预测在欧氏几何之外必然会产生一门完全不同的几何学。他导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将其成功地运用在无穷级数,并发展了数学分析的理论。
高斯的老师Bruettner与他助手 Martin Bartels 很早就认识到了高斯在数学上异乎寻常的天赋,同时Herzog Carl Wilhelm Ferdinand von Braunschweig也对这个天才儿童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们从高斯14岁起,便资助其学习与生活。这也使高斯能够在公元1792-1795年在Carolinum学院(今天Braunschweig学院的前身)学习。18岁时,高斯转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在他19岁时,第一个成功地用尺规构造出了规则的17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