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期末模拟高频易错培优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押题卷】期末模拟高频易错培优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8 11: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高频易错培优卷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 D.等腰梯形
2.0.2和0.4之间有( )个小数。
A.1 B.100 C.无数
3.下面各图中,不可以用来表示4.25中的“2”的是( )。
A.B.C. D.
4.妈妈带50元钱去买菜,买荤菜用去27.65元,买素菜用去12.35元。计算还剩多少钱?四种列式正确的有( )个。
①50-27.65-12.35 ②50-(27.65+12.35)
③50-27.65+12.35 ④50-12.35-27.65
A.1 B.2 C.3 D.4
5.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时,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等腰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6,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被除数不变,商是( )。
A.0.026 B.0.26 C.26 D.260
7.成轴对称的两个数字是( )。
A. B. C.
8.五张卡片,分别写着0、0、1、2和小数点,再取其中的四张摆出一个小数,这些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9.一个数由3个一,5个十分之一,3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10.0.9的计数单位是( ),0.90的计数单位是( )。
11.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整数?
( )<0.68<( ),近似于( );( )<11.78<( ),近似于( );( )<8.39<( ),近似于( )。
12.3.08读作:   ; 六分之三写作:   .
13.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和一个底角的比是1:2,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度,顶角是   度.
14.把29.3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把59.8缩小到原来的 是
15.0.082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6.下表是A、B、C、D四名同学进行跳远比赛的成绩,如果A是第一名,那么他至少跳了( )米;如果C是第三名,那么他最多跳了( )米。
选手 A B C D
成绩(米) □.41 2.61 2.□7 3.35
三、判断题
17.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 )
18.6乘6的积是36,再加上24得60。( )
19.计算全班数学平均分的方法是:(最高分数+最低分数)÷2。( )
20.整数部分相同,小数部分位数多的比小数部分位数少的大。( )
21.两个小数比较大小,整数部分位数多的比位数少的大。( )
四、计算题
2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30.5 20.47 13 1.42000
23.口算。
1.63+2.37= 0.35+0.49= 9-4.36= 5-0.17=
0.8+2.7= 4.2+8= 0.6-0.06= 4.9+2.8=
1.1-0.41= 1.73+6.9= 2.8-1.83= 5.6-0.56=
24.列竖式计算:
42..8+85.42= ;5.67﹣0.845= ;75.8+26.28= 。
25.你能想出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
25×5+74×5+5 6.74+12.62+24.38+3.26 87-2.123-0.877
30.65-(7.65+5.4) (40+8)×125 32×38+32×62
五、作图题
26.在下面的方格中分别画出一个三角形、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相等。
六、解答题
27.动物园里,55只鸵鸟和斑马生活在同一片草地上,鸵鸟的腿数是斑马的2倍,求斑马有多少只,鸵鸟有多少只?
28.张英跳高跳了1.12米,比肖红跳得高0.09米,肖红跳了多少米?
29.某工程队要挖一条水渠,前4天一共挖了2500米,后3天每天挖800米。这个工程队这一周平均每天挖水渠多少米?
30.丁丁去超市买了一块糕点和一盒牛奶,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多少钱?
3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 55°,另一个内角等于 60°,第三个内角等于多少度?
32.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是国家级5A景区,红旗小学组织18位老师和252名学生前往大峡谷进行研学。
(1)怎样租车最省钱?共需多少元?
(2)太行山大峡谷漂流是壶关县著名的漂流胜地,漂流游船票分为成人票、儿童票、团体票(20人及以上),师生们如何购票最省钱?
答案与解析
1.C
【解题思路】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叠的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此题依此分析即可。
【精讲精析】A.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B.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C.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D.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C
【要点提示】熟练掌握对称轴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要求的在0.2和0.4之间没有说明是几位小数,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有无数个小数。
【精讲精析】0.2和0.4之间的一位小数只有0.3一个;
而题干中没有说是几位小数,所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要点提示】此题考查学生对在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的判定方法,应分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即可确定。
3.A
【解题思路】根据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4.25中的“2”在十分位,表示2个0.1,也就是0.2。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表示0.1。据此逐项分析即可。
【精讲精析】A.把数轴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5份,每个小格就表示0.2,圆点所在位置是2个0.2,也就是0.4,不符合题意;
B.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0.01,把其中的20份涂上颜色,20份就是20个0.01,也就是0.2,符合题意;
C.把正方体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把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2份就是2个0.1,也就是0.2,符合题意;
D.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把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2份就是2个0.1,也就是0.2,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C
【解题思路】用50元减去买荤菜(素菜)再减去素菜(荤菜)的钱数即可求出剩下的钱数,此时列式为:50-27.65-12.35或者50-12.35-27.65;或者是先求出两种菜共花多少钱,再用50元减去两者之和,即50-(27.65+12.35),所以共有3种列式方法。据此解题。
【精讲精析】妈妈带50元钱去买菜,买荤菜用去27.65元,买素菜用去12.35元。计算还剩多少钱?共有3种列式方法。所以①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C
5.B
【解题思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那么用180°除以2即可得到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根据最大的角度判断三角形的类别。
【精讲精析】180°÷2=90°
第三个内角为90°,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按照角度的分类,主要看最大内角的度数,等于90°为直角三角形,大于90°为钝角三角形,小于90°为锐角三角形。
6.B
【解题思路】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据此解答即可。
【精讲精析】由分析可知: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6,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被除数不变,商就会除以10,
2.6÷10=0.26
故选:B
【要点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商的变化规律,明确商与除数的变化相反是关键。
7.C
【解题思路】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外一个图形完全重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精讲精析】根据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概念可知,只有C选项两个数字成轴对称。
故答案为:C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轴对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的概念。
8.B
【解题思路】这五张卡片取其中的四张摆出一个小数,小数点必取,再取1、2、0,要想一个零也不读出来,0必须写在整数的末尾,写在小数部分的任何位置都必须读来(包括整数部分是0),这样只能组成10.2和20.1。
【精讲精析】五张卡片,分别写着0、0、1、2和小数点,再取其中的四张摆出一个小数,这些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有10.2和20.1两个数。
故答案为:B
【要点提示】本题主要是考查零的读法,在整数中,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小数中每位上的0都必须读出来,整数部分是0的要读出来.
9. 3.503 三点五零三
【解题思路】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小数点左边的为整数部分。数位按照整数数位顺序表排列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等等。小数部分小数点后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等等。
读小数时,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比如3.45读作:三点四五。
【精讲精析】一个数由3个一,5个十分之一,3个千分之一组成,个位写3,十分位写5,千分位写3,其余各位写0。
故一个数由3个一,5个十分之一,3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3.503,读作三点五零三。
10. 0.1/ 0.01/
【解题思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据此解题即可。
【精讲精析】根据分析可知,
0.9的计数单位是0.1,0.90的计数单位是0.01。
【要点提示】熟练掌握有关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0 1 1 11 12 12 8 9 8
【解题思路】看某一个小数在哪两个整数之间,对应其整数位和整数位加1,看近似于哪个整数,看其十分位,小于5接近其整数位,大于等于5接近其整数位加1,据此解答即可。
【精讲精析】0<0.68<1,近似于1;11<11.78<12,近似于12;8<8.39<9,近似于8。
12.三点零八,
【精讲精析】试题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解:3.08读作:三点零八;
六分之三写作:.
故答案为三点零八,.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分数的读、写法.
13.72,36.
【精讲精析】试题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顶角和两个底角的比就是1:2: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知底角就是三角形内角和的,顶角就是三角形内角和的.据此解答.
解:180×=72(度),
180×=36(度).
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2度,顶角是36度.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各个角占三角形内角和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14. 293 0.598
【精讲精析】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只需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只需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可.故答案为293;0.598.
15.0.001,82
【精讲精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0.082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有82个0.001.
解:0.082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有82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故答案为0.001,8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意义.
16. 3.41 2.97
【解题思路】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据此作答。
【精讲精析】因为A是第一名,所以□.41>3.35,即A至少跳了3.41米;
因为C是第三名,所以2.□7>2.61,那么A最多跳了2.97米。
【要点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认识及大小比较。
17.正确
【精讲精析】根据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可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据此判断.
18.√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算出6乘上6的积,再加上24即可得出答案。
【精讲精析】6×6+24
=36+24
=60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解题思路】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进行分析。
【精讲精析】计算全班数学平均分的方法是:全班同学数学分数的和÷全班人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解题思路】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精讲精析】根据分析,判断错误,例如:1.01<1.1,
故答案为;×。
【要点提示】掌握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判断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钥匙。
21.√
【解题思路】比较小数中整数部分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据此解答即可。
【精讲精析】由分析可知,两个小数比较大小,整数部分位数多的比位数少的大,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30.500;20.470;13.000;1.420
【解题思路】要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只改变小数的位数,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只需去掉小数末尾的“0”或在小数的末尾添加“0”。据此解答。
【精讲精析】30.5=30.500 20.47=20.470 13=13.000 1.42000=1.420
23.4;0.84;4.64;4.83;
3.5;12.2;0.54;7.7;
0.69;8.63;0.97;5.04
24. 128.22 4.825 102.08
【解题思路】根据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以及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精讲精析】(1)42.8+85.42=128.22;

(2)5.67﹣0.845=4.825;

(3)75.8+26.28=102.08;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关键是把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能对齐。
25.500; 47
84 ;17.6
6000; 3200
【精讲精析】25×5+74×5+5
=(25+74+1)×5
=100×5
=500
6.74+12.62+24.38+3.26
=(6.74+3.26)+(12.62+24.38)
=10+37
=47
87-2.123-0.877
=87-(2.123+0.877)
=87-3
=84
30.65-(7.65+5.4)
=30.65-7.65-5.4
=23-5.4
=17.6
(40+8)×125
=40×125+8×125
=5000+1000
=6000
32×38+32×62
=32×(38+62)
=32×100
=3200
26.图见详解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意,不妨让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都等于4个小方格的边长的和,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都等于3个小方格的边长的和;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方格中分别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即可。
【精讲精析】(答案不唯一)
27.斑马有11只,鸵鸟有44只
【解题思路】设斑马有x只,然后根据等量关系“斑马的只数×4×2=鸵鸟的只数×2”列方程解答即可。
【精讲精析】解:设斑马有x只,则鸵鸟有55-x只,
4x×2=2×(55-x)
8x=110-2x
8x+2x=110-2x+2x
10x=110
10x÷10=110÷10
x=11
55-11=44(只)
答:斑马有11只,鸵鸟有44只。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了鸡兔同笼的问题,关键是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8.1.03米
【解题思路】已知张英跳了1.12米,比肖红跳得高0.09米,说明肖红比张英少跳了0.09米,根据二者间的数量关系可以求出肖红跳的米数。
【精讲精析】(米)
答:肖红跳了1.03米。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了两位小数的减法运算,需要注意在计算时该退位时一定要退位。
29.700米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后3天共挖了多少米,再求出这一周一共挖了多少米,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除法解答。
【精讲精析】(2500+800×3)÷(4+3)
(2500+2400)÷7
=4900÷7
=700(米)
答:这个工程队这一周平均每天挖水渠700米。
【要点提示】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30.0.6元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先计算出1块糕点和1盒牛奶的总价钱,用加法计算;然后用10元减去1块糕点和1盒牛奶的总价钱即可,依此计算。
【精讲精析】4+5.4=9.4(元)
10-9.4=0.6(元)
答:应找回0.6元。
【要点提示】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65度
【精讲精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已知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用180度分别减去两个内角的度数,即可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180°﹣55°﹣60°=65°;
答:第三个内角等于65度.
点评: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1)6800元
(2)2名学生和18位老师一起购买团体票,剩下的250名学生购买儿童票
【解题思路】(1)由题意得,18位老师和252名学生去研学,那么一共有270人。每辆大车需要1000元,可以载客40人,每人需要:1000÷40=25(元)。每辆小车需要800元,可以载客30人,每人需要:800÷30=26(元)……20(元)。对比可知,大车更便宜。在没有空位的情况下,尽量多租大车。直接用270除以40即可算出需要几辆大车还多几人,接着合理安排多出来的人使得没有空位且花费最少即可。最后,用乘法分别算出租大车和小车需要的钱数并把两部分的钱数加起来即可得到一共需要的钱数。
(2)由题意得,成人票每张60元,儿童票每张30元,团体票每张45元。18位老师和252名学生去研学,那么一共有三种购票方案。第一种购票方案:老师买成人票,学生买儿童票。第二种购票方案:老师和学生一起买团体票;第三种购票方案:2名学生和18位老师一起购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购买儿童票。分别算出三种方案需要的钱数,然后再比较钱数的多少找出最省钱的方案即可。
【精讲精析】(1)252+18=270(人)
坐大车每人需要的钱数:1000÷40=25(元)
坐小车每人需要的钱数:800÷30=26(元)……20(元)
对比可知,坐大车更便宜。
270÷40=6(辆)……30(人)
30÷30=1(辆),即租6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
1000×6+800
=6000+800
=6800(元)
答:租6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一共需要6800元。
(2)方案一:老师买成人票,学生买儿童票
60×18+30×252
=1080+7560
=8640(元)
方案二:老师和学生一起买团体票
252+18=270(人)
45×270=12150(元)
方案三:2名学生和18位老师一起购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购买儿童票
2+18=20(人)
252-2=250(人)
45×20+30×250
=900+7500
=8400(元)
12150>8640>8400,所以方案三最省钱。
答:最省钱的方案是:2名学生和18位老师一起购买团体票,剩下的250名学生购买儿童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