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诗两首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6 诗两首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4 13:51:32

文档简介

名人读书小故事
孔子韦编三绝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用竹简做成,一根竹简上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谈读书
培根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课件18张PPT。诗两首观书有感 朱熹,中国古代先哲,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双重遗产源于朱子,朱子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鉴:镜子。
开:打开。
徘徊:这里是来回移动的意思。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诗句赏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指方塘。
哪得:怎么会 。
如许:如此这般,像这样。
为:因为。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句赏析思考:
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这是为什么? 观 书 有 感
[宋]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比喻书本。池塘里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 他的诗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写作特色 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课后感悟借景喻理神奇的书思考:
朗读这首诗,诗歌中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解惑:
书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论贫富,都可以读书,都可以让自己变成精神上甚至物质上的富翁。
诗句品赏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这节诗写把书和战舰进行对比,从广度上写书能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因为书可以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使我们通古晓今,可以带领我们畅游未知的世界,使我们了解大千世界的奥秘,而非凡的战舰虽能航行到天涯海角,却不能上天入地,穿越宇宙,也到达不了过去和未来,在对比中表现了书的博大精深。诗句品赏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这节诗把书与坐骑对比,从深度上写书能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书籍能让我们与伟人巨匠跨越时空进行对话,从而使我们的灵魂变得高尚而充实,使我们的行为变得理智而富有创造性,使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诗句品赏 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这节诗写的是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读书,获取读书快乐的权利。
“即令”是“即使”的意思,表示退一步说的假设,再贫穷的人,也不会因为穷而不能享受读书的快乐。诗句品赏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总结全诗,写了书是“质朴无华的车骑”,“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书中蕴藏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能使一个思维狭隘的人变得豁达,能使一个行为粗俗的人变得文雅,能使一个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能使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变得志趣高远,书能净化人的灵魂,能陶冶人的情操,所以说,看起来最朴实无华的书籍里,“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美丽”。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凿壁借光课后作业背诵《观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